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电影大咖们都说了啥?

(2015-10-26 15:25:45)

【映画台湾】,台片第一等



10月25日,“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由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主办,中国电影资料馆和当代电影杂志社承办。以下为论坛参与者发言精选。

第一部分
年轻电影人谈“我的电影观”




田晓鹏(《大圣归来》导演):好故事,没有捷径,必须踏实去做。《大圣归来》尽量融合美式和日式动画的风格,并加入个性的本土探索与实验性。下一部会做科幻片,尽可能融入中国人情感。

https://mmbiz.qlogo.cn/mmbiz/Wib8jtKdOrE1qEzUqVUPgScbwus5s3Q3uU9L1viaaQ0HU4jU1pQfrFxG75FUTInibFR2HGxlBsscd3nyNMOiaiaeJuQ/0?wx_fmt=jpeg

徐峥(《泰囧》《港囧》导演):有剧作家说“一部电影应该从一个问题开始”,电影创作应该也是如此,实际上观众看一部电影,也是寻找一个问题以及代入感,这是创作最有效的地方。如果说我的“电影观”,我会带着自身的问题,与观众一起上路,在电影旅途中去感受。

吴京(《战狼》导演):爱国主义是有市场的。中国英雄故事和动作电影,需要类型电影的外壳,才能有更好的呈现。以动作为核心,产生丰富的类型效应,加入哲学美学等思考。为人民拍电影,这是很务实的话题。赞同周星教授说过的“英雄气质与国家气度”。我希望为动作电影开创新天地,传达动作观、价值观。

韩延(《滚蛋吧!肿瘤君》导演):市场就是观众,我带着观众的心态去拍电影、审视我的电影,传达真善美,尽量贴近观众。

俞白眉(《分手大师》导演):作品需要触碰时代精神,阅读观众声音。我的电影观,也像这副眼镜一样,我以为朦朦胧胧看清楚了,但实际上还有很长的距离,现在还在擦拭,还在探寻。

https://mmbiz.qlogo.cn/mmbiz/Wib8jtKdOrE1qEzUqVUPgScbwus5s3Q3u1YgK5WU3XhdscL3z8UM8uLmibNCjE3vGw0bOC0pVxCdXbuQrt3x2T8g/0?wx_fmt=jpeg

陈思诚(《北京爱情故事》导演):拍电影,从热爱电影开始,因为电影比人生精彩。无论我拍什么样的电影,一定是出于善意的美好价值,好电影一定是温暖的、给人感动的。现在是电影创作的好时代,也是坏时代,有前所未有的内外部竞争。不论好时代、坏时代,我们迎来了大时代。

https://mmbiz.qlogo.cn/mmbiz/Wib8jtKdOrE1qEzUqVUPgScbwus5s3Q3uF07enU3qyQ2jZC6n0UDibcDuEFibNLcHqeTkmicZST53FraWa72Vndc7w/0?wx_fmt=jpeg

宁浩(《疯狂的石头》《心花路放》导演):电影是是最有效的第四代记录信息的工具。如何有效创作:第一,要忠于自我创作、忠于观众、忠于本土文化、忠于当下的时代,建立创作自信、观众自信、本土文化自信、时代自信。第二,为谁拍,为本土观众拍,拍我们的生活与故事,给我们的观众看,实现创作自信。第三,和谁一起拍,创作要和本土团队一起成长。

张冀(《中国合伙人》《亲爱的》编剧):当下高度转型期的社会,观众普遍焦虑、缺乏安全感,我的电影是希望观众获得释放、慰籍、沟通。中国电影应更多摒弃好莱坞类型电影陈规,从本土出发寻找独特的类型特色。




第二部分
“新力量汇聚”,电影制片界重量级人物发言


江志强(香港安乐总裁,《捉妖记》制片人):电影永远不要跟风,永远要创新。作为制片人,我永远希望创新,做不一样的电影,挖掘新题材、新导演。中国如有新题材、新导演,这就是中国电影新力量。

林宁(微影CEO):社交媒体微信与QQ等流量,已成为电影内容、文化传播、电子商务的重要依托。互联网以后可以帮助电影争取分线发行、更精准地触达观众。互联网也可以帮助电影联系到精品内容,以投资、联合推荐等多种形式,做更好的电影口碑。

张强(阿里影业CEO):阿里影业将培养新时代电影人才,提升至战略高度,注重国际化、高科技、喜剧电影是重点。关于如何培养人才,利用系列合拍电影,培养中国电影新一代大片人才,打造动漫产业IP孵化机制,打造喜剧人才的孵化机制。当下无论是中国电影的好时代、坏时代,反正少数人垄断电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叶宁(万达影业CEO):当下是电影历史机遇期,在中国市场,中国影人一定优于好莱坞电影。电影应了解当下熟悉年轻观众的生活与困惑,拍摄好的电影、讲述好的故事尤其重要,而且不能太复杂,必须与观众有情感共鸣,才能赢得观众与市场。中国电影要西学好莱坞电影技术,拍摄和讲述中国故事,形成中国电影的类型语言。要注重文化差异,要有对观众的热爱、对本土文化的热爱,要有文化自信。

(END)


https://mmbiz.qlogo.cn/mmbiz/Wib8jtKdOrE1r0XwYrK4iaHoiabb04rfXfdYmVv7A1CKP4ic0icm0Jiaf7hhhnF2B6XOvZ3Yd7nbDOibVmml7ht9JbbIQ/0?wx_fmt=jpeg

【映画台湾】 关于台湾电影的一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