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均分的认识(一)》教学反思   

(2016-07-25 05:57:05)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反思

《平均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名师工作室   郭江新

 

本节课注重学生对平均分的感受和体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死学知识,而是创设情境并通过多次实践操作,在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的情况下分完桃子后,请几位学生分别来陈述自己的分法以及理由,老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问学生“你喜欢那种分法以及为什么”,由学生自己说出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平均分。这就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让学生参与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更好的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同时本节课要注重分法的多样化。让学生用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方法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强调的。如把15支粉笔、15根圆珠笔芯和15本本子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你会怎么分? 学生有很多种分法。但是在这一环节时,班级中只有部分学生可以完全展示出各种分法,大部分学生都基本是55个的分,因为他们从结果来考虑的。

注重从多角度让学生通过比较来认识平均分的含义这是认识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不要片面、单一地看问题。如课的开始,让学生分桃子,学生都十分一致的进行了平均分,没有出现不是平均分的情况。每份分的不是同样多,就是没有平均分,这也是现实生活中常有的情况,这一设计让学生认识平均分的同时,也用不平均分来对比学习,对了解这一概念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我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没有充分体现这一点,当引出平均分之后,我没有好好利用分桃子这一教学资源,就这样进行下一个环节了。其实可以再次回到开始,问问除了每份2只,还有其他的分法吗?其他的分法是平均分吗?这样就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