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钟分钟如何上好赛教微型课?
(2018-07-02 00:10:15)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语文教学 |
1.口语频繁:“嗯”、“哎”、“这一个”等。
2.说课稿、教案不离手,给人一种对授课内容不熟悉的印象。
3.上课时间分配不合理,前松后紧;或已经下课,内容还没有讲完;或各环节用力过于平均,重点不突出。
4.举例欠佳。一个选手刚上课就问学生:“大家见过鸡吗?”学生还没有及时回答,他就接着问:“难道大家不认识鸡吗?没有见过鸡吗?”学生窃笑。老师又说:“我叫个同学回答一只鸡几条腿。”叫了一个女生,对方回答问题时笑个不停,其他学生也在笑。我当时很纳闷,不知学生为何发笑,后来才想清楚,学生是想歪了。这就是一个警醒,课堂上举的例子不能有歧义。
5.教学评价要有,但不能过多过滥。评价要中肯,不能太虚,否则就给人一种“玩花子”、“演片子”、不真实的感觉。尤其是理科,重理性、重思维,要有形式,但更要有内涵。
6.教材整合不到位,深度不够,变化不足。例如有老师讲一次函数的图像,始终未提到“两点决定一条直线”;讲一次函数的性质,y随x的增大而增大,就不会再换个说法,y随x的减小而减小。举例始终用课本上的,没有自己的例子,给人一种照本宣科的感觉。
7.学生活动方面,初中比高中做得好。这与知识特点有关,但绝对不能一讲到底,也不能过分追求形式,一味让学生讨论。有的活动为活动而活动,做课痕迹明显。
个人以为,要上好微型课,需要注意以下十个方面:
1.环节要齐全:组织教学——导课——新授——练习——小结——作业——板书。对于某些教学环节,可以赋予独特的名称。例如:开门见山、拨云见日、风云突变、破解迷宫、小试牛刀、华山论剑、英雄打擂、八仙过海、大显身手等。这些名词要与授课内容相宜,不能生搬硬套,做课痕迹明显,就弄巧成拙了。
2.导课是关键:万事开头难。面对新学生,紧抓学生心,以你为核心,使学生关注你、围绕你、跟随你、接纳你、配合你、亲近你。最好能使学生欣赏你,这样的开端是良好的,一堂课的教学活动才有可能顺利融洽地展开。导课的情景要新,或讲故事、说典故、谈趣闻;或举实例、做实验、玩游戏;或从社会热点、热播影视、流行小说、儿童动画等方面引题,使情景和课堂主题“骨肉相连”,导入应短平快,不宜过长。让学生耳目一新。
3.内容要得当:时间少,内容多;学会选择,学会舍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一定要处理好教材内容,要有深度。把握好重点难点,但也不能偏离教材,确保知识传授无误。通过整合教材,让评委看到你的实力。
4.方法要多样:教法的选择、学法的指导要灵活多样,要以学生为中心,吸引学生,引人入胜。有讲有练,有问有答,有分析有讨论,有归纳有小结。学生活动要精心设计,既要有合作交流,又要有独立思考;既要有静心听讲,又要有活跃互动;选取的教法,运用的学法,开展的活动,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5.时间要合理:上课各环节时间分配要合理。重点、难点环节的用时可以多一点,重锤响敲;次要环节一笔带过,蜻蜓点水。切记不要超时。时间一到,评委就退场了。
6.板书要设计:板书不宜过多、过繁、过杂,要简洁美观,突出重点。
7.语言要简洁:话有三说,巧说为妙。要幽默风趣,没有口误,没有口头禅,可说可不说的不说。语言突出严谨性、趣味性。
8.声情要并茂:声音洪亮,绘声绘色,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节奏感强。充分运用肢体语言,努力营造课堂氛围,使学生聚精会神,全神贯注。
9.风格要个性:要有自己的特点,不能人云亦云。有句话叫“环肥燕瘦都是美”,在教学上,各人情况不同,要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或长于表达,长于板书,长于激发兴趣,或善于分析,善于朗诵等,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淋漓尽致,扬长避短,出奇制胜。
10.着装要规范:化淡妆(天热,人紧张,易出汗),穿职业装,简洁优美大方。课优质,人优美。
最后,微型课尽管不是常规课,但也需要教师不断钻研、感悟,反复试讲、打磨。还要邀请专家同行,听课点评,借鉴经验,优化设计,进步成长。
李兴智
教师报2018年6月6日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