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0.【沙漠植物】白刺(40)

标签:
沙漠植物蒺藜科白刺属白刺怪树林 |
分类: 草原沙漠高原植物 |
在额济纳怪树林,一个个的沙包上,长着一丛丛的白刺,似乎是从沙包上长出的。其实是白刺根系发达,有很强的固沙能力,只要有白刺的地方,就会把流动的沙固定下来,慢慢地形成一个大沙包。
白刺,蒺藜科,白刺属,又名地枣、酸胖、白茨、沙漠樱桃,灌木,高达2m。多分枝,枝弯曲、平卧或开展;不孕枝先端刺针状,幼枝白色,幼枝之叶2~3(4)簇生,宽倒披针形,长椭圆状匙形,长18~30mm,宽6~8mm,先端圆钝,稀尖,基部楔形,无毛,全缘,稀先端2~3齿裂。聚伞花序生于枝顶,较稠密,萼片5,绿色,花瓣5,白色,雄蕊10~15,子房3室,花瓣及子房无毛。核果卵形,有时椭圆形,长8~12mm,径6~9mm,熟时深红色,果汁玫瑰色;果核窄卵形,长5~6mm,径3~4mm,先端短渐尖。花期5~6月,果期7~8月。
根、茎、叶、花及果实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湿消肿等功效。《藏医精髓与医学宝典》记载:“白刺果可入药,健脾胃、滋补强身、舒经活血,主治肺病和胃病,果核可榨油。”现代药理实验表明,白刺果中含的生物碱具有抗炎、抗腹泻、抗溃疡及耐缺氧等作用。白刺花叶、果实制剂同时具有抑制和治疗“三高”症状的功效。
拍摄地点:额济纳怪树林
拍摄时间:2016.09.30(照片上日期设置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