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2016-12-02 17:11:25)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延安市宝塔区一中附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6页的例4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探究并掌握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
能力目标:
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情感目标:
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大胆猜想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念。
【教学思路】
本节内容重在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算理,通过实际操作从思想上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学生学会自行探索,概括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PPT课件, 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和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铺垫引入
1.上节课同学们学习了关于面积的知识,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
同学们表现真棒!老师刚刚听说图形王国的国王贴出一个告示:谁猜准了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他就可以成为本国的宰相。大家想试试吗?
2.出示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和一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
提问: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比较大,大多少?你们会比较吗?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情景,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使学生获得对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感性认识。]
3.揭示课题: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探究建模
(一)探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1.出示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请同学们估计一下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那它的具体面积是多少呢?我们动手算一算,行吗?
2.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测量出这个长方形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呢?
学生:活动、交流
3.这个长方形的实际面积是多少?你们是怎样得出来的?请每一组的代表说说一说你们的想法。还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吗?
那其他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呢?想不想验证一下?
4.动手操作,组织学生推导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要求:任取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边操作,边完成填表。(想一想:自己摆出来的每一个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分别是多少?边摆边记录)
(1)学生分组实验。
长/厘米 |
|
|
|
|
|
宽/厘米 |
|
|
|
|
|
面积/平方厘米 |
|
|
|
|
|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唤醒学生已有知识,巩固长方形面积就是里面所含面积单位的总个数。
(2)讨论:从表中你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和长与宽有什么关系?
谁能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概括出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板书)
【设计意图】本环节,为学生创造充分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历探究学习的过程。
(二)探究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1.尝试“做一做”(教材P67)(多媒体课件出示)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小结: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时,它就是正方形,所以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板书)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动态演示,让学生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自己去发现,类推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培养学生的再创造能力,发展空间观念,而且让学生获得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练习巩固
1.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
(1)黑板的长是4平方米。(
(2)小明的房间面积是15米。 ( )
(3)把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面积不变。(
(4)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24平方厘米(
(5)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
(6)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3分米,它的面积是12平方分米。( )
(7)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
(8)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回顾,为下一步练习做铺垫
2.考考你(见多媒体课件)
3.竞赛能手(见多媒体课件)
4.智慧冲浪(见多媒体课件)
【设计意图】在设计练习题时,通过分层练习,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调动优等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其能力,又保护好学困生的自信心。
四、回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作业设计:
教材练习十五第1题、第3题。
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每行的个数×行数
长方形的面积= 长
正方形的面积= 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