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学步86:龙山琢玉有特征,镂空线端勾转型

标签:
都市田园古玩寄卖平台古玉研究与鉴别古玉转让平台田园玉翁 |
分类: 古玉文章精华 |
一夫之
(一)勾转镂空
龙山时期玉器镂空使用软性线具配合砣具或桯具制作,软线拉切的方向与镂空的形状自成一个特点,就是:玉器器缘镂空多成勾转L形,称为“勾转镂空”,玉器器内镂空则多呈长条状或者L形,称为“条状镂空”。无论是“勾转镂空”还是“条状镂空”,“勾转”是其独特的特征。
下图是一件龙山时期玉片饰(图1,图片来源《认识古玉》93页),内部透穿二个圆孔,周边共有八个L形的镂空均匀分布。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28/c7ced8bac1044d90b61f6e9d8ef1c60e.jpeg
图1
其制作工序大约为(图2):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28/273c5b41deea4124987a51bb36659f54.jpeg
图2
将玉料切磨好外廓,内部钻磨好两个圆孔定位;
用砣具由外缘向内切入,产生八个外宽内窄、边缘平直的切口;
将软线线具穿入切口底部,与砣切口成垂直方向拉切,最终形成L形的“勾转镂空”。
龙山时期高冠人面纹玉饰(图3)是这一时期勾转镂空和条状镂空制作技法的代表,该玉饰件以简化的人面纹作为头部,其上竖立多层次的官羽或者冠帽,高冠内部透穿垂直式的条状镂空,左右两侧则以圆转式和方转式的勾转镂空为装饰,风格华丽。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28/a8fea25b53d44163a0d709390bf0f105.jpeg
图3
另一出土于山东临朐县朱封遗址的玉冠饰(图4,图片来源《中国文物精华》图60),也是这两种镂空技法的极好作品。玉饰轮廓近似一顶冠帽,周边用软线线具拉切成“勾转镂空”,内部用桯具打孔配合软线拉切法制作成对称式的“条状镂空”,每一处透皆留下桯具或者软线线具的制作特征。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28/f93a1407bb154dc28dbfb678d72bfaa7.jpeg
图4
(二)勾转线纹
龙山时期的纹饰多采用单线阴刻和凸起阳纹两种形式表达,线纹末端常呈圆形勾转状,成为这一时期的探索风格。
(1)勾转阳纹的制作工序大致为(图5):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28/0c2863946eea4bda9d1f226877d7dec8.jpeg
图5
先于器表雕琢两条平行直线,线纹末端留圆形方式连接处理,形成浅浮雕圆形端头状(如A);
再以桯具于圆形端头中间(如虚线标识处)钻磨去料,雕琢出一凹陷圆孔(如B);
最后打磨处理使圆孔周边自然形成勾转形态,即为“勾转阳纹”。
下图神人兽面形玉佩(图6,图片来源《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4》28页),表面以阳纹表现轮廓及五官,阳纹末端呈弯勾状,内部以桯具钻磨的圆孔形成自然勾转,是龙山时期典型的“勾转阳纹”风格。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28/b1ac60ea8bd74a009ccf26e85a1ef7f7.jpeg
图6
(2)龙山时期的单阴刻线,其末端也常常带有勾转特征
下图侧面神人像(图7)以阴刻技法琢制而成。头戴冠帽、耳下挂环、眼睛宽长、鼻梁挺直,是龙山时期神人造型的典型特征。嘴角末端向上弯转呈勾转状,也是龙山时期阴线纹饰勾转的典型风格。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28/48877b2169d74a5090270b96242182d1.jpeg
图7
共美寄藏,作中国最大、最专业的古玩及现代艺术品互联网寄卖平台!
买家、卖家、爱好者三方共赢的平台!欢迎藏友加盟创业!
藏品寄卖,就找共美寄藏!
品牌创始人,本博主微------信:dushitianyuan01(都市田园拼音+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