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玉学步58:片饰器定型——巧用边余料钉线打样稿

(2020-12-31 19:26:26)
标签:

钉线打稿法

都市田园

田园玉翁

古玉鉴别

古玉交易平台

分类: 古玉文章精华

古玉学步(58):片饰器定型——巧用边余料钉线打样稿
一夫之

片饰器——泛指古代片状象生动物类玉饰件。这类玉饰件在出土玉器中颇为常见,其造型种类不仅因应时代的更迭而变化,也会由于加工方式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特征表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玉器制作工艺的第一步是“切”工:定型。片饰器的定型主要有两个方面:巧用边余料、钉线打样稿。

一、“巧用边余料”的定型很明了:用制作较大规格玉器的边余料,再用来制作较小规格的玉器,省工省料,大规格玉器余料的“边”,就是小规格玉器的“型”(田园玉翁注:也体现了古人惜玉的思想,今人也惜玉,都会这样尽可能充分的利用玉料)。

商代片饰器通常采用璧形器、璜形器或璧芯料等作为玉料来源(图1)。由于璧形器、璜形器及璧芯料多为形状固定的玉片,因此制作出的片饰器一般也具有某种特定形态。例如以半璧形器加工的鱼形佩身体弯曲若虹桥,璜形器所出立姿鸟形佩昂首挺胸近1/3圆,而璧芯料制作的龙形佩身体卷曲、首尾相接,故又称为“蟠龙”或“龙胎”(图2)。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15/90e12f277fe3467799b85b8afeff934d.jpeg图1:新石器齐家文化璧芯料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15/cdf4f9b0ea3e4e7ea5b3e2f7f79efb1d.jpeg图2:使用圆形玉料制作的商代玉蟠龙

春秋战国时加工其他玉器所产生的边料大量用于片饰器的制作。例如河北省平山县中山王墓出土的一件回首蹲坐的龙形佩,下缘内凹弧度与璧形器相当,应是由管具钻磨璧形器,剩余外廓所得边料加工而成(图3)。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15/59dd0193173840a1a108fb40be84f786.jpeg图3

二、“钉线打样稿”就是依样裁料取(定)型:对于独立设计的片饰器,玉料多由大块玉石切割而来,设计者通常采取“因料施工”,也就是采用“依形选料”或“依料成形”的方式进行制作。由于这种方式能够极大地节省玉料,当然也就省工,因此就普遍见于各个时期,其中又以商代、西周及战国最为流行。

片饰器若为独立设计者,通常“因料施工”,采用“依形选料”或“依料成形”的方式进行制作。

所谓“依形选料”就是根据已设定的象生动物形态来择选适当玉料,而“依料成形”则是配合现有玉料形状规划象生动物样态(图4)。如此只要经过简单的切磨修整即能完成片饰器的制作,既可满足造形的需求,也不会产生大量余料。

图4-1:使用三角形玉料制作的西周玉圭形冠鸟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15/a1bbf384bf4d4cf2b198b2bc3e7e9a65.jpeg图4-2:使用长方形玉料制作的西周玉鱼

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组佩饰的发展成熟,作为其重要组件之一的片饰器往往会以成对形式出现。这种成对造形的制作通常会采用“对开成形”或“成形对开”进行加工(参见《古玉学步》)。

值得注意的是,春秋战国以后片饰器的制作盛行“钉线打稿法”。在基于省工省料考虑的同时,为使整体形态更显灵动华美,玉工会先用砣具在选定的玉料表面琢刻断续钉线纹勾勒轮廓,再以桯具或管具于轮廓外侧打孔,然后穿入金属线具(金属薄刃线具)沿钉线纹拉切造形,这种制作方法即称为“钉线打稿法”,又称“钉线打稿拉锯法”(图5)。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15/db207658c500426a83954d8664ef4b0e.jpeg图5-1:战国龙形佩三角形玉料钉线打稿示意图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15/05794555b2294b48841f740286ac3150.jpeg图5-2:战国对开成型龙形佩玉料钉线打稿示意图

如何认定古玉加工的“钉线打稿法”工艺留存?考古发掘所发现的古玉半成品上留下的“钉线打稿法”痕迹,为我们提供了直观的教材(图6)。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15/5c22ad057aae402d9dac96b4d34d093d.jpeg图6-1

图6-1是战国曾侯乙墓出土一对龙形玉佩,边缘留有的钉线打稿痕迹(《战国出土玉器全集—10》页84,“龙形玉佩”);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15/40f802c6ed9744578ad4a63fc8efb0f6.jpeg图6-2

图6-2另一件战国龙形玉佩上留有的钉线打稿痕迹。

制成品片饰器经过后期打磨,钉线打稿痕迹不复存在,但是,也不排除个别琢刻深的钉线因打磨不到而遗留下来,有时看到片饰器沿边平行的一道短浅刻线痕(田园玉翁注:指轮廓处,似有似无的轮廓边线,与轮廓基本平行),感到莫名其妙,甚至认为错刀误刀,其实仔细鉴察,那或者有可能就是帮助我们辨识到代真品的“钉线打稿”痕迹存留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共美寄藏,作中国最大、最专业的古玩及现代艺术品互联网寄卖平台!

买家、卖家、爱好者三方共赢的平台!欢迎藏友加盟创业!

藏品寄卖,就找共美寄藏!
品牌创始人,本博主微------:dushitianyuan01(都市田园拼音+01)

博----客田园玉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