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古玉学步28:微距截图小取样读图辨识见真章

(2020-10-27 19:28:42)
标签:

都市田园

田园玉翁

古玉微观痕迹

共美寄藏

古玩寄卖平台

分类: 古玉文章精华

  古玉学步(28):微距截图小取样 读图辨识见真章
一夫之

微距读图——是古玉辨识的一个好方法。

光气熟旧,是从形而上的宏观层面的感觉;微距辨识,则是从形而下的微观处的入手。

本号在《古玉学步(17):雾里看花辨不真 细察不离放大镜》一文已有推介。微距取样,读图辨识,要细致、细腻、细心,切不可草草了事、一蹴而就;如果对关键点视而不见,则微距有图还若无,空架势一场。所以,读图也是一项硬功夫。

田园玉翁注:以下从该件藏品上选多个有代表性的点,来观察,而非仅观察一点就结束。

(一)截取一图

1、龙首纹玉觹任意截取观察点(图1)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707/c0c789c48d7442f6acf214f6bf4ab7c7.jpeg

图1

观感:

龙首回纹玉觹,型制、开孔似符合战汉特征。

远观光气有老旧感。

远观沁色浑厚,局部产生灰皮白霜,真伪莫辨。

工痕莫辨。

判断:

有一眼,不作草率断定。

2、观察点放大20倍微距图(图2)辨读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707/50253e2a2b6f471d9c33f96019c2f725.jpeg

图2

观感:

地子见解玉砂打磨痕,符合古工特征。

工痕中自然沉积物,有沧桑陈旧感。

沁色过渡自然,观察点整体包浆浑厚、局部生出钙化斑,显示皮壳自然形成状态。

沁色与钙化斑过渡不确定。

判断:

趋向真品。

3、观察点放大60倍微距图(图3)辨读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707/0f110637ff6f4b929adc22ffc8ad82bc.jpeg

图3

观感:

观察点沁色浑然一体,工痕里与地子沁色无分别、无界限,包浆一如。

观察点方寸之间沁色层次丰富,绿、蓝、黄、青、白自然参夹过渡自然,此沁色过渡人力所不能,解答了20倍微距图所产生的不确定疑问。

工痕果断、刚劲有力道。

判断:

趋向于真品到代。

4、观察点放大120倍微距图(图4)辨读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707/f088bd24c36a49bbb0ee04ed2c33ae84.jpeg

图4

观感:

工痕直线出刚劲、弧曲出岐出,符合古工特征。

观察点整体包浆如覆盖一层浅而薄的“保护膜”,微光泛起,工先而沁后,为工上自然态无疑,此状态人莫能为。

微距图中五彩纷呈,各沁色独自存在而又不分彼此,似有还无,似实还虚,为沁色自然态无疑,此色彩状态人莫能为。

判断:

观察点符合真品特征,确定无疑问。

窥一斑而见全豹,再结合型、纹、光气综合察看,就底气十足啦。

(二)截取一图

1、龙纹玉觹任意截取观察点放大20倍组图(图5)和观察点放大60、120倍组图(图6)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707/8ba12b1b00924a6cb44854292e65337a.jpeg

图5

2、观察点微距辨读

原图观感

龙首回纹玉觹,型制、开孔似符合战汉特征。

远观光气内敛,有老旧感。

远观包浆浑厚,局部产生白霜,真伪莫辨。

工痕莫辨。

判断:

有一眼,不作草率断定。

微距20倍图观感

地子见解玉砂打磨痕,符合古工特征。

工痕中自然沉积物,有沧桑陈旧感。

观察点整体包浆浑厚、显示皮壳自然形成状态。

沁色略显单一、地子沁色与开孔沁色差异,略存疑。

判断:

谨慎趋向真品。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707/a653481eac5c4c9f9b3473abf5ab0078.jpeg

图6

微距60倍图观感

观察点地子色彩变化丰富,部分黑色入工痕底部,说明地子自带色或者工前已经着色;部分绿沁色从地子延伸到工痕里,说明沁入工痕——玉自带色与沁色先来后到,同时存在。

观察点方寸之间沁色层次丰富,绿、蓝、黄、黑、白自然参夹过渡、不突兀,此沁色过渡人力所不能,解答了20倍微距图所产生的不确定疑问。

观察点整体包浆浑然一体,显示皮壳自然形成状态。

阴线工痕深浅、宽窄变化,力道不匀,符合古工特点。

判断:

趋向于真品到代。

微距120倍图观感

工痕直线深浅、宽窄不一,部分线段中间有凸脊,密密麻麻细划痕岐出,显示徒手工刻划痕,符合古工特征。

观察点虽然高低起伏、沟壑纵横,但整体包浆如覆盖一如,皮壳为工上自然态无疑,此状态人莫能为。

微距图中色彩多姿,驳杂不分而又毫无边界,共容共存,为沁色自然态无疑,此色彩状态人莫能为。

判断:

观察点符合真品特征,确定无疑问。

窥一斑而见全豹,再结合型、纹、光气综合察看就大功告成。

(三)截取一图

1、龙纹玉觹任意分别截取A\B\C观察点放大120倍组图(图7)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707/42d1e79c761442d4bcdb8156ffc0ba3b.jpeg

图7

2、观察点微距辨读

原图观感

龙首回纹玉觹,型制、开孔似符合战汉特征。

远观光气内敛,有老旧感。

远观包浆浑厚,真伪莫辨。

工痕莫辨。

判断:

有一眼,不作草率断定。

观察点A\B\C微距120倍图观感

三观察点皆为古砣工痕,其中B点为一次砣痕,A点、C点为二次或者多次砣痕,痕迹的工艺差别说明不同工作点非同时、或者非同工完成;工痕细腻,砣切同时完成了打磨,刀法刚劲,完全为古砣工特征。

砣痕中包浆浑厚,其中A点、C点因工痕较深而沉渣滞重,A点还略残留朱砂渍;地子与工痕形成一体的包浆模,符合自然特征,人莫能为。

三观察点沁色显示褐色、浅灰黄、浅绿色系相近、过渡自然,沁呈现工上自然态,人为所不能。

判断:

观察点符合真品特征,确定无疑问。

窥一斑而见全豹,再结合型、纹、光气综合察看加一层保险,即万无一失。

至于真品到何代?结合型制、纹饰,再另行揣摩求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共美寄藏,作中国最大、最专业的古玩及现代艺术品互联网寄mai平台!

收藏爱好者多方共赢的平台!欢迎藏友加盟创业!

藏品寄mai,就找共美寄藏!
品牌创始人,本博主微------:dushitianyuan01(都市田园拼音+01)

博----客田园玉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