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玉学步1:古玉几个不可仿的特征

(2020-10-01 05:26:18)
标签:

田园玉翁

都市田园

共美寄藏

古玩寄卖平台

现代艺术品交易平台

分类: 古玉文章精华

  古玉学步(1):古玉几个不可仿的特征
一夫之

凡见一玉,必须形神兼备,才能认古。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辨假识仿的高见学说层出不穷,对于刚刚想来参加玩玉的新人,常常弄得缭乱眼花,交去了学费买来的却是懵圈。请教于砖家,云山雾罩后,当然都怪你自己悟性差。

虽然高仿多如牛毛,但无论技术手段如何高超,古玉都有无法企及的难仿之处。

如何入手?本条以为:先得从这难仿之处开始摸索起步稍为稳妥。

古玉有形而上的“神”不可仿和形而下的“形”不可仿,约述如下:

(一)古玉之“形”不可仿的特征

第一:古玉的惊裂纹不可仿

俗话说:十玉九裂。古玉、高古玉往往多带有各种裂纹,虽然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能够模仿制造冰裂纹、火劫纹;但是,无论多高手段都无法仿造惊裂纹。

惊裂纹是古玉突然受到外力撞击而产生的裂纹,往往是单一方向,沿着玉质解理的纹路开裂,十分显眼的裂纹,甚至可以在古玉表面看到缝隙,甚至一不小心可能会沿惊裂纹把器物毁断——所以,惊裂纹不可仿。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16/119687c4fc1844a0804d3c98c2b9d222.jpeg

一裂切断首尾——险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16/b9cfa8c9b0ca43008c5717f8d27d7037.jpeg

裂断璧惊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16/3766d62b4fc247eb813ce7adf08a114f.jpeg

两条缝隙沿解理延伸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16/70e3b49d65864b1aad40a3104a6dee2f.jpeg

惊裂打开深沁之门

第二:古玉的土蚀结晶不可仿

土蚀又称土沁、土咬、蚀孔、蚀洞、蛀孔等。

蚀洞、蛀孔是出现在玉件上的许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孔洞状结构。它们基本呈不规则的孔状,从外表看,有的孔洞单独存在,有的二个或多个孔连在一起,更甚者有成片的许多孔洞相互融合,形成蚀斑状结构蜂窝状特征。放大倍数可清楚看到蚀孔、蛀孔绝大多数表现为口小内大,口内还会套有多层小口,洞中有洞,孔中有孔,层层叠叠犹如进入熔洞一般。

土蚀往往还伴随着次生结晶。

土咬洞口壁一般非常细薄,孔壁边缘尖锐锋利,与孔洞绝无丝毫混沌不清之感,过渡极其干净利落。加之蚀洞内形成的纤维状闪亮次生晶体——所以,土蚀结晶不可仿。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16/bd43790643f8408aafd7080bc31bb6e5.jpeg

曾被金龙咬一缺? 

咬个洞玩玩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16/2918b6bea6a84d07920af11a37895f81.jpeg

孔中孔,洞中洞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16/e0e1ee21a55e48129bf254e5c872dded.jpeg

次生结晶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16/4809013a1f9041c0ba799a56149792ea.jpeg

这么漂亮如何仿啊?难煞个人了

第三:古玉的塌缩不可仿

因气候变化或其它因素,玉皮壳上会表现出膨胀或萎缩。膨胀的结果是出现桔皮纹、象皮纹、皮疹纹而萎缩的结果是出现缩斑、缩纹。缩斑又称烂班,烂班严重的是为古玉的老化萎缩现象。

古玉一般是从缝隙处萎缩开始,再形成线状萎缩,再导致边际等处的大面积萎缩、塌陷(缩肉)。古玉塌缩耗费时间为几百年至几千年不等——所以,古玉的塌缩不可仿。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16/e9824af2426647c3bceba934d0cdf54c.jpeg

缩肉了,油脂肉缩成了僵板肉(田园玉翁注:不仅是缩肉了,而且玉质也变化了,僵板了)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16/0c7aee4420c24e7e917a42f105419d43.jpeg

如果不出土,准备继续塌陷下去了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16/617e9f03db0b49e2836ed3f12f18095f.jpeg

缩出一张大嘴巴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16/98d263fe626c4d4eb02cf76300385cf8.jpeg

想把塌陷的一面藏躲起来,躲得了吗?

第四:古玉的地弯(形变)不可仿

玉器在坑里钙化后,由于物理特性的改变,玉质变软,此时若再受到外力的作用,会发生弯曲,此现象叫"地弯现象"又称“地障”。

说了都多余——所以,地弯真的无法仿。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16/67d4410aa7e64ccabc909c495c09d621.jpeg

弯上翘翘了,古人可没想做这么丢人噢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16/b7a1237cb25c45fca76ac08e624caa06.jpeg

弯了吧,像过了期的大饼子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16/8093b6591f724bd68664a65273c3f202.jpeg

这个过期时间没上面那个长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16/2229960461da499b8072ddc1afb76e4f.jpeg

弯的夸张弯的可爱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16/ca333839c36d49fba0431c50378b0719.jpeg

这个弯的拉风吧

(二)古玉之“神”不可仿的特征

第一:古玉的“光气”难仿。古玉出土光华自现,盘玩之后光气莹润,宝气难仿。

第二:古玉的“熟旧”难仿。古玉因岁月地理煎熬,致使玉质疏松,观察如水乳充盈。凡未经长期入土之玉,难成此态。

第三:古玉的“皮壳”难仿。古玉的皮壳,是经过数千百年寒暑交替、水土侵蚀所形成,不同地域所出土的古玉,定然状态各别。

至于古玉之“神韵”,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形而上的鉴赏功夫全凭一个“悟性”,所以此处不再贴图班门弄斧。

能够鉴赏神韵不可仿的(形而上),已然登堂入室、尽得古玉之壶奥,非一般玩家所能企及;普通玩赏者从形不可仿(形而下)入手,慢慢体会,修养探索,亦为乐在其中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共美寄藏,作中国最大、最专业的古玩及现代艺术品互联网寄mai平台!

收藏爱好者多方共赢的平台!欢迎藏友加盟创业!

藏品寄mai,就找共美寄藏!
品牌创始人,本博主微------:dushitianyuan01(都市田园拼音+01)

博----客田园玉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