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古玉几个不可仿的特征

(2020-05-18 21:40:39)
标签:

都市田园

古玉交流平台

田园玉舍微店

田园玉翁

古玉不可仿的特征

分类: 古玉文章精华

  古玉几个不可仿的特征


凡见一玉,必须形神兼备,才能认古。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辨假识仿的高见学说层出不穷,对于刚刚想来参加玩玉的新人,常常弄得缭乱眼花,交去了学费买来的却是懵圈。请教于砖家,云山雾罩后,当然都怪你自己悟性差。

虽然高仿多如牛毛,但无论技术手段如何高超,古玉都有无法企及的难仿之处。

如何入手?本条以为:先得从这难仿之处开始摸索起步稍为稳妥。

古玉有形而上的“神”不可仿和形而下的“形”不可仿,约述如下:

(一)古玉之“形”不可仿的特征

第一:古玉的惊裂纹不可仿

俗话说:十玉九裂。古玉、高古玉往往多带有各种裂纹,虽然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能够模仿制造冰裂纹、火劫纹;但是,无论多高手段都无法仿造惊裂纹。

惊裂纹是古玉突然受到外力撞击而产生的裂纹,往往是单一方向,沿着玉质解理的纹路开裂,十分显眼的裂纹,甚至可以在古玉表面看到缝隙,甚至一不小心可能会沿惊裂纹把器物毁断——所以,惊裂纹不可仿。

http://p9.pstatp.com/large/66c300016e662256c62f

一裂切断首尾——险

http://p1.pstatp.com/large/66c300016e7eccb0080c

裂断璧惊

http://p3.pstatp.com/large/66c100029e3be2ec49fc

两条缝隙沿解理延伸

http://p1.pstatp.com/large/66bd0004129a2c2df99a

惊裂打开深沁之门

第二:古玉的土蚀结晶不可仿

土蚀又称土沁、土咬、蚀孔、蚀洞、蛀孔等。

蚀洞、蛀孔是出现在玉件上的许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孔洞状结构。它们基本呈不规则的孔状,从外表看,有的孔洞单独存在,有的二个或多个孔连在一起,更甚者有成片的许多孔洞相互融合,形成蚀斑状结构蜂窝状特征。放大倍数可清楚看到蚀孔、蛀孔绝大多数表现为口小内大,口内还会套有多层小口,洞中有洞,孔中有孔,层层叠叠犹如进入熔洞一般。

土蚀往往还伴随着次生结晶。

土咬洞口壁一般非常细薄,孔壁边缘尖锐锋利,与孔洞绝无丝毫混沌不清之感,过渡极其干净利落。加之蚀洞内形成的纤维状闪亮次生晶体——所以,土蚀结晶不可仿。

http://p3.pstatp.com/large/66bf0003d3e1a35ce4bf

曾被金龙咬一缺?

http://p1.pstatp.com/large/66c10002a16daf45157b

咬个洞玩玩

http://p9.pstatp.com/large/66c000036e049dc71ab1

孔中孔,洞中洞

http://p3.pstatp.com/large/66c10002a1a5c10f60b5

次生结晶

http://p3.pstatp.com/large/66c20001745232339307

这么漂亮如何仿啊?难煞个人了

第三:古玉的塌缩不可仿

因气候变化或其它因素,玉皮壳上会表现出膨胀或萎缩。膨胀的结果是出现桔皮纹、象皮纹、皮疹纹而萎缩的结果是出现缩斑、缩纹。缩斑又称烂班,烂班严重的是为古玉的老化萎缩现象。

古玉一般是从缝隙处萎缩开始,再形成线状萎缩,再导致边际等处的大面积萎缩、塌陷(缩肉)。古玉塌缩耗费时间为几百年至几千年不等——所以,古玉的塌缩不可仿。

http://p3.pstatp.com/large/66be0003eacb7c99bc24

缩肉了,油脂肉缩成了僵板肉

http://p1.pstatp.com/large/66bf0003d7b9f6938b69

如果不出土,准备继续塌陷下去了

http://p1.pstatp.com/large/66be0003eafe3d0bb1dd

缩出一张大嘴巴

http://p1.pstatp.com/large/66bd00041ae79e1c493d

想把塌陷的一面藏躲起来,躲得了吗?

第四:古玉的地弯(形变)不可仿

玉器在坑里钙化后,由于物理特性的改变,玉质变软,此时若再受到外力的作用,会发生弯曲,此现象叫"地弯现象"又称“地障”。

说了都多余——所以,地弯真的无法仿。

http://p1.pstatp.com/large/66bd00041d76c944691a

弯上翘翘了,古人可没想做这么丢人噢

http://p3.pstatp.com/large/66c10002a9d535af4a9f

弯了吧,像过了期的大饼子

http://p1.pstatp.com/large/66be0003edce4a5f92b8

这个过期时间没上面那个长

http://p3.pstatp.com/large/66c000037639b23b64c9

弯的夸张弯的可爱

http://p3.pstatp.com/large/66bd00041db214a248f4

这个弯的拉风吧

(二)古玉之“神”不可仿的特征

第一:古玉的“光气”难仿。古玉出土光华自现,盘玩之后光气莹润,宝气难仿。

第二:古玉的“熟旧”难仿。古玉因岁月地理煎熬,致使玉质疏松,观察如水乳充盈。凡未经长期入土之玉,难成此态。

第三:古玉的“皮壳”难仿。古玉的皮壳,是经过数千百年寒暑交替、水土侵蚀所形成,不同地域所出土的古玉,定然状态各别。

至于古玉之“神韵”,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形而上的鉴赏功夫全凭一个“悟性”,所以此处不再贴图班门弄斧。

能够鉴赏神韵不可仿的(形而上),已然登堂入室、尽得古玉之壶奥,非一般玩家所能企及;普通玩赏者从形不可仿(形而下)入手,慢慢体会,修养探索,亦为乐在其中矣。

本文部分引用头条《千古话玉》以及《廖南的博客》等材料、图片,在此鸣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诚交古玉藏友,博主居北京,主攻历代古玉研究与收藏,最爱商周战汉,中古明清亦可,喜精美略胜于年代;也喜欢佛像艺术,醉心于佛像的静谧与虔诚;亦爱明清竹雕。  

同时致力于股票价值投资研究仅做绩优白马,中线波段操作,以供收藏之资,诚交股友,共享股票心得及信息
本博主微---信可扫博客首页二维码:dushitianyuan01(都市田园拼音+01)
欢迎关注:

本人的收藏博客、微博田园玉翁
本人的股票博客、微博开门红股侠
本人的微店及咸鱼店    :田园玉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