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田园玉翁
田园玉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6,914
  • 关注人气:9,24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竹刻收藏家秦康祥、秦秉年父子简介

(2020-02-05 00:07:19)
标签:

都市田园

开门红股侠

收藏大家秦康祥

田园玉翁

秦秉年父子简介

分类: 明清竹雕
竹刻收藏家秦康祥、秦秉年父子简介

秦康祥先生
    秦康祥(一九一四·五·廿二·——一九六八·七·十八·),谱名永聚,字彦冲,以字行。浙江宁波人。
    幼师事慈溪冯君木先生,得其陶冶,能诗文书画,尤擅八分,复精鼓琴。及从褚德彝、赵叔孺两先生游,遂癖嗜金石篆刻。以收藏名家竹刻、刻印等驰名海内。其斋名甚多,大抵皆与藏品有关:曾得濮仲谦竹尊、朱松邻竹佛,即名濮尊朱佛斋、竹佛宠;後得竹刻笔筒、扇骨、臂搁、摆件既丰且精,又名其居曰玩竹斋;既获古名琴,又日雷琴簃、四王琴斋;後见铜印、铜镜、汉璧而集之,且善辨伪,乃名睿识阁;戊戌之岁,得兰亭石刻两面,喜而颜其居曰兰亭石室、唐石室;动乱忽起,珍藏尽失,离故宅而移家陋室,则称卧龙窟。
    彦冲於印,其癖之深,及致力之勤,堪与张鲁盫先生相匹。首先为广事搜藏古玺印、名家印,并编拓成谱。所藏古玺印凡干余方,精选为《睿识阁古铜印谱》九卷、附一卷;又将所得花押印一百余方,汇成《唐石斋花押印》四卷;所藏名家印凡二千余方,摘其为前人谱录所未收,而有史事或手迹可供参证者共二百家,每家取三至四印,成《睿识阁印谱》,此谱於印史研究关系甚大;复以自用印辑为《濮尊朱佛斋印印》。为他人集谱者有五种,即钱衡成之《古笏庐印谱》、吴泽之《吝飞馆印留》、乔曾劬之《乔大壮印蜕》、况周颐之《蕙风宦遗印》、易孺之《大庵印谱》等。次则为汇集印人传记资料。叶铭虽有《广印人传》之作,然仓促未备。一九三二年彦冲谒叶氏,叶以增补之事为托。近时留心印人史迹者,柴子英先生着重明清印人行谊之考订,纠误正谬,独具只眼;韩登安先生则以关注并世印人为多。一九六二年重阳,秦、柴、韩三先生欢晤西湖,以彼此志趣相同,遂商议尽出所知,由彦冲董理综合,名曰《印人汇传》,经数载纂辑,得三千许人。余尝在高式熊兄处得见彦冲手稿部份,每传皆三、四十字,逾百字者极少。红羊之劫,全稿已无可踪迹矣。而《西泠印社志稿》之编印,彦冲献力特勤;《西泠印社志稿·附编》,更属彦冲手辑,且任印资。其热心印学者类此。
    彦冲为印,自古玺、汉印、圆朱,及皖浙两宗、石如、撝叔诸家,无不得其渊雅之致。余事治竹,亦颇有可观,就其所藏、或在友人处假得之竹刻扇骨、臂搁、笔筒、摆件等,拓而存之,凡得数十家,每家选十数件或数十件为一卷,名曰《竹刻集拓》;又鈎稽史实轶闻,成《竹人三录》及《藏竹小记》,稿成正拟自资付印,与《印人汇传》同遭劫难。彦冲於其乡贤画迹,亦考索靡遗,有《明州画人传》之作,存否不可问矣。临终前数日,已沉疴緜慑,得至友高式熊之助,犹力疾刻五面印五方,至第六方病不可支,越日竟—瞑不视,其癖印如此。(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十八日 马国权)
 
国家文物局网站上的“秦秉年”介绍
   秦秉年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终身研究员。男。1933年9月出生。
  他是一位古稀老人,自称“天一阁的一分子”,是天一阁博物馆的终身研究员。2001年来,他已2次向天一阁博物馆捐赠文物收藏品272件(套),其中包括国家一级文物23件、二级文物65件,三级文物46件,他还想把余存的8000多件文物在有生之年再次捐赠给天一阁博物馆。他就是宁波秦氏支祠主人第五代后裔,收藏家秦秉年先生。他的捐赠义举,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关注,引得了博物馆界的首肯,也得到了社会人士的赞同。
  19世纪中期,秦秉年先生的祖先秦君安从宁波到上海闯世界,靠做颜料、钱庄生意发家致富,逐渐成为上海滩有一定名气的民族资本家,秦家也由此在上海立根了。他的父亲秦康祥,孩提时就时常到天一阁里游玩,结识了一些文化名人,从此也结下了深深的故乡情。迁居上海后,秦康祥生活简朴,唯一爱好就是喜欢篆刻与收藏。生前几十年时光,他尽自己所能把流落在外地的宁波人的字画作品一件件收集起来,并告诉秦秉年收藏并非为了投资增值,而是有朝一日送回故乡。父亲生前这一愿望一直未能实现,却深深烙在秦秉年的脑子里,也影响着他的一生和为人。说起父亲搜集《鄞江送别图》的往事,秦秉年的话就多了。《鄞江送别图》是一幅与浙东学派大有渊源的历史画卷,描述的是万斯同以布衣身份进京修《明史》、甬上诸生依依送别的历史场面。其父亲在文物市场上偶然看到了,认出是宁波的东西,就想尽办法买下来,要送回家乡。
  秦秉年先生继承简朴、诚实的家风,尽管拥有弥足珍贵的文物收藏,但仍不改变生活习惯:他一不爱出门打车,二不用手机。他说这简朴的生活传统跟祖上白手起家在上海创业的经历不无关系。
  为实现父亲的家藏的文物要回到家乡宁波,送到天一阁的遗愿,秦秉年先生在老年时多次奔回故里,就捐赠事宜多次与政府、天一阁洽谈,终于在2001年达成第一次捐赠事项。在同年12月9日文物捐赠仪式上,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各级人士注视下,秦先生慷慨地捐出101件(套)文物,其中98件是明清竹刻文物,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鉴定有国家一级文物23件、二级文物59件、三级文物15件。仪式上,原市长张蔚文热情地赞扬秦先生爱国爱乡的高风亮节,各界人士也以热烈掌声感谢先生为宁波文化作出的贡献。一件件文物寄托着父亲的乡思,也寄托着先生对父亲的尊敬。此后,天一阁博物馆决定聘用先生为天一阁的终身研究员。不擅言辞的先生说出的一席话:“我是天一阁的一分子,关心天一阁、发展天一阁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却一直感动和勉励着天一阁的同事们。
  2003年,正逢秦秉年先生70周岁,老母亲90周岁时,他又慷然将家藏的另外171件明清瓷器交给了天一阁,其中包括国家二级文物6件、三级文物31件,他说:“以个人的力量收藏和保护文物,能力是有限的,而交给天一阁,我很放心”。他还说“把家传的珍贵文物交给国家,能够化私藏为公藏,使其得到永久的保存,何乐而不为呢?”二次举动令博物馆界和社会人士敬佩和赞叹。
  秦先生自从1997年起定居在宁波,虽得到了政府和天一阁博物馆关心和帮助,却淡泊名利,简朴生活,远离世间风尘,默默地做他热爱的文化事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诚交古玉藏友,博主居北京,主攻历代古玉研究与收藏,最爱商周战汉,中古明清亦可,喜精美略胜于年代;也喜欢佛像艺术,醉心于佛像的静谧与虔诚;亦爱明清竹雕。  

同时致力于股票价值投资研究仅做绩优白马,中线波段操作,以供收藏之资,诚交股友,共享股票心得及信息
本博主微---信可扫博客首页二维码:dushitianyuan01(都市田园拼音+01)

欢迎关注:
本人的收藏博客、微博田园玉翁
本人的股票博客、微博开门红股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