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竹雕笔筒收藏市场价格屡创纪录为哪般?

(2020-01-23 05:52:08)
标签:

老竹雕笔筒收藏

老竹雕价格趋势

都市田园

开门红股侠

田园玉翁

分类: 明清竹雕

 老竹雕笔筒收藏市场价格屡创纪录为哪般?

       老竹雕笔筒收藏价值日益凸显,精美的竹雕笔筒历来是古代文人墨客们书房案头必备的美器。而竹子的美好寓意,最受文人推崇。竹子四季常青象征着顽强的生命、青春永驻;竹是中国美德的物质载体,是君子的象征,为无数仁人志士喜爱,古今文人墨客对竹充满了赞美,留下了大量的咏竹诗和竹画。
       2003年以后,随着整个艺术品市场的升温,竹刻竹雕艺术品拍卖屡创新高。近年竹雕笔筒成为种类众多的文房用品中的新贵,从成交结果来看,价格多在几十万、上百万元级别徘徊,2005年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上的一件清康熙竹高浮雕山水人物图笔筒,最终以1076万元港元成交,成为至今竹雕艺术品拍卖中的最高价。迄今为止也没有新的纪录超越。

       2004年成交上百万的有3件;2005年成交上百万的竹刻竹雕作品各占两件,上千万的1件;2006年成交上百万的藏品5件;2008年,艺术品市场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出现在拍场上的竹刻竹雕作品仍拍出良好的价格,显现出竹刻竹雕艺术品良好的抗跌性。一位张姓藏家曾以1.5万元买入一个明末清初的竹刻搁臂,这件作品长28厘米、宽18厘米,画面是一株清淡的百合花,融入了浮雕、透雕、圆雕等工艺。今年,此件竹刻搁臂的价格已涨到4万元。该张姓藏家表示,从目前市场走势看,竹刻竹雕艺术品应该还会继续增值。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722/ed6d6dc71f86472aa79b7fdeddaedef7_th.jpg

竹雕笔筒作品《渔舟唱晚》

竹雕笔筒收藏投资要点

决定一个笔筒的价值,首先是材质的优劣,自然界中竹生长的范围很广,品种繁多,常见的有毛竹、棕竹、斑竹和方竹等。毛竹亦被称筒竹,枝干较粗,其圆筒状的形体易雕刻成笔筒、臂搁等文房用具。斑竹也叫湘妃竹,主要产于江浙和两湖地区,形体修长,表面有红褐色斑点,传说是由湘妃的泪水所化,斑竹通常被用作扇骨、手杖或其他生活用具。棕竹,颜色较深,纤维粗壮分明,形成了不同的条纹,韧性很强,劈成片状后,多用来拼贴成盒、匣之属。方竹,体细长呈方柱形,产于江浙地区,极其罕见。所以目前市场上笔筒的竹料以毛竹为最。

其次是工艺的精绝程度。2005年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推出的清康熙竹高浮雕山水人物图笔筒用花梨木作为笔筒的边缘及底部,这种木边和底的方法开始时只用于香筒,以及其他不需要坚实底部的器皿,后来才逐渐应用到笔筒的制作上。一只笔筒能够拍出千万元,大大出乎市场的预料。随着制作的发展其他技法如高浮雕、浅浮雕、透雕都逐渐应用到笔筒的创制当中。

第三是造型的独特,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了一件濮仲谦款的《竹雕松树形小壶》,就是直接利用了天然的盘连的竹根雕成松树形,以松树干为主体,松枝盘曲成柄,壶盖雕成了叶形,叠压错落,与主干相连,柄下隐刻阴文“仲谦”楷书款。虽然这件作品并没有在拍卖市场出现,但一样是价值连城。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为是否为名家名品,明清两代竹刻名家的作品是市场上藏家青睐的对象,清代金元珏曾著《竹人录》,在这本著作中他认为,“雕竹有二派,一始于金陵的竹刻家金陵的濮仲谦(澄),一始于嘉定的朱松邻(鹤)。明代竹刻名家除了两位“开派”人物之外,“嘉定派”的创始人朱松邻、其子朱缨(字清父、号小松)、其孙朱稚征(号三松)都是“嘉定派”刻竹高手。还有沈大生、秦一爵等名家。可是他们的传世作品极少。张希黄运用“留青”之法,开辟了一代刻竹新风。清代刻竹名家有吴之、封锡爵、王易、周芷岩等名家,超百万元成交的往往是这类作品。例如前文提到的最高价的竹雕笔筒就有“顾珏”,“宗玉”刻款,顾珏是清代康熙年间的竹刻名家,字宗玉,江苏嘉定人,刻画精深,细如毫发,一器必经一两载始成。因此,其制作的笔筒颇受藏家的青睐。竹雕笔筒成交价排行榜第二位的也是一件顾珏作品,这件竹雕《西厢记》相送图笔筒出自香港佳士得2005年秋拍,同样有“顾珏”、“宗玉”款,高17厘米,成交价546.96万元。清代康熙早期,竹雕名家仍有许多,但是到乾隆时期,真正参与竹雕笔筒制作的文人减少,此时所制的竹雕笔筒多露匠气。文人的参与直接促使了笔筒艺术价值的提高,这类笔筒的市场价位相对一般艺人的作品要高出许多。对于竹雕作品来说,名家制作已成为判定其价位的一个要素,往往由于器物上的名人款而使其自身价位迅速攀升。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722/d19c6629236d4c8585b800621aed94d3_th.jpg

竹雕笔筒的雕刻技法

竹制笔筒的雕刻表现形式或工艺,是在汲取以往其他材质的雕刻技法的基础上,结合了自身材质的特点和工艺要求,主要归纳为:圆雕、浮雕和线刻三种形式。

圆雕。所谓圆雕是指适于多角度欣赏的完全立体的雕刻作品。

圆雕中还包括一种半圆雕,即雕刻出需要表现的主要部分,舍弃次要部分,形成一半是圆雕,而另一半隐藏成原物,也有的是用其他图案、景物、平面等不同手段作衬底的一种雕刻形式。实际上,不论是圆雕还是半圆雕,它们都是立体的、可多角度欣赏的、独立的个体。因此,作为笔筒类的竹雕,不像竹根等雕刻,多以艺术作品为主,不具有实用功能,或不以实用功能为主,因此,严格意义上的圆雕竹雕笔筒是比较少见的或没有的。虽然有些个别笔筒图案只从单个图案来看,有圆雕的影子,但放在整个笔筒中看,由于不是独立的“个体”(笔筒本身才是独立的个体),图案是附着在笔筒上的,因而,我们认为这件笔筒的雕刻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圆雕。

浮雕。浮雕是指在平面上雕刻出物像浮凸的一种雕刻形式,它依照表面凸出的厚度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以及透空(镂空)浮雕等。一些运用压缩、归纳、平面处理的浮雕又可分为单层次浮雕及多层次浮雕等形式和类别。同时,浮雕的特点又是从一个方向欣赏的雕塑,而背面就可以附着在平面或器物上,占据空间少,既可以和圆雕又可以与绘画等相结合,适用于多种环境的美化装饰。竹雕笔筒基本上采用的是浮雕形式的雕刻技法,自然形成的环形内腔壁,也就用做了盛装书写绘画的用笔。

线刻。顾名思义,线刻就像中国画中的白描画一样,是用单线条的雕刻来表现物象。

在笔筒的雕刻中,线刻主要是以阴线雕刻表现。线刻方法简单明了,有些结合浅浮雕雕刻,能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如竹雕仕女图笔筒(图九)。该竹雕笔筒直径6.7厘米,高11.6厘米,笔筒上的花石图案采用的是浅刻的雕刻技法,而中间的三个仕女人物像却采用了纯线刻的方式,由于线条雕刻不深,表现的人物如不仔细看,很容易将其忽略。

线刻表现形式单一,在近距离把玩的竹雕笔筒中,一般不单独使用,大多数情况下,用于浮雕的细部描写刻画。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722/98c3f978c0ed4bc6bbc5720a0e3369ad_th.jpg

竹雕笔筒的日常保养办法

七宝阁收藏馆提醒新入手笔筒的朋友,一定要学习竹雕笔筒的保养办法。因为要使一件精美的竹雕笔筒成型,需经过多道工序,根据其制作的过程和工序的先后次序,大致可分为选材、防腐处理、浮雕图案绘制、制作粗坯、细部雕刻、检查修整、砂磨打光、染色、干燥及打蜡等约十个步骤。

竹雕笔筒毕竟是竹制品,随着时间岁月的流逝,保存环境的变化,笔筒会出现开裂、发硬发霉变脆、虫蛀等现象,为了尽可能地保存好竹雕笔筒,延长竹雕笔筒的寿命期,在日常的收藏中对笔筒的维护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竹雕笔筒所用的竹子为我国南方地区的植物,适合在气候湿润、雨量充沛的条件下生长。因此,用竹子雕刻的作品同样也需要相应的保存温度和湿度,倘若长期置放在干燥之处,它也会干裂变形,失去光泽。竹雕笔筒的最佳保存环境应该是:20左右的气温,空气的相对湿度约在60%为佳。

二、笔筒的表面产生污垢时,不要用肥皂、洗衣粉和清洁剂之类的化学品洗刷,而应该用柔软的绒布轻轻地擦拭,持之以恒,做到经常化,这样可以保持其表面润泽光亮。若遇陈年积垢,用绒布擦拭难以奏效,不妨汲取适量的绍兴黄酒或桐油作擦拭剂,这样既清除了顽垢,又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三、虽然大多数竹雕笔筒在雕刻前做了一定的防虫防腐处理,但由于毕竟是竹制品,含有大量的纤维等物资,当有适合的温湿度时,非常适宜蛀虫生长。因此,平时要多观察,在保存箱(盒)里和笔筒内,放置一些樟脑丸,当发现樟脑丸快挥发完时,要及时地予以补充。

四、传世的明清竹雕作品,古色古香,呈现出棕黄、浅黄、暗红、棕红等色泽。收藏者宜经常置于手掌中摩挲把玩,使其更加光润。摩挲把玩时,应以不损伤竹雕本身为前提,做到轻拿、轻放,和缓、细致、适度。

五、存放和取拿笔筒时,要防止坚硬之物摩擦或碰撞到竹雕笔筒,特别是有的笔筒纹饰采用了镂空雕刻,部分纹饰比较细薄娇脆,如镂空处,在取拿存放时要格外小心,不要捏压这些部位,以免造成断裂等不必要的损伤,有时候这些摩擦或碰撞,即使极其轻微,也会损伤到器物,甚至在画面上留下难堪的划痕、伤疤。

六、平时取拿摆放或移动竹雕笔筒时,注意取拿的方法,正确的取拿方法应该是一只手握持上端,另一只手托住底部,轻提轻放。

七、包装存放前应先以绵纸包住,再以棉花裹之,笔筒中塞一点棉花,棉花最好采用已经杀菌消毒过的医用药棉,再放入一定的防虫蛀樟脑后,装入囊匣。

总之,一件精美的竹雕笔筒得之不易,它是古代工匠智慧和艺术的结晶,我们只有多学习一些保养维护的知识,做好日常的维护与保养,才能使竹雕笔筒光亮如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诚交古玉藏友,博主居北京,主攻历代古玉研究与收藏,最爱商周战汉,中古明清亦可,喜精美略胜于年代;也喜欢佛像艺术,醉心于佛像的静谧与虔诚;亦爱明清竹雕。  

同时致力于股票价值投资研究仅做绩优白马,中线波段操作,以供收藏之资,诚交股友,共享股票心得及信息
本博主微---信可扫博客首页二维码:dushitianyuan01(都市田园拼音+01)欢迎关注:

本人的收藏博客、微博田园玉翁
本人的股票博客、微博开门红股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