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高古玉器——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

(2020-01-04 06:05:53)
标签:

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

台北故宫高古玉器

开门红股侠

田园玉翁

都市田园

分类: 古玉深研

高古玉器——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2) 

商晚至西周早 魚形佩。青玉偏黃色,表面有橘色附著物。作一魚,首尾皆向下彎,似呈珮璜之形。圓眼,近魚嘴處鑽一小孔用以穿繩繫掛。紋飾簡單而渾樸古趣。 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2)  
商晚期至西周 玉魚。青玉,有白沁斑,表面有附著物。雕作細長的魚形,魚嘴上鑽一穿孔,供穿繩繫掛,上下緣琢以平行線表示魚鰭。12.1公分x0.8公分x0.3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2)  
古舊玉琮。玉質,深褐色。琮,內圓外方,中有孔上下貫穿,壁較湣H鞴馑責o紋。全高6.2公分 每邊寬8.4公分 口徑8.3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2)  
商周 骨笄。取一較長獸骨磋磨呈長條形,一端成較大弧形,一端較小;剖面成棗形。器表傷蝕,小局部染成綠色,並可清晰看出器表打磨痕跡。長11.3公分 最寬1.2公分 最厚0.7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2) 
-西周 玉戚。玉戚禮器。全器綠色玉質,表面帶有墨綠色及粉白色斑痕。器身呈稍不對稱梯形,刃部兩側微向外撇,如風字型;近背端鑽一孔,平背,斜弧刃,兩側各刻飾四個牙。長9.1 8公分 0.5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2)  
商晚期 素玦。青白玉,滿布褐、白絲絮紋,半透明。圓整,甚薄︰中孔鑽作齊整;外緣磨成圓弧,表面光素溫潤。此器的特徵之一是薄而平整。直徑7.76公分 孔徑3.07公分 0.25公分 缺寬0.16公分 。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2)  
玉弭。灰白偏黃色玉。弭(ㄇㄧ),是射箭時有關的器物,嵌在弓的兩端,作掛弦之用。此玉弭中段飾以三角形紋,頂部刻簡化側身獸面紋,大眼睛清楚可辨。6.2公分x1.9公分x0.9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2)  
商晚期至西周 玉韘。白玉,泛白色絲紋及赭斑。橢圓形筒狀,一端平齊,一端斜口,口上圓下方,底端正面鑽兩孔,背面琢了兩道橫溝。玉韘是一種指上的飾物。4.0公分x3.4公分x2.8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2)  
商舊玉鳳(雞骨白) 。舊玉,玉質已受沁呈白灰不透明色澤,如雞骨白色,並夾雜灰斑。全器做片狀鳥形,羽冠、鳥嘴、與爪皆為勾狀,一面有陰刻線以示羽翅,另一面則光滑無紋。眼部做一圓形鏤空。3.8x3.4x0.5 公分 。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2) 
商至西周早期石雕牛(一對之一) 。石質,赭色偏紅,並帶有白粉狀物。全器雕作牛形,四肢站姿,牛首刻畫出牛嘴、眼及彎曲的兩角。牛身無紋。與另一隻成一對。8x2.6x4.1 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2)  
商至西周早期石雕牛(一對之二) 。石牛立雕,赭色偏紅,並帶有白粉狀物。全器雕作牛形,四肢站姿,牛首刻畫出牛嘴、眼及彎曲的兩角。牛身無紋。與另一隻成一對。8.1x2.8x4.3 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2) 
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周 石斧。石質,色澤深灰,前端有拋光,背部有白化現象。全器略作長方形,分刃部與背部兩部份,刃部三面有刃,前小後大,背部有孔,為兩面鑽。12.2x5.1x2.6 公分 。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2)
 
動物面紋玉飾。青綠玉,帶赭斑。器作圓柱形,略呈上大下小。中有直孔。雕兩個動物面,「臣」字眼,雕工略古拙,為平行雙線勾琢出動物的眼,鼻頭、角等處,典型的殷墟風格。最大3.4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2) 
商至西周早期 弦紋凸緣璧。灰黑色玉質,尚有玻璃光澤,局部有灰白沁斑。圓璧上琢同心圓弦紋。中孔處上下有凸緣,緣上亦陰刻弦紋。凸緣璧用作手鐲,或用作佩飾,或尚有禮制功能。凸緣之一端,邊緣有小傷缺數處。外徑11.4公分 3.25公分 。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2) 
商晚期 玉虎。青綠色玉,玉質尚稱瑩透,但因表面拋光不夠細,又沾滿細泥與硃砂,故顯不出應有的溫潤。立雕一虎,頭前仰,口微張,尾部微捲。四足匍伏前行。全器形成一柱體,有一直穿,以備繫掛,時代風格甚強。長6.1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2)  
商睌期至西周 玉牛。玉質特別,一半為碧綠色,一半為滛魃G色的部份,局部還附有銅綠鏽。琢一半蹲半站的牛,方形眼,角、耳全,尾巴下垂,口部至下巴處,有一圓穿,可供穿繫。長3.5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2) 
青白玉柄形器。青白玉,有綹,帶褐色斑。琢作一柄形器,扁長形頂部,頂下部份微縮。下方形成肩部,直切而下,最下端削薄成不規則的插榫,單面鑽有一圓穿。寬1.85公分 19.8公分 0.9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2) 
商晚期 雙鳥玉嵌件。青黃玉,小局部略呈半透明。雕作一嵌飾器,中央下方兩面,均雕一動物面,左右各一鳥頭,鳥喙向外側,鳥頸甚長,頸後有直條凹槽,凹槽延至動物面的頭頂,中央為一圓形凹槽,原應嵌插有某種物件。寬7.4公分 5.6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2) 
商晚至西周早 蟬形佩。綠色玉,部分白化。蟬頂作「介」字結構,橫鑽一小孔。雙面都有紋飾,雙眼下琢兩個回字形,腹成三角形,內填漩渦紋,兩側雕平行線。長3.9公分 2.1公分 0.54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2)  
舊方玉。青玉質,夾雜枯澀的灰赭色它種礦物。中廣矮方柱體,上下射口短湺鴪A渾,外方內圓。邊壁平直而高度不齊。光素無紋。附有銅膽、木座。銅膽口沿飾一周卷草紋,無蓋;紫檀木座則是作雲紋鏤雕。高3公分 口徑6x5.5公分 底徑5.5x6公分 。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2)  
商晚期至西周 牙笄。長條形,一端扁平如傘蓋狀,器身剖面呈圓形,但另一端仍顯露牙黃色外,幾乎全染成墨綠色。似此如傘蓋狀之髮飾,在屬於商晚期的殷墟小屯村即曾出土,至於陝西長安灃西張家坡西周遺址,以及新旺村西周製骨作坊遺址中所出土為數不少的骨笄裡,也有這類形器;陝西鬥雞臺溝東區漢代墓葬中也曾出土類似髮簪,但平頂狀傘蓋較向外伸展;在揚州唐城手工業作坊遺址出土的骨簪,簪首雖然也作傘蓋狀,卻呈圓頂,而非平頂。長9.2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2)  
商晚期至西周 雕象牙鳥首笄。器用一整塊象牙雕製而成;笄首雕一高冠側面鳥立於王字臺座上,鑿一小凹槽作眼紋,翼部陰刻雙圈一點之圈點紋,尾上翹,喙突勾;臺座部位有傷缺,笄身呈扁圓柱形,尾端扁尖,或因殘損,經後人修磨而成扁尖。此器已成黃色,應已出土了一段時間,可謂傳世器。凹槽內原或嵌有綠松石類飾件,今已佚。這類高座鳥首笄應在商後期婦好墓主人入葬之後才出現,一直流行至西周。長12.4公分 。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2) 
商晚期至西周 骨笄。長條形,一端鈍尖,一端平頂如傘蓋狀,剖面呈圓形。器表傷蝕,笄首傷缺。似此笄首如傘蓋狀之髮飾,在屬於商晚期的殷墟小屯村即曾出土,至於陝西長安灃西張家坡西周遺址,以及新旺村西周製骨作坊遺址中所出土為數不少的骨笄裡,也有這類形器;在揚州唐城手工業作坊遺址出土的骨簪,簪首雖然也作傘蓋狀,卻呈圓頂,而非平頂。長9.2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2) 
商晚期 龍冠鳳紋玉飾。全器為扁片狀,以鏤空與湼〉窦挤褡脸鲆粭n鳥的側面造形。勾喙、短頸、凸胸、短尾、粗腿。鳥頭上站立一龍,比例上龍頭甚大,龍身較短。龍背上,鳥胸前與背上,都雕有齒稜。龍與鳥的眼睛,都是商晚期(西元前十四至十一世紀)典型的「臣」字眼,鳥眼上還加飾了人眉。鳥身上琢飾了勾連的弧線,鳥喙上琢平行的「人」字紋。全器的最下端,即鳥爪的部分,形成一凸榫,證明此器曾插嵌於某種易朽物質之上。高11.35 5 0.3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2) 
新石器時代至商周骨錐。細長條形,側視之略彎,剖面略呈圓形,但圓周不規整,仍留下垂直切剝骨材時的豎痕;一端斜削出銳尖針形,亦留下斜削骨材時的直痕;另一端為錐莖之延伸,未曾做進一步修飾。似此長條錐形器,或以為亦適用於分髮。長18.5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2) 
商晚期 四牙璧。青玉,灰綠色,密布墨褐藻絲紋,白綹分布亦密,半透明。環形基體圓整,厚薄均勻,外緣等距離刻出四個鉏牙,尖鈍不一;中孔壁磨飾圓弧。表面光素溫潤。此器就其玉質而言,是屬於西北地區的玉材,就其環形本體以及出牙方式觀之,則近於殷代玉器風格。直徑13 孔徑6.81公分 0.38公分 。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2)  
商晚期至西周早期 梳形玉珮。青玉,瑩透溫潤,表面沾有硃砂,一面附有已腐朽的纖維狀有機質。雕作梳子的形狀,但梳齒未分離,且上端有小橫穿,應用以穿繫佩戴。在梳齒與橫穿間,琢有帶大捲角的動物面紋,為稀有的精品。長5.9公分 3.62公分 0.52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2)  
玉戚。牙黃泛灰色玉。一面的器表似乎曾用硃砂繪有某種圖案,局部還有編織物的沁痕。戚身修長,兩側邊琢對稱的戚齒,有二圓穿,上一圓穿應是用以綁縛木柄,下一圓穿較大,應是鑲嵌松綠石,但已脫落。長16.9公分 7.6-5.27公分 0.6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2) 
商後期至西周前期 玉蠑螈。不勻的青灰色玉,沾有硃砂。雕一蠑螈,頭部略呈「V」形,鼻間處有一單面鑽鑿的小圓穿,可繫帶。浮雕長方形眼,頸部兩道直線弦紋線,頸側有一約三分之二圓穿,不詳其原因。腹部光平,背部微拱起,浮雕捲曲內縮的四肢,前後肢內縮,貼於身側。尾甚肥大,雕節紋。長9.7公分 最寬4.2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2) 
商以前 磋骨帶版。取獸骨磨成橢圓厚片狀,兩端各鑿一長方孔,近中央部位又穿三孔。全器有傷損,且局部已略石化,另外亦有細碎石質侵入疏鬆骨質空隙的部分,故入手甚沉。此器長方孔內近器緣之長邊,因長期使用而磨得較平滑,中央三孔原可能插入針鈕等零件,已扣繫(革國立故宮博物院。   )帶。此器已略石化,其製作時代應相當早。高8.4公分 6.0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2)  
商晚期 雕骨獸面紋飾件。磋磨一段肢骨,一端陰刻獸面紋,另一端又刻一側身龍紋,尾端與獸面紋交接,三臣字眼紋皆圓凹;突起面刻正面龍紋,雙眼與身驅三角紋或菱格紋中央凹陷;凹陷處原或有嵌件,今已佚。這件「雕骨獸面紋飾」與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Royal Ontario Museum of Archaeology)編號NB6251的著名「獲文虎」骨器正面最下方紋飾相似,這件或因殘損,首尾皆被修磨。長10.6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2)  
商晚期 石調色盤。白大理石類,表面多已變黃赭色,局部輕微風化。器身琢作一上大下小的方柱體,上面有四個圓筒形凹槽,正中央有一小圓凹。方柱體的外壁,刻兩道各三組凹弦紋。方柱體之下端,有四短足。柱體之一側,伸出一有長頸的牛頭,牛角向後,眼、耳鼻頭的雕琢,簡單自然。整體造形有似一體軀成方柱體的老牛。不確定其真實功能,一般稱之為「調色盤」。最長13公分 5.5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2)  
商晚期 石調色盤。白大理石類,表面多已變黃赭色,局部輕微風化。器身琢作一上大下小的方柱體,上面有四個圓筒形凹槽,正中央有一小圓凹。方柱體的外壁,刻兩道各三組凹弦紋。方柱體之下端,有四短足。柱體之一側,伸出一有長頸的牛頭,牛角向後,眼、耳鼻頭的雕琢,簡單自然。整體造形有似一體軀成方柱體的老牛。不確定其真實功能,一般稱之為「調色盤」。最長13公分 5.5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2) 
商末周初 獸面紋管銎鉞。鉞,帶有扁平的「內」,又有「管銎」,屬中原、北方形制特點的混合制。器身後半部及於管銎的部分。特別是器身後半部,以單層的、細線湼〉竦睦准y為主,並有鉤狀的近似棱脊形狀的平面邊飾,扁平的「內」部則表面裝飾幾何化的獸面紋,有似雲雷紋者,但又有表出獸面雙眼的紋飾。長16.5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2) 
西周 龍紋珮。青黃玉,半透明,局部泛赭色。成對的龍形珮是東周時流行的玉飾,西周時尚不多見。這對玉珮應是由一四邊形厚玉片,平剖為二,再於每一片的兩面加雕花紋而成,因而二片可疊合,外輪廓與內部鏤空處,大致契合,小局部稍有出入。兩面都雕琢了典型西周風格龍紋。用作符節器,是西周晚期至東周時,貴族生活中常用之物。長8.4公分 4.0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2)  
西周 龍紋珮。青黃玉,半透明,局部泛赭色。成對的龍形珮是東周時流行的玉飾,西周時尚不多見。這對玉珮應是由一四邊形厚玉片,平剖為二,再於每一片的兩面加雕花紋而成,因而二片可疊合,外輪廓與內部鏤空處,大致契合,小局部稍有出入。兩面都雕琢了典型西周風格龍紋。長8.4公分 4.0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2) 
西周早中期 龍紋璜 。青黃玉,有半透明感。圓弧片狀,兩面紋同。雕一對相對的龍紋,體軀抽象化為條帶狀、三角狀。為典型西周玉璜。長10.2公分 肉寬2.2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2)
 
西周 玉蠶。青玉,表面有赭色附著物。作蠶形,一端較細,有一平面,平面上有象鼻穿。2.8x0.7公分x0.9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2) 
西周早中期 牛頭形佩。青灰色玉,帶赭斑。線條簡單,「目」字眼,鼻的部位鑽一小孔。高3.83公分 2.5公分 0.33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2) 
西周早中期 牛頭形佩 。青灰色玉,帶赭斑。線條簡單,「目」字眼,鼻的部位鑽一小孔。高4.07公分 2.6公分 0.37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2) 
西周戚璧。青玉,玉色灰綠,滿布白綹與墨綠斑紋。全器為環形,外緣有三組方向相同的齒狀凸出。13x13.2x0.5 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转载]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2)  
西周 串飾一組(二十二件) 。玉質串飾一組,共二十二件,作三類造型:分別為魚、彎牙與貝殼。8.9x1.3x0.2 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诚交古玉藏友,博主居北京,主攻历代古玉研究与收藏,最爱商周战汉,中古明清亦可,喜精美略胜于年代;也喜欢佛像艺术,醉心于佛像的静谧与虔诚;亦爱明清竹雕。  

同时致力于股票价值投资研究仅做绩优白马,中线波段操作,以供收藏之资,诚交股友,共享股票心得及信息
本博主微---信可扫博客首页:dushitianyuan01(都市田园拼音+01)

欢迎关注:
本人的收藏博客,微博田园玉翁
本人的股票博客,微博开门红股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