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竹雕收藏保养四大方法
(2019-11-24 20:41:25)
标签:
明清竹雕收藏保养都市田园古玉研究与收藏开门红股侠田园玉翁 |
分类: 明清竹雕 |
竹刻作品在中国明清时期非常众多,在当时就是供人把玩的,或置于客厅,或摆于书房,既能收藏,也可以用做装饰。作为有机材质,竹子有易霉、易裂、易虫蛀的缺点,所以竹刻艺术品的养护显得非常重要。先让我们看看古人如何保养竹雕作品吧。
清代金元钰所著《竹人录》曾载:“前人制作至今日少,得者须椟以文木,间二三年将桐油细刷一次,即用棉布揩净,取其润泽不枯。如遇风日燥烈,不可出玩,防损裂也。其红色如琥珀者上,鹅油色者并足宝贵,黑为下。收藏得地,三松制作至今完好,谁谓非千百年物耶。”由此可见竹刻在当时就非常抢手,也已形成较系统的保养方法,即将其安置于纹密坚致的文木匣内,放于适当位置,间隔二三年取出,用生桐油细刷一次,刷后用棉布揩净,重新放入。在风日燥烈或湿大伏天的日子里,不可取除玩赏,以防受燥损裂。这些方法现在看来也是非常实用的。
除了古人所介绍的保养方法外,我们还须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第一,务必防止坚硬之物摩擦或碰撞作品。因为这种摩擦或碰撞,即使极其轻微,也会损伤器物的包浆,甚至在画面上留下难堪的划痕、伤疤。
第二,竹雕作品则需要相应的温度和湿度,过于干燥,易干裂变形,失去光彩;至于过分潮湿的地方,更不适宜,因为受潮起涨,更易损裂,且易虫蛀,竹雕作品的最佳保存环境应该为20左右的气温,空气的相对湿度约60%。北方偏干,保存宜食用加湿器。
第三,常用柔软的绒布轻轻地擦拭,持之以恒,保持其表面光亮润泽。对待器物表面的陈年积垢,不可用肥皂、肥皂粉和清洁剂之类的化学品洗刷,可取适量的绍兴黄酒或桐油作擦拭剂,不仅可以出去渍垢,也可起到保护表面的作用。
第四,传世的明清竹雕作品宜经常置于手掌中摩挲把玩,使其更加光润。摩挲把玩应注意做到和缓适度。如无时常把玩之闲,宜用绵纸包裹,再以布套或匣子纳藏之,放入防虫药片如樟脑精,并定期清理。
名士玩赏竹刻曾云:“每日摩挲,古意渐出,刻件经数月之手摩与藏之被窝中,色近金黄。凡刻品在于爱之者,正造园与养园一也。”因此赏玩竹刻不仅是一门学问,而且是一种修养,非俗者能得其中情趣,当下的藏家,对于竹刻的辨伪鉴定和保养,都应该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收藏。
诚交古玉藏友,博主居北京,主攻历代古玉研究与收藏,最爱商周战汉,中古明清亦可,喜精美略胜于年代;也喜欢佛像艺术品,醉心于佛像的静谧与虔诚。
同时致力于股票价值投资研究,仅做绩优白马,中线波段操作,以供收藏之资,诚交股友,分享股票心得及信息;
本博主微---信(可扫博客首页):dushitianyuan01(都市田园拼音+01)
欢迎关注:
本人的收藏博客:田园玉翁
本人的股票博客:开门红股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