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孔道,辨古玉的杀手锏

标签:
古玉孔道研究古玉微店古玉网店古玉交流平台田园玉翁 |
分类: 古玉深研 |
看孔道,辨古玉的杀手锏
一是辨工具,电动工具和古代钻孔痕迹不同,这点不用多讲大家都懂。
二是看“出钻痕”,这点大家也懂,就是接钻,对钻的台阶痕,以及喇叭孔的出钻痕等(田园玉翁注:作者为什么用个“出”字?)。
三是关键,也是多少玉友忽略或者不知道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孔道的包浆,包括:孔内光泽,光滑程度,以及氧化程度这三个要点。
古玉经历千年以上,无论用过或者未用过,其孔道都是和玉表面一起氧化变老的。所以,玉表什么样子,孔道基本上会有一致的感觉。有人说玉表灰皮盘掉了,孔内有灰皮看不到光泽。那么你的古玉一定有问题。因为,灰皮是结晶盐,很容易随着温度变化而消失。盘过古玉的都知道,即使盘不到的地方,灰皮也会消失(田园玉翁注:确实是这样的,盘过的东西,即便深凹的地方盘不到,时间久了也会与周边盘到的地方逐渐的趋同,只是盘不到的地方变化的可能要慢一点,但是确实是趋同的,我盘过核桃,核桃的褶皱处接触不到,但是也会上色变亮,与周边盘到的地方趋同)。孔道内即使有残存的一些陈泥,虽然是冲洗不掉的,也绝对不会影响它的包浆感觉,光线打进去,一定是光滑发亮的,包括洗不掉的陈泥,因为数千年来陈泥也已经有了包浆。无论湿坑干坑,都阻止不了岁月的痕迹。所以,仿品的孔道一定是干涩无光的,一定是被毫无光泽的白灰或黑泥掩饰了的。假如造假者对孔道进行抛光,必然流漏贼光或高速旋磨痕,和老孔道经慢工磨琢后又经岁月揉炼出来的自然氧化光泽差距很大。好了,本人在朋友们帮助下实地对一些真假古玉做了对比,的确很有帮助。下面放一些图大家感受下,有些是借网上的打假图。
以下是真古玉的孔道:
再看真品古玉的镂空处的包浆:
包括这些镂空的部位也是包浆感强烈的
再看看仿古玉的孔道,大家也可以打强光或迎强光看看自己的古玉孔道做个对比
(田园玉翁注:这个横纹是正确的,不要以为不是拉丝工就不对,这个横纹不同于电动工具的横纹,横纹出现的位置是镂空先打的孔处的,出现在别处则不对)
(田园玉翁注:这些灰皮是浮在表面的,记住这种效果,曾经买过的小牛的玉坠,就是这种灰皮,应该是不对的,这种沁色是很有迷惑性的,浮在表层)
(田园玉翁注:箭头所示处,注意,这不是包浆,这是石蜡涂抹的效果)
(田园玉翁注:这是电动估计的划痕,不仔细看,看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