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游丝毛雕及古玉工艺的鉴定

(2019-05-25 05:46:31)
标签:

古玉游丝毛雕

古玉微店

古玉网店

都市田园

古玉交流平台

分类: 古玉深研

 关于游丝毛雕及古玉工艺的鉴定


  • 下面均为馆藏的微距图,不用担心真伪,全部都是中国最著名的玉器国宝~~~~~
    显然我们看看最标准的,汉璧~~~~

    [转载]一篇关于古玉工艺鉴定的评论,很经典!

  • 但是“游丝毛工”这个说法并不是来源于上图这样的标准器~~~~
    请注意这个“毛”字,古人下文讲究“多一字不可”~~~~
    “毛”是什么?看看下面这个图片就会有答案了~~~~~


    [转载]一篇关于古玉工艺鉴定的评论,很经典!


  • 再贴一图,看看“毛”的感觉是怎么形成的~~~~
    “毛”是一种视觉感受,而不是什么如“毛”一样细的线,“细”这个意思是用“丝”来表达的~~~~
    那么这种视觉感受是如何形成的呢?
    是因为曲线由一些细密直线而形成,请参考下图~~~~
    重点来了,这些小直线是什么的痕迹?毫无疑问,唯一的答案就是“砣”,听完这个,你还相信什么“昆吾刀”么?(田园玉翁注:大家在细节上分歧还是很大的,游丝毛雕本文的作者认为也是砣,但是更多的人认为是刻划,我也认为是刻划
    我们并不否认古玉中存在刻划痕,但是那是良渚~~~~
    马克思说人和动物的区别就是使用工具(大意),发明了新工具的情况下,大量的使用旧的工具简直就是荒谬的,放到马克思那里说就是反人类的
  • [转载]一篇关于古玉工艺鉴定的评论,很经典!

  • 一定会有藏友说俺的图片不是“游丝毛工”~~~~
    确实,从放大了那么多倍的细图来看是这样的,那就不妨让我们看看全器的图片(下图,和上图、上上图均为一件器物),是不是“游丝毛工”呢?恐怕视觉感觉会给出每个人确定的答案~~~~~
    答案已经很清楚了,对于我们通常所谓的“游丝毛工”来说,更多的是一种视觉感觉,而非技术工艺的颠覆,技术上来说“游丝毛工”和“非游丝毛工”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一样的工具做出来的~~~~
    我们可以欣赏古人的高超技艺,但 神话“游丝毛工”同样也是不科学的,它不过是制作过程中受制于生产工具所限的一种工艺痕迹,确实可以作为鉴定依据之一,但是首先的问题是有可研究的标准器~~~~~
    其实在汉代,没有“游丝毛雕”的极细阴刻线玉器也是有的,那样的东西才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工具的例子~~~~~
    比如下图~~~~再看看南越王的东西,不是没有“游丝”的感觉,而是去了“毛”~

    [转载]一篇关于古玉工艺鉴定的评论,很经典!

  • [转载]一篇关于古玉工艺鉴定的评论,很经典!


  • [转载]一篇关于古玉工艺鉴定的评论,很经典!

    其实古人的技术比我们想象得要先进得多~~~~
    这种“极细阴刻线”早于汉代数百年就已经出现了,而且还做得很好~~~~
    举下图为一例~~~~


  • [转载]一篇关于古玉工艺鉴定的评论,很经典!
    上图全器如下~~~~
    这个图说明,最晚在西周以后,细阴刻线和粗阴刻线的组合是一个审美范畴的问题,而不是什么工具能不能达到的问题~~~~
    昆吾刀的说法有谁认真考证过就知道,第一次提到的是《山海经·中山经》,“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其山多赤铜。”晋郭璞注曰:“此山出名铜,色赤如火,以之作刃,切玉如割泥也。”看看什么时候做的注?这已经是第几手的资料了?

    [转载]一篇关于古玉工艺鉴定的评论,很经典!


  • 最后说,对于所谓科学的理论,希望大家都能够仔细分辨,而不是笼统的一看到科学的大旗,就统统接受。包括俺说的一些东西,同样也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科学的分辨是最重要的,如果说古玉这行有老师的话,只有地底下挖出来才是真正的老师~~~~
    所以希望,立志于给大家“上课”的老师,请使用馆藏图片给大家上课,以免误人子弟~~~~
    更希望立志给大家“上课”的老师,有一个谨慎的备课态度,不要出现“战国牛毛纹工”这样开创古今的拉郎配,这是对先人起码的尊重,有了这份尊重,再谈理解和鉴定先人的东西也并不迟~~~~
    如果只是打算发出来给一小部分志同道合的朋友欣赏,请写明“我认为”或者传达类似语境,没有误导就没有锁帖,没有人身攻击(或倾向)就没有删除~~~~

                                                                                  摘于华夏收藏网

                                                                                 “轻描淡写”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诚交古玉藏友,博主居北京,主攻古玉研究与收藏,亦喜文人彩瓷(珠山八友,浅绛彩)  
同时致力于股票研究,以供收藏之资,欢迎结交股友,共同探讨分享股票心得及信息
本博主微  可扫博客首页:dushitianyuan01(都市田园拼音+01)
欢迎关注:
本人的收藏博客(已认证)田园玉翁
本人的股票博客(已认证)开门红股侠
关于游丝毛雕及古玉工艺的鉴定
关于游丝毛雕及古玉工艺的鉴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