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刚卯、严卯

标签:
浅议刚卯、严卯汉代刚卯研究刚卯文字解析都市田园田园玉翁 |
分类: 古玉文章精华 |
汉 玉刚卯、严卯
古天一2013春拍
成交价:RMB 920,000
古籍记载
刚卯和严卯最早见于《汉书·礼仪志》、《汉书·王莽传》及《后汉书·舆服志》上,其后历代均有书籍记载,但多是对前朝书籍的转述。
(汉)班固《汉书·王莽传》卷九十九:
革汉而立新,废刘而兴王,夫刘之为字卯、金、刀也,正月刚卯金刀之利皆不得行,博谋卿士佥曰:天人同应,昭然著明其去刚卯,莫以为佩。
(南北朝)范晔《後汉书志第三十·舆服志》:
佩双印,长寸二分,方六分,乘舆,诸侯王、公、列侯以白玉中二千石以下至四百石皆以黑犀,二百石以至私学弟子皆以象牙上合丝乘舆以贯白珠赤蕤,诸侯王以下以赤丝蕤,各如其印质,刻书文曰:正月刚卯既决,灵殳四方,赤青白黄,四色是当,帝令祝融,以教夔龙,庶疫刚瘅,莫我敢当;疾日严卯,帝令夔化,慎尔周伏,化兹灵殳,既正既直,既觚既方,庶疫刚瘅,莫我敢当,凡六十六字。(田园玉翁注:这里体现出其身份不同,材质不同)
铭文考释
双卯的铭文在很多古文献中都有体现,现在人们常解读的为晋灼的版本。晋灼载刚卯铭文为:
正月刚卯既央,灵殳四方。赤青白黄,四色是当。帝令祝融,以教夔龙。庶疫刚瘅,莫我敢当。
严卯的铭文为:
疾日严卯,帝令夔化。顺尔固伏,化兹灵受。既正既直,既觚既方。庶疫刚瘅,莫我敢当。
汉 玉刚卯 故宫博物院藏
汉 玉严卯 故宫博物院藏
在铭文流传的过程中,各铭文会有些许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为以下几点:
一为通假字,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如上海博物馆藏的双卯将“灵殳”写为“零殳”,或做“令殳”,又如“夔”写作“龟”,亳州曹操宗族墓地的严卯将“顺尔”,写作“慎玺”。这是由于顺和慎音相近,玺与尔形相似,慎为慎重,郑重之意。玺为玉印之意。慎玺虽与顺尔翻译有异,但仍可通顺连接下文。
二为相似含义的词进行替代,如“庶疫”写为“赤蠖”,或是“赤疫”,这三个词都是代表着灾难疫情。所以我们只要分析清楚一处铭文,则可推知其总体的含义,此文以晋灼所载为例:
“正月刚卯既央,灵殳四方”,这句即可理解为:“正月中所制作的刚卯已经完成,具有威灵的殳书覆盖东西南北四方”。
“赤青白黄,四色是当”,由晋灼言“以彩丝葺其底,如冠缨头”可知,刚卯严卯是以赤青白黄四色丝缕穿过中央小孔贯串而佩之。此句谓刚卯所系之四色丝缕与四方帝神之色合宜相当。
汉 青玉刚卯、严卯 天津博物馆藏
东汉 玉刚卯 亳州市博物馆藏
对于严卯的铭文的解读:
“疾日严卯,帝令夔化”,刚严二字义同。整句含义为:“在子卯之日佩戴严卯以刚尅不吉之事,炎帝下令驯教夔兽。”
“顺尔固伏,化兹灵殳”,以刚卯中的铭文含义对应来看,应为驯教神兽之意。这句话接上句可翻译为:“驯教夔龙顺从人,并长久侍奉人,此化作严卯上具有神威的殳书。”
“既正既直,既觚既方”,“既正既直”一言其体形平直不曲,又可引申为“其可使人不偏邪”。“既觚既方”,如《史记·酷吏传》曰:“破觚而为圜,汉书音义曰:觚,方也”,从其他出土的严卯中,如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写为“既角既方”,则可知其为“四方体”的含义。
承载的文化寓意
对于刚卯、严卯所承载的寓意,有两点被历代认同,分别是辟除邪灵和“强刘”之意。
其一,为辟除邪灵。从传统意义上来讲,刚卯严卯仅是男性饰物,是由古人用以驱灾、避邪的桃符演化而来,驱魔避邪之外更有“强汉”之意。形制应源于柱形勒子,如玉琮及琮形管,“外方内圆”。如五代学者文谷《备忘小抄》云:“刚卯,佩印也,其制,卯以正月卯日作,铭刻于上,以辟邪厉”,又如宋代陈宇义的《以玉刚卯为向伯共生朝》曰:“仲冬吉日,风穆气休。我出刚卯,以寿元侯。祝融之玉,莫此离方。元侯佩之,如玉之刚。攘除厉凶,以迪明王。南门不键,有室则强。三肃元侯,既赠既祷。曷以报我,当以刚卯”。
东汉 玉刚卯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东汉 玉严卯 南京博物院藏
其二,
“强刘”之意。《说文》:“刚,彊断也,从刀,彊同强。”《汉书·王莽传》曰:“‘刘’之为字‘卯、金、刀’也,正月刚卯,金刀之利,皆不得行”,这也是王莽篡汉后,怕汉代复辟,而禁止人们佩戴刚卯和严卯的主要原因。
存世情况与收藏
刚卯、严卯自汉代出现并著录于书中,此后在历代书籍中均有提及,且视为珍贵之物。因此,此物的存世量较为稀少,从可查阅到的图文资料,综合出土与博物馆旧藏来看,大概几十件,不排除有私人收藏。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因刚卯有“强刘”之意,王莽下令禁止佩戴刚卯。《王莽传》记载,王莽掌权后,“正月刚卯,金刀之利,皆不得行。”同时,严卯也在被禁之列。王莽倒台后,刘秀建立东汉,早已扎根于民间的刚卯和严卯再度流行,佩戴刚卯还成为国家定制,所有官员凡着朝服,必须佩戴,且通常是成双佩戴。至魏晋时,统治者怕刘姓兴起,再度下令禁止佩戴刚卯和严卯。从此以后,刚卯、严卯几近消失。
宋 玉刚卯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出于对汉玉刚卯的推崇,明清两代亦有仿古、伪古作品。所仿制的除四方柱形体外,还有六棱、八棱体,大小也不一致。铭文有篆书、隶书、殳书等,系用砣子砣成,大多较拘谨,与汉代作品有差别。玉料、工艺、沁色等方面都具有同时代玉器的特征。明清仿古刚卯,继承了汉玉刚卯的一些神韵,显得古朴神秘,制作较精的,也值得珍藏。明代高濂《遵身八笺》、张岱《夜航船》,都将刚卯列入“奇珍”。《翁同和日记》有在琉璃厂购得“汉双印”一枚的记载。
明 玉刚卯(八面)、严卯
明嘉靖陆琛墓出土
清 玉刚卯
安徽省文物局藏
清 玉刚卯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郑逸梅先生《“皇二子”袁寒云的一生》中写到:
袁克文(印章)收藏中最名贵的,当然要推刚卯和严卯了。他得刚卯于西子湖头,白玉明润,如冰如雪,隶文浅刻,直一小汉碑,诧为奇宝,颇以不得严卯为匹,引为遗憾。丹翁告之,严卯为道州何子贞曾孙星叔,见之于吴门潘氏,鬻三百金,星叔力不胜,便由丹翁得之。克文愿以千金重宝及宋刊《韦苏州集》易归,与刚卯合。丹翁允之,该印为玉质,长寸有二分,方六分。克文因名其居为“佩双印斋”,作文纪其经过。
诚交古玉藏友,博主居北京,主攻古玉研究与收藏,亦喜文人彩瓷(珠山八友,浅绛彩);
本博主微
欢迎关注:
本人的收藏博客(已认证):田园玉翁
本人的股票博客(已认证):开门红股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