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玉牌饰诠释乾隆工;清代中期玉牌

标签:
乾隆工清代玉牌 |
分类: 玉牌之爱 |
方牌饰;重36克;玉脂润泽;奶白致密;四周微薄;中部凸显;游丝毛雕;线条流畅;刀脉有力;乾隆工显明:玉料上乘;精细、多层次、薄而巧;层次分明多层浅浮雕,凸起的弧面圆润光滑;精雕细刻;抛光揉玉;润度鉴人;三层天头浅浮雕对称变异螭龙纹饰;地脚雕如意勾云;四层浅浮细雕蝙蝠象征福泽;仙桃意愿长寿;云之吉祥福瑞;寓意福寿双全。年代:清代乾隆。和田羊脂白玉方牌;四角圆滑;如意倒角;中规中矩;层次重举;游丝发功;抛光精细;仁爱可鉴;高贵福瑞;天头对称螭龙;有眼可系;地脚祥云;开光之上;岩坚峰险;亭台楼阁;九朵梅花;气息扑面;寓意吉祥;羲之拂髯;童子抱鹅;人物雕刻生动;不留刀痕;圆润舒畅;发丝恭力;表面花纹图案碾琢工整;吉兆象征尽心尽致地表现在工艺美术上;图案寓意王羲之爱鹅之典故;深受世人传颂。乃清代乾隆精品。
乾隆工的特点:
乾隆工具有精细、多层次、薄而巧等特点。精细是指玉器上所有的线条流畅分明,刀法一脉贯穿有力,没有任何不连续的刀工。多层次是指对于浅浮雕,所有凸起的弧面都圆润光滑,没有扎手感,每个细部,一层层顺着玉石肌理向内刻,层次分明。薄而巧是指将玉材处理得薄如纸,使得上面雕刻的纹饰可以透光而视,清晰可见,巧则是指擅长度量玉材,表现其最好的一面,正所谓物尽其用。值得一提的是,清代在“巧作玉”技法上的突破,远远高于明代的作法,无论是对于玉材的裁度认识,还是纹理的利用,都能以形取状、以色呈彩,位置、形态配合得浑然天成,恰到好处,所以“乾隆工”在中外收藏家眼中,都被视作为代表一代玉雕艺术的精华,受到世人的珍视。
精度要求十分严格“精雕细刻,工巧不能及也”。清代玉器十分讲究工艺,对工艺精度的要求也十分严格,“不论是单独应用一种工艺,还是综合两种以上的技法,均需求规矩方圆,一丝不苟。“凡直线必须笔直,圆形必如满月,委角必得圆润,尖角一概锋锐,有着丰富的韵律感。”
一件玉器不仅器形、表面、花纹图案碾琢工整,且膛里、底足、盖内等不为人所注意之处,也要花费很大的功夫,作工十分考究。这不单单体现在玉器制作上,金器、佛像、首饰、服装都十分考究。清朝的饰品可以说是中国首饰工艺集大成者,工艺匠人在一个方寸之间的。小饰品上就能集中使用数种工艺,小小一支银发簪或者镶宝石鎏金戒指可能运用到的工艺就有:鎏金、掐丝、填丝、錾花、烧蓝、嵌宝、炸珠等工序,一枚皇家御制的玉器摆件可能就需要对玉器图纸的绘制、乾隆皇帝的研究及批示、雕琢分层的要求、打磨工艺、浮雕镂空等技艺的运用,没有哪个朝代会像乾隆朝那样,正因如此,后人将这一时期的首饰工艺称为乾隆工。
著名玉器鉴定专家赵永魁表示,“乾隆工”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玉料好。乾隆要求制作玉器的料一定要是好料。其次,是工好。乾隆把当时江南制玉好手调往宫中如意馆,并要求宫廷画家绘制图样,日夜赶制玉器。故而当时的玉器不但工好,而且还具有艺术性。最后,就是抛光好。当时的抛光是非常讲究的,从粗砂到细砂,再用装有麦麸的布袋用手一点点揉玉器,这么做十分浪费人力,却能把玉质内在的亮揉出来,从而表现出玉质的润度。
把好彩头和吉兆象征尽心尽致地表现在工艺美术上,在清代乾隆时期的玉器上极为普遍。玉器上的纹饰可谓言必有意,意必吉祥。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无一不祈盼自己能够健康长寿、幸福吉祥,因而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工匠们运用不同的工艺方式表达了渴求生命、向往长寿的意愿。蝙蝠象征福泽,梅花鹿象征功名利禄,佛手象征富贵在握,月季取月月洪福之意,象征青春常在。
前一篇:[转载]玩玉牌:玩出文化味儿
后一篇:[转载]魅力湘西--凤凰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