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工作回顾与总结
(2017-10-27 10:50:07)分类: 计划与总结 |
工作室工作回顾与总结
主持人:倪普
一、对名师工作室再认识
本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9月30日,方新华股长宣读了批复文件,教育局副局长陈良胜进行了授牌。近两年的实践过程,让我们对工作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何要设立工作室,其目标和职能是什么?如何开展好工作室工作?等。我们有思考,有困惑,有苦恼,有担忧。困惑的是没有实践经验,苦恼的是工作难以开展,担忧的是工作室考核。
名师工作室是一个什么样的团队?县教研室张英桥主任在启动仪式上说,名师工作室是高规格团队,是教研的新模式。也有人说,工作室是教师成长的孵化器,是教师成长的摇篮。但我更倾向于这句话,名师工作室是名师破茧成碟的场所,是名师的充电器、加油站。
工作室发展目标:名师引领,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以点带面,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主要职能:①通过展示,发挥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②通过学习与实践,进一步提升自身专业发展水平;③通过合作,发挥团队力量,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校。
基于此,无论是主持人,还是成员,能够成为团队中的一员,这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重要的是沉甸甸的责任。理应履行好各自的职责,需要克服一切困难,精诚合作,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二、对工作室工作的回顾
1.加强自身学习
阅读书籍是工作室成员的一项学习任务,大家都非常重视,并写了不少读书笔记,如胡志明老师的《高效课堂22条》、叶海燕老师的《有效教学的设计原理、策略与评价》、黄方老师的《走进高中新课程》、肖尚超老师的《给教师的建议》、史红林老师的《再读教育学有感》、陈竹来老师的《谁动了我的奶酪》等。
培训学习是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工作室成员利用各种平台,珍惜学习机会。如2016年5月6日,黄方、史红林等部分教师参加了由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会;陈竹来老师参加了安庆市学科核心素养培训会;2017年5月24日,黄方老师等参加了安徽省第二批“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项目研究(安庆)实验学校培训会;
倪普老师参加了由市局组织的上海工作室主持人培训、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培训和华中师大的国培。
2.承担开课任务
根据工作需要,许多成员承担了公开课教学或专题研讨任务。如,2015年10月,倪普老师根据市教研室统一安排,赴岳西店前中学开展“城乡互动、协调发展、互惠教研活动”,为高三学生上了一节《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送教课;同年11月,市教研室到麦元中学进行地理学科调研,胡志明老师承担了开课任务,并受到了好评。2016年4月25日,工作室赴赛口中学开展高二年级“同课异构”和高三年级学法指导活动,肖尚超与赛中童小发老师承担了《中国的气候》开课任务、倪普老师为高三学生作了专题讲座。同年5月,徐达红与二中陈贵霞开展了高一年级《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的“同课异构”活动,达到了学习与交流的目的。
3.参与各种竞赛
优质课大赛:17年肖尚超、童升兵荣获县级一等奖,徐达红、黄方荣获二等奖;肖尚超、徐达红荣获市级二等奖、童升兵老师荣获三等奖。
在2016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史红林老师《第二节 农业》、徐书法老师《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等荣获市级优课。
论文评选:2016年,陈竹来老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思维导图的构建》荣获市级论文一等奖、叶海燕《与生同行》、徐书法《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徐达红《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荣获二等奖、黄方《试谈地理答题中常见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荣获三等奖;2017年,胡志明《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黄方《基于新课程标准下如何上好地理课》荣获市级论文二等奖、倪普《不同版本教材“城市化”图表运用及整合教学探讨》荣获一等奖。
在辅导学生竞赛方面,经黄方、徐书法老师的指导,有两位学生在2016年安徽省中学生气象科技论文竞赛暨夏令营活动中获奖,其中高一(3)班蒋丽荣获省级三等奖。
4.开展课题研究
2015年申报了市级课题《高中地理监测工具的研制与创新研究》,2016年12月举行了中期成果汇报,目前已处在尾声,正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该课题由部分成员参加了研究。倪普老师至始至终参与了安庆市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撰写了《2015年安庆市“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高中地理学业发展水平监测项目结果分析报告》。
5.培养年轻教师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工作室的一项基本任务。工作室成员与本校结对的教师都签了培养协议书,并有听评课的记录。如胡志明、史红林老师等,在此方面都做得非常好。另外,我校今年2月6日,举行了师徒结对仪式,徐书法、倪普作为指导教师、黄方、徐达红作为学员。
6.参与学科研讨
学科研讨为工作室成员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重要平台。大家非常重视,也积极参与其中,有时还会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作为教研员的陈竹来老师,曾组织部分高三教师、教研员参加省市级高考考纲解读分析会,也多次在县市教研会上主持研讨工作。在17年市学科研讨会上,倪普、黄方老师分别作了《基于问题导向的“二模”地理试卷分析报告》、《高三地理复习试题的命制、选取及备考策略》的专题发言等。倪普老师还参与了市期末统考及高考模拟命题会议,撰写了二模成绩分析报告,撰写了一年一度的市高三地理复习指导意见等。
7.坚持教学反思
立足课堂,重视课堂,坚持教研结合。工作室成员写了很多反思性文章,如徐书法《创新·想象·艺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会》、肖尚超《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浅谈》、黄方《如何实施有效探究性学习——以“我的家乡怎样发展”为例》、胡志明《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思考》、陈竹来《对分层走班教学的思考》等。有的成员论文还发表在杂志上,如徐达红《试分析专题模式在高三地理复习中的应用策略》发表在《新课程》上、《中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发表在2016年《地理教育》第10期上;倪普老师有多篇论文发表在《地理教育》、《安徽基础教育》、《安庆教育》、《安庆师训》上。
三、存在问题
主要表现在:就工作内容而言,①活动开展不够。如集中学习、沙龙活动等。②论文发表不多。③微课制作较少。肖尚超老师微课《直面环境问题》、黄方老师微课《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等。④课程研发空白。
就工作环境而言,①没有专门工作室,影响了活动开展;②活动经费不足,成员培训无法实施;③没有相应待遇,一定程度上影响成员工作积极性。
工作室工作的开展对于我们每位成员来说,都是全新的工作,我们在摸索中前进。尽管有很多困难,但我们成员坚持不懈努力,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除了各成员在各种竞赛中获奖外,有的还荣获县级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如2016年10月,胡志明荣获优秀教师,徐书法荣获优秀班主任。毋庸讳言,我们的工作做得还不够细致,不够到位,存在了诸多问题,但我们仍继续努力,按照工作室的考核要求,兢兢业业工作,把各项任务完成好。我坚信:在县局领导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有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明天一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