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
经市、县教研室审批,由潜山县梅城小学刘娥飞和方斌负责的县级课题《学生行为习惯的评价策略研究》,根据本课题的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于今天予以结题。请各位领导、专家予以审议指导。
一、前言
2015年4月份,经学校行政会议决定:由学校分管副校长牵头,申报市级课题并负责课题实施研究。根据安庆市教研室审批结果,在学校同时申报的四个课题研究项目中,《基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小学语文双向细目表》、《基于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双向细目表》被定为市级课题,《学生行为习惯的评价策略研究》和《 》被定为县级课题。该课题于2016年1月正式启动,原计划历时一年、于2017年1月结题。因迎接基础教育基本均衡县均衡的省检查与国家及验收而后延至今。
课题实施研究以来,课题组成员及广大教师均能积极参与和配合,本着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办学宗旨,认真思考德育管理措施,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评价策略,努力构建教学环境优美、教育质量一流的特色学校,效果良好,切实提高了我校德育工作管理水平,使我校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正
文
(一)研究本课题的背景
潜山县梅城小学是一座百年老校,虽几经易名、几迁校址,但终归返璞归真而复名。学校以“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和谐校园
创新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育”为办学理念,始终把“爱成就希望”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了“诚信
、仁爱、合作、创新”的校风、“科学、求实、探索、奉献”的教风、“勤奋、
好学、友善、责任”的学风。学校一直倡导以人为本、依法立校、以德治校的教育略,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与养成教育,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因此,借我市为综合素质评价试验区的东风,作为试验学校,我们积极申报《学生行为习惯的评价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是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德育工作的研究,切实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管理水平,使我校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研究本课题的目的
作为安庆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样本学校,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和我市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任务,本课题研究是结合校本实际选择的针对性研究课题,探索科学的评价策略,形成学生品德发展水平的有效评价机制,以进一步推进学校德育管理、深化我校教育综合改革,增强教育治理能力,建立有特色的评价体系,促进我市基础教育发展方式转变、转型和转轨。
(三)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与过程
本次研究学生行为习惯的评价策略,是根据《安庆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指导体系(小学段)》,结合我校“五育并举德为先”的育人原则,以“爱成就希望”的校园文化为引领,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主要从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品质)评价策略、生活行为习惯(生活自理、热爱劳动、勤俭节约)评价策略、卫生行为习惯(个人卫生、爱护环境、关心生态)评价策略、安全行为习惯(秩序规则、遵纪守法、珍爱生命)评价策略、文明礼仪行为习惯(言行举止、孝亲敬长、尊重他人)评价策略、道德行为习惯评价(理想信念、人格品质、公民素养)策略等六个方面进行研究,并以活动为载体,为学生搭建丰富的学习、实践平台,力争实现“以活动促养成,以考评促德育”。
纵观近一年多来的课题研究,我们分三个阶段逐步实施、分段完成研究任务:
1、准备阶段:2015年6月—2016年1月
对照《安庆市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专项课题研究选题指南》予以选题、整理材料、申报、制定方案,成立课题组,在课题得到认证后,根据课题组成员分工,各自做好第一阶段的方制定案、计划拟定工作。
2、实施阶段:2016年2月—2016年7月
这是课题研究的重要阶段。我们撰写了开题报告,组织参与了开题仪式,根据各自分工分学段展开实施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家长的教育观、了解家长对学校德育管理方法的认同程度以及学校开展相关活动的态度;我们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校德育管理办法在学生心目中的认同程度,了解学生在家、在学校的不同行为表现及不一样的行为习惯。然后进行调查问卷分析,分析学生养成不良习惯的原因,并有的放矢地开展一系列实践、体验活动,如:主题班队会、主题板报评比,“学雷锋,树新风”、“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经典诵读,润泽心灵”,以及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洗涤心灵,提高品行意识,锻炼文明言行;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以《梅城小学班级十项常规管理办法》为抓手,先召开课题组成员及班主任会议,商讨、拟定《梅城小学班级十项常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予以试行,又在试行过程中进行阶段诊断性总结、完善“管理办法”,再在班队干中进行工作小组的培训指导,具体到每一个环节的操作,要求他们尽可能地做到及时到岗、公正评分、阳光操作,以评价促养成;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还注重与家庭教育手牵手,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我们分年级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讲堂”,通过家长学校,提请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关注孩子的习惯养成,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督导力量;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对于研究对象做到及时辅导、及时评价策略、及时撰写教育案例或经验总结性论文。
3、总结阶段:2016 年 8月 — 2017
年1月
本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是个工作纷繁而细琐的阶段。从课题组成员个人案例、论文的整理到收集与分类整理,从活动方案到活动小结与反思,从研究成果的总结到材料汇编的目录设置,从汇报材料的编印到结题,这一步一步,需要细致入微,才能日臻完善、形成良好的评价体系。
(四)本课题的研究成果
本课题研究是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指导下、在作为实验区的安庆市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的高度重视与带领下进行的。基于学生品德发展、基于实际需要,我们致力于解决本校突出的实际问题,寻求科学、多元的德育评价策略。我们在学生行为习惯的评价策略上有所突破,主要的研究成果有二项:一是《梅城小学班级十项常规管理办法》的完善与实行;二是“梅城小学学生素质报告单”的更新。这二项都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发挥多元评价作用的有本校特色的学生品德发展的评价体系。
本课题研究的成果展示分为三部分:一是以“学习与思考”为主题的关于文件学习、相关文献学习的材料汇编;二是以“实践与操作”为主题的课题组计划、方案、学生行为习惯的评价策略汇编和调查问卷材料;三是以“总结与探讨”为主题的教育案例、教育论文的汇编。
实践证明,我们的课题研究及研究成果在学校的推行,初见成效。我们将推广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国家中小学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等继续完善、改进我们的评价策略,在教育实践中继续探求更好、操作性强的评价策略体系。
谢谢大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