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咬了我的大饼(小班绘本阅读)
(2019-11-29 18:41:49)
标签:
教育育儿 |
活动名称:谁咬了我的大饼(小班绘本阅读)
活动目标:
1.
3.喜欢绘本,体验绘本阅读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谁咬了我的大饼》PPT课件、饼干若干。
2.初步已了解一些动物的牙齿印。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这里有一样好吃的,你知道是什么吗?你知道是水做的吗?小猪做了一块好大的饼,累的睡着了,等他醒来一看,咦!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啊?(出示PPT:大饼)
师:**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师:***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师:***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二.看看说说,理解故事
1、师:小猪决定去问问它的朋友,它走啊走,遇到谁啦?(小鸟)“小鸟,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鸟说:“不是我,你看!,啊呜!小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
师:小朋友帮小猪看看,小鸟咬出来的缺口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小鸟咬出来的缺口是三角形(因为他的嘴巴是尖尖的,小小的三角形,所以咬出来的是三角形)
和原来的那个缺口一样吗?是不是小鸟咬的呢?小猪说:嗯,果然不一样。(出示图画书3)
2、师:小猪又遇见谁啦?(小兔)小猪会怎样问小兔呢?“小兔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兔说:“不是我,你看!,啊呜!说完兔子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兔子咬出来的缺口是什么样的?(突出小兔的三瓣嘴、门牙)
你们看是不是小兔咬的?(不是)小猪说:嗯!果然不一样。
3、小猪还会问谁呢?谁来帮助小猪问问狐狸呢?还有谁来用响亮的声音问一问…“狐狸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狐狸说:不是我,啊呜!狐狸在大饼上咬了一口”狐狸咬的缺口是什么样的?(大大的三角形)和半圆形的缺口一样吗?
是不是狐狸咬的呢?小猪会怎么说呢?(果然不一样。)
4、小朋友猜猜,小猪还会问谁?(鳄鱼)小猪会怎样问鳄鱼?猜猜鳄鱼咬出来的牙印是什么样子的?鳄鱼说:不是我,你看!,啊呜!鳄鱼在大饼上咬了一口,鳄鱼咬出来的缺口是什么样子的?(尖尖的,锯齿一样)看来也不是鳄鱼咬的。嗯!果然不一样。
5、最后小猪又遇见了谁?(河马)我们一起帮小猪问问河马吧?河马张开大嘴,轻轻的咬了一小口,看看,大饼变得怎么样了?河马咬出来的牙印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小鸟要出来的缺是小小的三角形,小兔的是三瓣嘴,狐狸咬出来的是大三角,鳄鱼咬掉了一个大锯齿,河马咬掉了半个大饼,他们咬的牙印和这个半圆形的缺口都不一样,所以都不是它们咬的。那到底会是谁咬的呢,真奇怪!(边总结边出示小动物)
三、完整欣赏,发现真相。
师:让我们再来完整的听一听这个故事吧。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重点讲述结尾:小猪的肚子也有点饿了,啊呜!它也咬了一口(吧唧吧唧)真好吃!他一边嚼着大饼一边想: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小朋友,你们帮小猪想想是谁咬了他的大饼呢?原来是小猪自己咬的!真是一只糊涂的小猪呀!
四、品尝饼干,发现特征。
师:你们帮了小猪的忙,小猪为了感谢大家,又做了好多饼干,请大家一起品尝!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品尝饼干吧!一边尝,一边看看你在饼干上咬出来的缺口是什么样呢?
优点:一、谈话导入引发兴趣
老师以小猪的口吻,提问配班老师和几位小朋友:“丽丽老师(XX),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既激发了幼儿活动兴趣,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又对孩子语言起到了多次的示范作用。
二、看看说说,理解故事。
结尾处只停留在河马,没有揭露谜底(究竟是谁咬了我的大饼?),为下一环节完整欣赏,设置了悬念,激发幼儿倾听的兴趣。
三、完整欣赏,发现真相。
幼儿能够认真倾听,在故事欣赏中自然而然找到了答案。
四、品尝饼干,发现特征
本环节设置能够抓住幼儿的喜好,幼儿感兴趣,互动性强。
不足之处:
目标设置没有考虑到幼儿小,角色转换能力差,目标应为“是你咬了XX的大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