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鸡和小鸭》课例分析
(2015-07-04 15:46:28)
标签:
育儿教育案例分析 |
分类: 科研任务 |
《小鸭和小鸡》课例分析
活动目标:1、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内容,在教师的带领下,初步学习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小鸭、小鸡不同节奏的叫声。
2、通过手偶演示动作节奏的提示,初步区别和学唱小鸭、小鸡叫声的不同节奏。
3、初步学习有控制地演唱,努力使自己的歌声与伴奏保持一致。
活动准备:小鸭、小鸡手偶各一
教材分析: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幼儿特别喜爱。《小鸭小鸡》这首歌曲歌词简单,音域较窄,歌曲里小鸭小鸡不同节奏的叫声特别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小班幼儿的思维活动带有具体形象性,喜欢模仿,对游戏的情节、角色、动作过程容易发生兴趣,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小班下学期歌唱活动的目标要求,在活动中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方法,引导孩子学唱歌曲,视主要运用手偶和图片,听主要运用范唱和音频播放,使幼儿在欢快而又轻松的氛围中学唱歌曲。
活动过程:一、发声练习
你们喜欢小动物吗?那我们一起来学学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动作和叫声。
歌曲中涉及小鸭、小鸡的叫声,在第一环节引导幼儿学习小动物,既达到练声效果,又能承上启下,使幼儿的情绪振奋起来,精神集中起来。
二、手偶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1、今天也有两只可爱的小动物来到我们教室,他们告诉老师要你们猜对了,才出来和你们玩。
环节分析:运用手偶、直观形象生动,容易吸引幼儿,调动幼儿积极性。
2、教师启发幼儿操作手偶,示范按××
小鸭、小鸡也在唱歌,它们是怎么唱的?教师带领幼儿按节奏模仿小鸭、小鸡叫注意用身体动作提示幼儿。
环节分析:对于节奏的练习是这堂活动的一个难点,在学唱之前,将难点重点练习,帮助幼儿较快掌握歌曲,降低学习难度。
三、幼儿学唱歌曲
1、今天呀,小鸭和小鸡碰面了,他们亲切打起了招呼,他们一起做了什么事情?
2、教师边演示手偶边清唱。
3、提醒幼儿注意观察教师演示手偶,鼓励幼儿在叫声处加入演唱(在唱叫声时略放慢速度,便于幼儿跟唱)
4、小鸭小鸡一同唱歌一同游戏,心里是怎样的?我们用怎样的歌声来演唱呢?
环节分析:把歌曲中的歌词用指偶来表示,这样幼儿要以根据指偶的出示来熟悉歌曲的歌词,能更好地进入角色,根据指偶,幼儿轻声哼唱,这个环节有三遍,在于巩固歌词。
四、游戏
让幼儿自主选择自己扮演小鸡或是小鸭,老师按照歌词顺序唱歌词,当至打招呼那句时,让幼儿发出自己所扮演的动物叫声。
环节分析: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也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让幼儿边听音乐边哼唱歌曲进行游戏,再次激发幼儿爱小鸭小鸡的情感,强化游戏规则,以此来突破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