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加热炉的生产率

(2015-09-30 11:12:51)
标签:

烧嘴

加热炉

.炉子的生产率

单位时间内所加热出来的温度达到规定要求的金属锭或金属坯的产量成为炉子生产率。

要比较不同炉子的生产率。则采用单位生产率。对于连续加热炉和大多数室状炉,单位生产率指每平方米炉底布料面积上每小时的产量。加热炉的单位生产率也称炉底强度,或钢压炉底强度,它是炉子最重要的生产指标之一。

加热炉是服务与轧机的,只有当轧机需要时,锭或坯才能出炉。如果轧机发生故障停轧或待扎,炉内即使加热好了的金属也不能出炉。所以,每小时或每班的产量,实际上只是轧机的产量,而不是炉子真正最大的生产能力。一般炉子的设计产量总要稍大于轧机的产量,以避免经常出现不能及时供给热坯的待热现象。

.影响炉子生产率的因素

1.  炉型结构的影响

炉子型式,炉体各部分的构造、尺寸,炉子所用的材质,附属设备的结构等,都属于炉型结构方面的因素。炉型结构设计应当合理,砌筑质量应当合理。炉型结构对生产率的影响很大,提高生产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

   采用新的炉型

加热炉总的发展趋势是向大型化、多段化、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最初轧机能力很小,钢锭尺寸也很小,连续加热炉多是一段式或两段式的实底炉,到20世纪4050年代主要是两面加热的三段式炉子,到6070年代,炉子为了加强供热提高产量,出现了五点、六点甚至八点供热的大型加热炉,预热段因温度提高成了新的加热段。烧嘴的安装形式也有很多变化,例如配置了上下加热和顺向反向烧嘴;均热段采用炉顶平焰烧嘴,甚至炉型演变为全长都是平顶,全部用炉顶烧嘴;为了使炉温制度和炉膛压力分布的调节更加灵活,沿炉子全长配置侧烧嘴,使炉子成为只有一个加热段的直通式炉。

炉子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轧钢车间由过去推钢式连续加热炉发展到各种步进式炉辊底式炉环形炉链式加热炉等。一些异型坯过去在室状炉内加热,现在改在环形炉内加热,生产率有了很大提高。

炉子的自动化是发展的方向,由于实行热工自动调节,可以及时正确地反映和有效地控制炉温、炉压等一系列热工参数,从而可以很好地实现所希望的加热制度,提高炉子的产量。电子计算机的使用,使炉子从装料定位、炉内各段温度控制、燃料与空气流量控制、炉压自动控制、直到钢料出炉时刻及出料程序操作,都由计算机给定位制值,可以实行炉况的最佳控制,出炉钢料的温度和温度差都达到十分精确的地步。

   改造旧炉型

   扩大炉膛,增加装入量。在炉基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对炉体的改造,扩大炉膛,增加装料量。

   改进炉型和尺寸,使之更加合理。有的炉子炉型与尺寸采用通用设计,不问具体条件如何,有时燃料种类、钢坯尺寸等都与设计有很大出入。有的炉膛太高,金属表面温度低,有的炉顶又太低,气层厚度薄,炉墙传热的中间作用降低。这些都不利于热交换,应当根据实践经验改进炉型和尺寸,加快钢坯的供热,从而提高炉子的生产率。

   减少炉子热损失。通过炉体传导的热损失和冷却水带走的热,占炉子热负荷的1/4~1/3,不仅造成热能的浪费,而且降低了炉子温度,影响钢料的加热。减少这方面的损失,可以提高炉子产量。

加热炉炉底水管的绝热,是节约资源,提高炉子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由于水管与钢坯直接接触,冷却水带走的热一部分是有效热,其次,钢坯与水管接触的地方产生黑印,就需要较长的均热时间来消除黑印,这都对炉子产量有影响。采用耐火可塑料包扎水管,仅这一项措施就可以提高炉子生产率15%~20%,近年又发展无水冷滑轨加热炉,也能提高炉子生产量。

2.  燃烧条件和供热强度的影响

热负荷增大以后,炉子的温度水平提高,向金属传热的能力加强,产量必然提高。

提高热负荷的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是必须保证燃料的完全燃烧,如燃料在炉内有20%不能燃烧,炉子产量将降低25%~30%

为了提高热负荷或改善燃烧条件,应当注意改进燃烧装置。有的炉子生产率不高,是由于烧嘴能力不足或者烧嘴结构很不完善,如雾化质量太差或混合不好,这时就要改进烧嘴。炉子向大型化发展后,炉长炉宽都增加了,如何保证炉内温度均匀,与炉子生产率和产品质量都有密切关系。为此出现了多种新型烧嘴,位置也由端烧嘴发展到侧烧嘴、炉顶烧嘴,分散了供热点,改善了燃烧条件和传热条件,有效地提高了炉子生产率。

3.  钢料入炉条件的影响

钢坯厚度是客观条件,不能任意改变,为了提高生产率应设法增加钢坯的受热面积。例如在均热炉内应合理放置钢锭,尽可能使之四面受热;又如对室状炉也可以采取在炉底或太车上安放垫块,使钢料下面架空;连续加热炉从单面加热的实底炉,改为双面加热,即使除去炉底水管带走部分热量这一因素,炉子生产率仍可提高25%~40%

钢料的入炉温度对炉子生产率有重要的影响。钢料入炉温度越高,加热时间越短,炉子生产率越高。这一点对均热炉最有现实意义。据资料统计,入炉钢锭表面温度每提高50℃时,就可以使炉子生产能力提高7%,所以应设法提高均热炉的热装比。

4.  工艺条件的影响

加热工艺也是影响炉子生产率的一个因素。同样的炉子,用途和加热工艺不同,生产率往往相差很悬殊。

周期性作业的炉子单位生产率要低很多,所以希望尽量采取连续性作业。

在制定加热工艺时,要考虑选择最合理的加热温度、加热速度和温度的均匀性。因为金属种类、断面尺寸常有变动,加热工艺要作相应的调整,如果加热温度定得太高,加热速度太快,断面温度差规定太严,都会影响炉子生产率。

上述影响因素都可以看作是外部条件,是可以控制或改变的因素。改变某些因素可以影响炉膛热交换的条件,使金属在单位时间内得到更多热量,缩短加热时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均热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