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方形的面积》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陈荣)

(2016-08-23 10:31:35)
分类: 公开教学

《长方形的面积》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

                         桐城实验小学     陈荣

一、教学内容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在属小学中年级学段,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发展上也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所以本课以实验探究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面积公式的由来,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与人合作协调,及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在分组实验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3、让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在操作中探究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五、课前准备:

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实验记录表,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师:学习面积单位有什么用?

生:测量面积

出示长方形纸板

师:要测量它的面积,你认为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如何测量它的面积呢?

学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长方形的面积。

师:用面积单位直接去量,可以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测量操场的面积,教室的面积;草地的面积;等等,也用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去量,那可就麻烦了,所以我们要寻找一种更好、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自主探究

师: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测,长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系?

生:长方形的长和宽有关。

 (三)、实践探究,合作交流

师: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带上老师温馨的提示踏上探究之旅。

出示导学提示:

1、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搭建3个长方形,完成实验记录表。

2、仔细观察记录表,你发现了什么?

3、尝试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

(四)、展示成果,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到台前展示实验记录,并发言

生1:我们组共搭建了3个长方形,第一个长方形的长是3厘米,宽为2厘米,面积是6平方厘米;第二个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12平方厘米;第三个长方形的长5厘米,宽是2厘米,面积是10平方厘米。

生2:我们摆三种:一种长是12厘米,宽是1厘米,面积是12平方厘米;第二种长是6厘米,宽是2厘米,面积是12平方厘米;第三种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12平方厘米。

师:请同学们认识观察表格中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及面积,小组讨论一下,它们间有什么关系?

生:我们发现长方形的长乘以宽,都正好等于它的面积。

师:你们小组的同学真聪明。其他小组呢?

生:一样的。

师:那谁能说说,长方形的面积怎么算?

生: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师:(老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真的吗?我们再来验证一下。请同学们取任意多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再填表,验证一下,长乘以宽是不是等于它的面积?

生1:(验证后)我是用18个小正方形拼成这样的长方形(实物投影展示)的,它的长是9厘米,宽是2厘米,面积是18平方厘米。

生2:我也是用18个拼的,拼成的长方形长6厘米,宽3厘米,面积也是18平方厘米。

师:很好。所以说长方形的面积(师生齐说)=长×宽。

(五)、解决问题

1、实践活动

在我们这间教室里,有很多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的,请大家任选一个,先估计它的面积是多少,在量出它的长和宽,计算出它的面积,考考你的眼力,看看估计的和算出的面积是不是较接近。(学生操作活动,并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正确计算出它们的面积)

2、前几天,老师新换了一个办公桌,它的长是14分米,宽是8分米,我想给这张办公桌配一块玻璃,需要买多大的玻璃板呢?

3、思考题:这是一块打碎的玻璃,你能求出它原来的面积是多少吗?说说你的想法。

(六)、拓展延伸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表面并不是长方形的,如正方形的面积怎样求呢?它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呢?再如三角形,我们怎样可以知道它的面积呢?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在课后研究。

评析:

这是一节成功运用新课程理念的好课,它好就好在: 

一、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进行了研究性学习。教师通过揭示矛盾——像学校操场、篮球场的面积,用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量出它的面积,量起来很不方便,如果能计算,就好了;让学生产生了问题──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接着进行猜想──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和它的长和宽有关系;然后进行操作探究──通过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放成长方形,看长和宽与长方形面积的关系,得出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最后再次用操作进行验证,证明长方形的面积确实等于长乘以宽。

二、体现了重过程的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强调教学中要重过程。本节课,教师没有把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这一结论告诉学生,而是经过精心设计,让学生通过猜想、摆放学具、思考等一系列的过程,自主探究,得出长方形面积等于长乘以宽这一结论。

三、体现了合作学习的新课程理念

学生在探究长方形的计算方法时,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学生通过生生合作:一人摆放学具,一人观察,一人记录,然后根据操作及记录进行思考,得了出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的结论。这样有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体现了联系学生生活及重视让学生体验的新课程理念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考虑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很有用,并重视让学生进行体验。如课前教师和学生一起丈量了篮球场的长和宽,学生就会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他们的生活中,同时学生对篮球场的大小也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结合课堂上的学习,学生体验到,如果用面积是一平方米的正方形去量篮球场的面积,很不方便,从而产生了学习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欲望;课后请学生为王校长计算出操场的面积,并把面积的大小告诉校长这一课题,学生又产生了急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即应用所学知识的冲动;当学生的结论得到校长的认可,学生又体验到了数学的价值和成功的喜悦。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变得更喜欢数学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