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鞋店》教学设计(姚琦 荣获第九届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大赛特等奖))
(2016-05-21 21:42:46)分类: 公开教学 |
《小小鞋店》教学设计
安徽省桐城市卅铺中心小学
统计是在二年级下册开始学习的。学习统计的一个目的就是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收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二年级下册学习的重点是“调查与记录”,即为了解决问题先展开调查,收集数据。本册的重点则是“数据的整理和表示”,这是在收集数据与分析数据之间要做的一件重要的工作。为后续学习条形统计图知识奠定基础。
《小小鞋店》是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据的整理和表示》的教学内容,是四版教材新增的内容。本节课通过鞋店“进货”情境,提出四个问题,引导学生经历调查、整理、表示和分析数据,并作出统计决策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第一个问题是了解鞋店进货前需要调查的对象和目的;第二个问题是尝试整理和表示淘气班调查的数据;第三个问题是学习用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数据;第四个问题是作出统计决策,实现调查的目的。
【学情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认知状况和生活经验,我对金山小学的19名学生进行了课前访谈和前测,从测试结果看,只有26.3%的学生完全理解“淘气班的同学想模拟开一个鞋店,为了进货需要调查的意思”。说明三年级的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生活经验不足。针对这种现状,上课前,让学生家长带学生到鞋店实地模拟一下开店,在家长的帮助下理解“模拟”和“进货”这两个词的意思。从第二题的测试结果看,学生完成得还不错。有78.9%的学生会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有73.6%的学生能照样子画图。出乎意料的是大部分学生能完成妙想的统计图,看来这节课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并不难,本节课重在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积累活动经验,提升数学思想。
1、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三年级的孩子,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积累了收集整理数据的活动经验,他们会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收集数据,如:举手、投票等。在整理数据方面会用写符号、画正字、填统计表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整理。可见学生已初步积累了数据整理和表示的方法和经验,这是本节课学习的基础。
2、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已经初步意识到买东西要看尺码、颜色、款式等,也有少数学生知道开店不能积压货品,懂得只有合理进货才能赢利。
3、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可能遇到的困难
在教学中,我以“活动”为主线,目的是让学生经历统计调查活动的全过程,积累统计的基本活动经验。然而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种种困难,首先,学生自己模拟开店时,班上学生多,课堂组织难度大,耽误时间,导致学生操作困难;其次,学习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数据对学生来说是难点,在画图整理数据的过程中,怎样体现数据的有序性,可以使数据的准确性提高,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因此,在本课设计中,我给学生自由探究的空间、自由摸索的时间、自由发挥的舞台、自由展示的天地。
【学习目标】
1、经历简单的数据的整理和表示的过程,能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初步学会用画图的方式整理数据。
2、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和交流的作用,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3、了解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需要进行调查研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1、同学们,这是什么?(数学书)看,我们的好朋友谁走出来了?(小淘气)小淘气说:“我们班的同学想模拟开一个小小鞋店,(播放录音,师板书:小小鞋店)为了“进货”需要调查哪些内容?”(板书:调查)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2、学生汇报交流得出:需要调查鞋号、款式、颜色、数量等。有的学生还有可能说分男女生调查。看来进货前要调查研究的内容还真多,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鞋号中的数学问题。
【 设计意图:创设现实情境,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同时用“开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讨论对“进货”需要调查鞋号、款式、颜色等问题的思考,让学生了解调查的对象和目的。】
二、操作探究,经历数据整理的过程
(1)师:看,这是淘气分男女生调查的他们班同学的鞋号,(课件出示)谁愿意来 和老师合作模拟进货?我来当“小淘气”买鞋,谁愿意上来当“售货员”拿鞋?其他同学要认真听,仔细看,等会说说你的感受和想法?师说男鞋33号、男鞋37号、男鞋34号、还拿男鞋34号、男鞋36号、男鞋38号、又拿男鞋36号······生来回跑着拿鞋。师问:请问小售货员感觉怎么样?你们看了我和这位小售货员模拟“进货”,又有什么感受?引导生说又累又麻烦。
引导学生说出记录单很乱,需要整理。(师板书整理)
反馈交流,投影学生的作品,预计学生可能用下列方法整理。以男鞋为例:
33 34 35 36 37 38 |
33 37 34 36 38 35 |
33: 37: 34: 36: 38: 35: |
33: 34: 35: 36: 37: 38: |
······
33:1个 37:2个 34:7个 36:3个 38:2个 35:4个 |
33:1个 34:7个 35:4个 36:3个 37:2个 38:2个 |
33:X 34:X X X X X X X 35:X X X X 36:X X X 37:X X 38:X X |
33:X 37:X X 34:X X X X X X X 36:X X X 38:X X 35:X X X X |
‚将作品一和作品二、作品三和作品四、作品五和作品六、作品七和作品八对比,学生说出其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经历从无序到有序的整理过程。这样整理有什么好处?
【 设计意图:出示表格后,师生模拟开店,在活动中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据整理的必要性,然后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整理数据,渗透灵活使用符号来表示数量的数学思想,从中体会数据整理的多样性以及数据整理的准确性,在此过程中使学生体会数据的有序性可以使数据的准确性提高,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初步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3)投影一个男生的作品,师问:“男生整理的都和他的一样吗?”(一样)姚老师把它搬到了大屏幕上,看看你们整理数据的结果和原始表格的人数一致吗?(课件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鞋号)
(4)我们再来看女生整理的。哪位女生来说说你整理的结果,看看和原始表格的人数是否一致?(学生说一个鞋号的整理结果,教师用课件演示图和表格中这个的鞋号。)
(5)师追问:这样整理有什么好处?
【 设计意图:运用生成资源引出妙想的点线图,学生了解点线图的画法后接着画,让学生经历画图整理数据的过程,掌握画图整理数据的方法,然后课件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鞋号,让学生直观感受画图整理数据的好处是不重复、不遗漏,同时让学生了解画图整理数据时可以用不同的图形。】
三、分析数据,体验数据蕴含的信息
(1)我们来分析男女生鞋号的点线图,(板书:分析)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回答后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男鞋34号最多的?33号鞋最少?你是怎样很快的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说直观看图得到的。并强调画图的时候上下两个图形的距离要相等。图形最多的应最高,最少的应最矮,图形一样多就应该一样高。
2、作出决策
3、模拟开店
如果请你也模拟开一个小小鞋店,进货前你准备怎么做?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接着干什么?最后干什么?学生说的同时教师把这四个过程用箭头连起来。
引导学生说出:调查
【 设计意图:通过看整理后的点线图寻找有用信息,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最后为解决问题提供合理的建议,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和概括能力。同时让学生体会统计的作用,和开头相呼应。】
师:三⑵班同学举行了一项活动,我们去看看吧!一生读题。
三⑵班选举大家最喜欢的农场里的动物,选举记录如下图。
师:这里的一个×代表1票,三⑵班有四位同学是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的,下面哪一组和上图表示的数据完全一样?请找出来,其他三组中都有动物整理错了,用圆圈圈出来。
(1)下面哪一组和上图所表示的数据完全一样。
(2)喜欢哪种动物的人最多?
(3)一共有多少人投票?
【 设计意图:练习题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看懂图,并能够从图中得到相应的信息。通过找数据相同的图,让学生体会可以用不同的图整理数据并呈现数据的结果,从而让学生体会整理方法的多样性。】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小鞋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