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宽信敏惠》
《论语.阳货.六》说:
“子张问仁。孔子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也。’”。恭敬就不会受人轻慢;宽厚就能得到人们的拥护;守信用,人们就会信任你;勤快,就会取得成绩;对别人有好处,人们就愿意受你使唤。能使这五者通行于天下,那就是‘仁’啊。
孔子谈得最多的,就是“仁”。仁,就是:同情,友爱。天下,人人都能互相友爱与同情了,那还能乱得了吗?在那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不遗余力地提倡“仁”,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但效果是十分有限的。我们能说什么呢?孔子是十分十分可敬的,但他的愿望的实现,是可悲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