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语录(四之一)
《道德经》(亦名《老子》),为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李耳(老子)所著,其对世界的影响很大。在西方,《道德经》的出版与发行量,仅次于《圣经》;在欧洲,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知道老子;在德国,几乎每一家都有一本《道德经》,用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我国的知识界,几乎没有人不学习或研究《道德经》的。在下面,选择一些《道德经》的语录,由此,或可以看到《道德经》的一斑。
一,“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段话的意思是:“道”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形无名是天地的始端;有形有名,是万物的根源。所以经常没有欲望,以便观察无形的微妙;要经常有所意愿观察有形的端倪。“有名”、“无名”,都来源于“道”,构成“道”的两种不同的形态与境界,指的是同一个真理。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二,“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这段话的意思是:大“道”是空虚无形的,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的。深远啊,它好像万物的祖宗。磨耗它的锋利,消除它的纠纷,调和它的光彩,与尘垢混同。隐没不见啊,又好像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上帝的祖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