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运“大数据”下见证是铁路进步
(2024-10-30 20:26:16)8月31日,为期62天的暑运圆满落下帷幕。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铁集团”)发布的数据,今年暑运期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8.87亿人次,同比增长6.7%,刷新了历史同期纪录。这一亮眼的成绩单,不仅反映出我国铁路运输系统的强大承载能力和组织效率,也从侧面展示了中国经济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从7月1日开始,暑运前十五天日均售票量达到1826万张,单日最高售票量为1934.9万张。其中,北京、广州、上海、成都、杭州、深圳、武汉、西安、南京、郑州都是大家出行的热门目的地。广州-长沙,西安-成都,北京-郑州,北京-西安等多条热门线路出行量大。
“人民铁路为人民”,优质服务也是铁路暑运“大数据”的基础。全方位为旅客提供优质服务,实现“三个出行”常态化,全力确保旅客舒适、便捷、温馨的出行需求,供给侧改革的实施、免费WiFi“进车”、增开“朝夕”高铁列车、为旅客提供信息咨询、便民措施和服务指南、帮旅客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出行车次、路线,旅客购票、逐步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等等,这些优质服务举措都想让旅客走的放心和舒心。同时在整个暑运过程中,铁路部门“战台风斗暴雨”,人们对铁路在暑运中所做的努力也都有目共睹,虽不能说有口皆碑,却也应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认可,在水运、航运、汽车停运的时候,铁路部门加班加点抢修、为旅客设计出行方案等措施让旅客出行不再犯愁,为暑运发展增添温馨情怀。眼下,学生返程、中秋节将至,紧接着就要迎来“十一”黄金周的到来,届时又将掀起新一轮出行小高峰,不管是在硬件设施的改善和提高还是对服务体验的注重和优化,交通各部门要做的还有很多。我们尤其期待铁路部门要发挥好主力军作用,扛好这艰巨运输任务的大旗!
暑运作为每年重要的运输高峰期之一,历来都是对我国铁路运输能力的一次大考。尤其是在近年来旅游业快速发展、民众出行需求日益多样化的大背景下,如何保证高峰时段的运输安全和服务质量,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今年暑运期间,全国铁路系统通过增加列车班次、优化运行图、加强设备检修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应对了客流高峰,确保了旅客出行的顺畅与舒适。
此次暑运期间铁路客运量的增长,也折射出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的态势。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以及各项稳增长政策的落实,旅游业呈现出强劲复苏的势头,民众的消费信心得到提振。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区域间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暑运期间的大客流,无疑为沿线城市带来了更多商机,激发了消费市场的潜力,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暑运的成功举办,是中国铁路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它不仅体现了我国铁路运输系统的实力与韧性,也展现了中国经济的活力与前景。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技术的不断创新,铁路运输将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