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推进铁路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2024-03-26 19:33:17)2024年2月23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重点研究“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等问题。会议强调,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联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必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这一决策不仅深刻洞察了当前物流成本偏高的现实挑战,更展现了我国深化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交通运输体系改革的坚定决心。通过优化运输结构、强化“公转铁”“公转水”等措施,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将有效形成统一高效、竞争有序的物流市场,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新年伊始,国铁集团在既有铁路货运营销机构布局基础上在全国成立了40个铁路物流中心,全面实施市场化经营,与公路、水运合力构建“宜铁则铁、宜公则公、宜水则水”的运输局面;丰富铁路物流产品供给谱系,发挥铁路运能大、成本低、能耗小的比较优势,通过市场手段持续推动“公转铁”,巩固大宗货物运输“主力军”地位;大力发展物流总包业务,拓展“干线铁路运输+海运+两端集配”等多式联运服务,为客户提供全程物流最优解决方案,减少中间交易链条环节,实现物流成本的降低与运输效率的提升。
优化运输结构是降低物流成本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公路运输在物流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其高能耗、高排放的特点已不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因此,强化“公转铁”“公转水”等运输方式,不仅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还能通过铁路、水路运输的规模经济效应,降低单位运输成本。此外,加强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与协同,构建多式联运体系,也是提升物流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方向。
立足“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全局推进铁路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根据不同运输方式间的比较优势系统设计物流联程方案,推进物流网络与产业链之间的物理“硬联通”及信息“软联通”,以高质量的物流产品供给融入产业链供应链,我们就一定能更好的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更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