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好公益性“慢火车”,“四纵四横”高铁网全面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正加密成型,“复兴号”列车时速350公里,北京到广州半天可达……
在当今这个快时代,慢悠悠的绿皮火车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但截至2022年4月,我国仍保留了81对公益性“慢火车”,覆盖20余个省区市。
当前,各地陆续对“慢火车”进行提质改造,诸如车厢空调、站台环境等设施设备的完善,不仅给百姓出行带来了更好体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一举措进释放了铁路企业浓浓的惠民情怀。
“慢火车”是兼顾社会资源公平的生动体现。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如今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慢火车”一直都是山区百姓的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慢火车”日均发送旅客2453人,80%以上客流是沿线赶集的百姓。由此可见,借助“慢火车”的开行,孩子们可以求学,老人们可以求医,农家也可以通过转运农副产品维持日常的生计。而再对其车厢环境、站台环境进行改造后,乘车体验的提升让百姓的获得感更强。
“对于高铁而言,“慢火车”的开行本身就是一种福利。
据悉,为高质量开好公益性“慢火车”,各铁路局坚持“一线一策略”“一车一品牌”,结合增加线路、电化改造等,硬化进出站道路、新建候车亭、更换及空调车底,提升软件服务,将“慢火车”打造成助力乡村振兴的时代列车。可以看出,通过这些提质工程,相关列车不但没有涨价,反而坚持原价开行,这对于收入微薄的沿线农民而言无疑是一次优惠。提质不提价的“慢火车”是真正的幸福列车。
在“慢火车”提质工程的稳步实施下,越来越多的地区百姓将享受到“快时代”的“慢服务”,这些惠民、便民的列车必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势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