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发展给我们国家带来的变化
(2022-07-03 21:59:52)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运输方式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铁路运输能力得到进一步扩充,技术装备现代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目前,我国铁路的旅客周转量、货物发送量、货运密度和换算周转量均为世界前列。那么,我国铁路的高速发展,对我们国家带来哪些改变呢?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纵横交错地构成了交通体系。从安全、舒适、便捷、价格等多个方面来衡量,铁路都是最为大众化的交通方式。每一年的春运,铁路也都承担着数以亿计的客运量。岁月有痕,记忆难忘。从飞驰的高铁中,我们也能够触摸到100年中国铁路事业蓬勃跳动的脉搏。
2022年春运期间,国家铁路安全优质开行冬奥列车1205列,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2.53亿人次、同比增长16%。数据显示证明,我国的客运铁路建设事业实现了巨大的跨越,而这一跨越,离不开我国高新科技力量的支撑。今年春运、冬奥来临之际,电子临时乘车身份证明、“5G”高清直播演播室、智能雾化机器人等智能科技一齐“助阵”,打好了年初的“第一战”。这体现了我国在近几年来深入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不断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步伐,从“一直在模仿”到“遥遥领先”,实现了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并以科技力量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带动交通运输等服务业,从而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
不断延伸的铁路,不仅推动国内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甚至也成为国家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纽带。比如,近年来,中欧班列高质量、常态化稳定开行,覆盖范围扩展至欧洲二十几个国家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国商品从这条通道来到中国市场,进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为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的互利共赢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
“八纵八横”的高铁网体现“制造大国”的使命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四纵四横”的高铁网已经全面建成,“八纵八横”的宏伟蓝图即将实现。笔者认为,中国高铁建设取得的卓越成效源于“铁路先行”的使命感,更源于我国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制造业大国在内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坚定不移地坚持制造立国战略的坚定决心。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对新的局面,我国坚持制造业是国家经济的命脉,牢固树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识,不断改革创新,逐渐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