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文言文断句
(2015-05-07 10:35:49)
标签:
教学 |
分类: 教案学案 |
编号 |
12yw006 |
课题 |
文言文断句 |
周次 |
第 4 |
||||
主编人 |
|
审核人 |
|
审批人 |
|
课时 |
1 |
||
姓名 |
|
班和组 |
|
组评 |
|
师评 |
|
||
学习 目标 |
1、掌握文言文断句题的答题步骤 |
||||||||
|
|||||||||
3、提升文言文断句题的解题能力。 |
|||||||||
学习 重点 |
探究文言文断句题的解题规律。 |
||||||||
学习 难点 |
通过有梯度的练习训练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
||||||||
学法 指导 |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
||||||||
学习过程 |
|||||||||
自 主 学 习 |
一、旧题回放: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1、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 2、匡 衡 勤 学 而 无 烛 邻 舍 有烛 而 不 逮 衡 乃 穿 壁 引 其光 以光 映书而 读之 3、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4、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二、查漏补缺: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1、上(刘邦)尝从容与信(韩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2、万夫长易俊原独恃骁勇,与麾下数十人遁入山谷保险自固郡邑患苦之江阴侯吴良承诏求寇已移檄旁县兵且集召德基计事,德基曰:“易氏未有反状,奈何激之使生变乎?不若先以计致之,果反,用兵未晚也。” (湖北卷) |
||||||||
问题探究 |
方法回顾 一、【文言文断句题的词语特点】 二、【文言文断句题的解题规律】 三、【文言文断句题的答题步骤】 |
||||||||
自我检测 |
☆一试身手
A.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B.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C.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2、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B.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C.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D.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湖南卷) 3、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存善天下鳏寡孤独振赡祸亡之家其自奉也甚薄其賦役也甚寡故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重庆卷) 4、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北京卷) 5、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广东卷) 6、至之日,比君为芝英,每有一作,屡加赏进。游娱燕飨,必召同席。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寻而陆相贽知贡举,搜罗天下文章,得士之盛,前无伦比,故君名在榜中 。 7、周室既衰诸侯恣行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垂六艺之统纪于后世作孔子世家第十七 |
||||||||
反思总结 |
【请你总结】你的收获:
|
||||||||
评价 |
教师评价 |
等级评价A( )、B( )、C( )、D( ) |
|||||||
自我评价 |
等级评价A( )、B( )、C( )、D( ) |
||||||||
编号 |
12yw001 |
课题 |
文言文断句(师用) |
周次 |
第 2 |
||||
主编人 |
|
审核人 |
|
审批人 |
|
课时 |
1 |
||
姓名 |
|
班和组 |
|
组评 |
|
师评 |
|
||
学习 目标 |
1、掌握文言文断句题的答题步骤 |
||||||||
|
|||||||||
3、提升文言文断句题的解题能力。 |
|||||||||
学习 重点 |
探究文言文断句题的解题规律。 |
||||||||
学习 难点 |
通过有梯度的练习训练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
||||||||
学法 指导 |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
||||||||
学习过程 |
|||||||||
自 主 学 习 |
一、旧题回放: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1、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 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 翻译:吕蒙正做宰相时总以宽厚待人,太宗非常赏识。有一位朝士,家里收藏古镜,他说此镜能照二百里地,(朝士)想通过吕蒙正的弟弟把古镜献给吕蒙正来求得(吕蒙正的)赏识。吕蒙正的弟弟告知,吕蒙正笑着说:“我的面子只不过碟子般大小,怎么能照到二百里?” 2、匡 衡 勤 学 而 无 烛 邻 舍 有烛 而 不 逮 衡 乃 穿 壁 引 其光 以光 映书而 读之
l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l 3、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答案: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妙计二:察对话,定句读。 (紧紧抓住“曰”“云”“言”) 4、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l
l
l 二、查漏补缺: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1、上(刘邦)尝从容与信(韩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刘邦曾经随便和韩信讨论各位将领的才能,(认为)他们各有高下。刘邦问道:“像我自己,能带多少士兵?”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带十万人。”刘邦说:“那对你来说呢?”韩信回答:“像我,越多越好。”刘邦笑道:“统帅士兵的越多越好,那(你)为什么被我捉住?”韩信说:“陛下不善于带兵,但善于统领将领,这就是韩信我被陛下捉住的原因了。 2、万夫长易俊原独恃骁勇,与麾下数十人遁入山谷保险自固郡邑患苦之江阴侯吴良承诏求寇已移檄旁县兵且集召德基计事,德基曰:“易氏未有反状,奈何激之使生变乎?不若先以计致之,果反,用兵未晚也。” (湖北卷) 【答案】与麾下数十人遁入山谷/保险自固/郡邑患苦之/江阴侯吴良承诏求寇/已移檄旁县/兵且集/召德基计事 |
||||||||
问题探究 |
方法回顾 一、【文言文断句题的词语特点】 1、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 第二人称代词: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 第三人称代词:之、其、彼 2、疑问代词 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 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 3、指示代词:“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2、文言文中有哪些虚词常用在句首和句尾? 句首语气词:夫、其、惟、唯、盖、盍、凡、窃、请、敬 句尾语气词:“乎、哉、也、兮、耶、矣、耳、欤、焉、而已” 句首关联词:如苟、纵、于是、向使、然而、且夫若夫、无论、至于、至若、是以、是故、继而、纵使、然则 二、【文言文断句题的解题规律】
l
l
l 三、【文言文断句题的答题步骤】 ◇通读全文,把握大意。◇先易后难,寻找标志。◇读后检查,通顺合理 |
||||||||
自我检测 |
☆一试身手
A.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B.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C.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答案】C【解析】其大意是韩文对刘瑾等人的不满,文段先写刘瑾等人引导皇帝沉溺声色犬马的行为,接着写韩文对这些行为的不满。于是据此理解断句 2、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B.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C.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D.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湖南卷)【答案】D. 【解析】先排除了A项“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冱寒指不见天日,主语是冰雪,是不可以断开的;再排除了B项“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的主语是“徐孟祥”,句中必须断开;最后排除C项“而有成/物之心”是指的成就其它事物的想法,中间不能断开。 试题分析:古文断句,最基本的依据还是句子结构,一个分句一般就只一个主谓结构或动宾结构,其次才是其他一些辅助性的技巧和方法。 3、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存善天下鳏寡孤独振赡祸亡之家其自奉也甚薄其賦役也甚寡故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重庆卷) 【答案】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存善天下鰥寡孤独/振赡祸亡之家/其自奉也甚薄/其賦役役也甚寡/故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 4、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北京卷) 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 解析:“一宜书”“二宜书”“三宜书”已经标明了层次,然后通过一些具体的动词和虚词来划分,难度不大。 他深思熟虑,不用花太多的力气而收到成倍的功效,这种做事的行为可以作为后世人仿效的法则,这是我第一个该写此记的理由。不只是想着为当时的人赞誉,而是考虑到让千秋万代获利,并且告诉后代不要把(它)废弃,这是我第二个该写此记的理由。岳阳的百姓与洞庭湖中往来的人们,都想为滕太守记下这个功劳,这是我第三个该写此记的理由。因为有这三个该写的理由而不能不写,于是就写下了此篇文字。 5、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广东卷) 【答案】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B。 标点: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翻译:尧将帝位禅让给他,天地享有,百姓爱戴,没有别的道理,只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品德,光照天地罢了。 6、至之日,比君为芝英,每有一作,屡加赏进。游娱燕飨,必召同席。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寻而陆相贽知贡举,搜罗天下文章,得士之盛,前无伦比,故君名在榜中 19.答案: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 解析:断句时应初步了解语句大意,然后根据结构特点和语言标志,先断开容易理解的语句,再依据对上下文的理解破解难点。本题借助断句的语言标志是两个句末语气词“矣”和句首发语词“且”,可先行断开。再利用文言的4字句式断开“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本段话有两处是可断可不断的。 7、周室既衰诸侯恣行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垂六艺之统纪于后世作孔子世家第十七 【答案】周室既衰/诸侯恣行/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垂六艺之统纪于后世/作孔子世家第十七 【译文】周王室已经衰微,天下诸侯任意横行霸道。孔仲尼为礼崩乐坏而哀伤,于是追述先贤整理前圣经典学说,以求重建王道之术,匡救混乱之世以返回正道。(我)阅读过他的著作,(他)是要替天下订立礼法制度,留传“六艺”的统绪纲纪垂范后世。(我因此)作了《孔子世家》第十七。 |
||||||||
反思总结 |
【请你总结】你的收获:
|
||||||||
评价 |
教师评价 |
等级评价A( )、B( )、C( )、D( ) |
|||||||
自我评价 |
等级评价A( )、B( )、C( )、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