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仇姓有4种读音

(2015-05-07 21:05:18)

   仇姓为中国第232常见姓。2010年统计,人口约有4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03%.约26。8%分布于江苏省,29%分布于山东、安徽、湖南、浙江4省(《中国四百大姓》,2013)。望出南安郡、南阳郡、平阳郡、陈留郡、辽西郡。

   仇姓有南阳堂、方正堂、德化堂、耕德堂、文会堂、凤栖堂、追孝堂、敦睦堂、树基堂、行素堂、至乐堂等堂号。其中南阳堂乃以郡望为堂号;东汉仇览,为官以德化人,最后做到“方正”官。他的后人即以“德化”、“方正”为堂号。

   仇姓读“求”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儿,如果您读成“愁”,准保有人笑话您。其实,有的地方仇姓真有读“愁”的,例如河北阜平,山东平度,河南卢氏,湖北洪湖,湖南芷江,广东江门,四川通江,贵州普安,云南丘北、马关、勐海、通江,陕西富平,甘肃酒泉等地。更奇怪的,陕西富平仇姓居然有3种读法。除了读“求”和“愁”`外,还有读Gū n的(《富平县志》,1994)。清代张澍(1776-1847)在《姓氏寻源》一书中提到陕西人读仇姓为“龚”,或许就是指富平一带的人将仇姓读Gū n的事儿。除了前边提到3种读音外,四川梓潼地方则将仇姓读作“乔” (《梓潼县志》,1999),这样,仇姓就有4种读音了。

   仇(Qiú)姓的来源有一个比较新颖的说法,即仇氏出商代的九国之后。商末,九国的国君九侯被纣王所杀,族人避难改仇氏。按九国,即九方国,也称鬼方国。九方国人以九方为氏,春秋秦穆公时善相马的九方皋(九方歅)就是九方国的后人。九(方)国的人避难改仇氏,并非没有可能。不过,笔者不大相信这种说法,因为我没有看到确凿可信的证据。

    仇(Qiú)姓有5个主要来源:

    ①仇氏,子姓,春秋宋公族。宋哀公第9子公子吾长孙仇牧(?-前682)以仇为氏。

按《元和姓纂》《广韵》《通志·氏族略》都说仇氏出“宋大夫仇牧之后。”这个说法并没有错,问题是“仇牧”到底是一个人的名字,还是仇氏的得姓(氏)始祖。有人说仇牧的儿子仇仲始以仇为氏,那么仇牧就不姓仇氏,“仇牧”只是一个人的名字。但是,《史记•宋微子世家》称其为“牧”,这似乎是他的名字,“仇”是他的“氏”了。《百度百科》说仇牧是宋哀公的曾孙,还有人说是宋哀公第9个儿子公子吾的长孙。宋哀公是宋缗公(闵公)的5世祖,如果说仇牧是宋哀公的曾孙,他就是宋缗公的爷爷辈了,这是完全有可能的。春秋诸侯的儿子称公子,公子的儿子称公孙,公孙的儿子必须另立氏。仇牧是公孙的儿子,他另立仇氏,是仇氏的得姓(氏)始祖。致于他为什么称仇氏,就不知道了。

    ②白狄仇氏,姮姓,仇由氏之省。仇由,一作仇繇、仇吾、厹由、厹犹、夙繇,春秋时国名,在今山西盂县东北。为中山国的附庸国。公元前457年,为晋国上卿智伯瑶(?-前453)所灭。仇由人以国为氏,或省为仇氏。战国时赵武灵王(前340-前295)臣仇赫(一作仇液),可能即出这一支仇氏。

    ③春秋晋穆侯太子仇(文侯)之后为公仇氏。东汉有零陵太守公仇称,其后或省为仇姓。

    ④两晋南北朝时氐族姓。

    现代一些少数民族也有仇姓,例如:①满族仇姓,其先满洲钮祜禄氏。②蒙古族、回族、朝鲜族、瑤族、傣族等民族也有仇姓。

    仇姓在历史上出过许多著名人物,除了前边提到的外,还有:①仇览,陈留考城(今河南兰考)人,东汉方正。②仇款,冯(pínɡ)翊重泉(今陕西蒲城东南)人,氐族,后燕乌丸护军、长水校尉;长子仇嵩,后燕殿中侍御史,迁居中山;次子仇腾,前秦冯(pínɡ)翊太守。③仇洛齐,本姓侯,后燕殿中侍御史仇嵩外甥、养子,北魏侍中、冀州刺史、内都大官、零陵公。④仇傉檀,北魏和平三年(462)雍州扶风(今陕西乾县东)氐人起义首领。⑤仇周贡,北齐天保八年(557)凤州(今陕西凤县)氐人起义首领。⑥仇克义,唐开元中沧州刺史。⑦仇悆,益都(今山东青州)人,宋大观中进士、左朝奉大夫。⑧仇伯玉,开封(今属河南)人,宋户部侍郎。⑨仇远(1247-1326),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元溧阳儒学教授,诗人、词人、书法家。⑩仇成(1324-1388),含山县(今属安徽)铜闸镇人,明开国功臣,大都督府都督佥事、皖国公。⑪仇敬,山西曲沃人,明洪武四年(1371)进士、巩昌知府。⑫仇英(1482-1559),南直太仓(今属江苏)人,后居吴县(今江苏苏州),明代画家。与同邑文徵明(1470-1559)、沈周(1427-1509)、唐寅(1470-1523)并称“吴门四(画)家”。 ⑬仇兆鳌(1638-1717),浙江甬江(今宁波市区)人,清康熙二十四年(1683)进士、吏部右侍郎,学者。黄宗羲(1627-1706)弟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