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贾玲该不该就恶搞花木兰道歉

(2015-07-19 09:32:41)
 
近日,贾玲因在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将中国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恶搞成贪吃、不孝、胸无大志、贪生怕死的傻大妞形象。遭遇网友和观众不满,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刊发公开信,要求贾玲及剧组公开道歉。
  在《欢乐喜剧人》贾玲恶搞过不少古代女子,近日贾玲在节目《花木兰从军》小品中,身穿古装,嘴啃烧鸡走上舞台,将中国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恶搞成贪吃、不孝、胸无大志、贪生怕死的傻大妞形象。节目播出后,立即引起众多网友和观众不满。
http://s7/mw690/0065JY2bzy6TX6lsUPs46&690
  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宋成树认为,花木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缩影,节目中将她恶搞成贪婪自私等傻大姐形象,严重违背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精神。这部闹剧,提供的全部是负能量,是误导群众,尤其是青少年。
  河南省商丘市文史专家郭义方还是显得非常愤怒。他说:“这出闹剧,令人作呕,又为之愤慨。其技艺低劣,内容庸俗,不仅歪曲了木兰的形象,也玷污了民族文化,可恶至极。”
  7月18日晚,贾玲在微博发文道歉,她表示:“首先对喜爱我的观众致歉,由于我的无知和疏于学习演绎了花木兰这个作品。经过这两天的学习我深刻的意识到这样做是不对的。花木兰是受人尊敬的巾帼英雄,显然拿她来演绎成一个喜剧作品是不合时宜的,也是有违公众审美习惯的。感谢对我批评教育的热心观众,接下来我会更好更多的学习演绎更多正能量悦人心的作品。艺术无涯,传统有界!也对东方卫视,对同仁们说声对不起。再次真心的说声抱歉。”
  贾玲致歉后,此事掀起巨浪。一方面是以木兰文化研究中心学者认为,贾玲的作品扭曲了民族英雄巾帼不让须眉的传统故事。破坏力民族英雄在民众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另一方面群众则表示,贾玲的作品让人捧腹,达到了节目组的高要求。同时针对“贾玲版”的木兰形象,民众认为,是对当今社会现状的讽刺和正能量的宣导。从“贾玲版”花木兰上台被“父亲”宣导“吃亏是福的观念”,到节目中几次逢凶化吉的转变都说明了应该拥有“吃亏是福”的理念。从“贾玲版”的木兰形象中可以看出,巾帼英雄也是一位凡人,有着自己的想法和理解。
  不得不承认花木兰的英雄形象。在当时而言,虽然是替父从军,但是充满了无奈和艰难。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在当时社会背景下,花木兰的作为除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之外,还是一位充满孝道的女儿形象。
  不管历史上的花木兰是怎样的英雄,不管历史上的花木兰是怎么样的形象。至少在“贾玲版”花木兰的竟演之下,“花木兰”这个名字更是置身民众心中。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民众对历史人物和民族影响的了解少之又少。除了影视作品的宣教和书本上涉猎的片面,尤其是青少年,对民族英雄的了解还不及当今三线演员的绯闻。这才是民族英魂的悲哀,这才是名族的挽歌。
  “贾玲版”花木兰至少给以民众历史文化普及。而贾玲在节目组中将此作品传递演绎,充分说明了贾玲对“花木兰”英雄的本身崇敬与敬佩。
  民众忽视民族英雄,这是既定事实也是民族的悲哀。贾玲通过自己的力量,将花木兰得以传承和延续,这不仅是的花木兰本身的敬佩,更是对“花木兰”精神的万千褒奖。这一点上,贾玲做到了“花木兰”形象广泛传递民间试问: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你们做到了吗?
  在现代信息告诉发展的年代,信息的传播力量大于信息本身。相信在此传播之下,花木兰的本色会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这对于“花木兰”精神来讲,岂不是好事?

更多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dunianzi520】,或者微信搜索:【杜念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