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月春:照亮心灵的课堂——曹勇军《艾青诗选》整本书教学

(2020-04-24 07:38:04)

照亮心灵的课堂 ——曹勇军《艾青诗选》整本书教学课例品评(二)

吴月春

三、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阅读素养提升

1. 适时点拨纠偏,生成精彩课堂

精彩镜头回放:

师:下面请小组代表按要求交流汇报课外阅读的成果。

生1:我们组选择的诗歌有《大堰河——我的保姆》《给太阳》《礁石》等八首。其中《大堰河——我的保姆》以伤感和怨愤的调子歌颂了用乳汁养育自己的贫穷农妇,向不公道的世界发出强烈的咒语。《礁石》一诗中“礁石”不仅是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身的象征,而且是我们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

生2:我们组选择的诗篇有《小黑手》《生命》《北方》《黎明的通知》等八首诗。《生命》一诗告诉我们,生命的理想境界是存在的,但必须用自己悲惨的灰白去衬映,表现出一种与生俱来的生命凄凉感……

师:老师提点建议,刚才两个小组的同学对所选诗歌的评点听着像语文老师在总结中心思想,没味道,不是发自内心的那点想法,没有自己的领悟和发现。下面同学再评点的时候,可以就诗作中喜欢的字词、句子用一两句话点破,(也可涉及诗歌的表现手法,删去)期待同学们的点评是出自内心。

生3:……《乞丐》一诗每读一次,总让我想起战争的灾难,诗中“凝视着看你吃任何食物”“乌黑的手”形象刻画出由于饥饿、战争那些被驱赶和伤害的流浪者的悲苦形象,这些形象深深刻在我的心上。《他起来了》“额上淋着血/他的胸上也淋着血/但他却笑着”这些句子,充满激情和血性,仿佛看到一位准备进入生死搏斗的名族巨人形象。中华名族内忧外患,诗人满怀激情,奋起反抗,表达对侵略者的抨击……

师:这个小组对怦然心动的诗篇的评点能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能结合诗的表现手法、语言特点进行评点,有长进。

(师发现学生手中抄写的诗歌)

师:这首诗哪儿来的?

生:这是我们小组创作的一首小诗《黎明》,请曹老师帮忙朗读评点。

(师朗读)

师:没想到读《艾青诗选》还能生发出新的诗作,涌现出一批小诗人,真了不起!

当两个小组代表汇报分享小组的阅读成果、陈述选择理由时,曹老师及时发现了学生借助教辅资料,照本宣科、没有自己独特感悟的问题。于是在如何评点方面提出建议,希望能有自己独到的感悟。曹老师适时的点评和纠偏引起了后面学生的注意。在第三组分享选择理由时,不仅介绍小组在选择诗歌篇目所经历的几个回合,还能避开程式化介绍,抓住诗歌中重点词语和句子,表达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学生介绍自然自信,课堂渐入佳境。让听课老师意外的是学生竟然还拿出课前模仿艾青诗歌创作的小诗,让老师点评朗读。老师肯定了该小组的表现,在曹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声中课堂出现了一次高潮。老师适时的评价成就了学生的精彩,学生真情的流露成就了老师的课堂。

2.注重过程评价,厘清阅读方法

课堂第二板块,老师出示“我的艾青诗选”反思评价表,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此时学生对《艾青诗选》整本书阅读已经基本完成,老师从四个方面、三个能力层次,适时让学生对《艾青诗选》整本书阅读的情况先进行自评。该活动关注整本书阅读的全过程,从课外读作品—选作品—评作品到课堂的讨论交流,再到撰写诗选前言,最后到是否掌握选集类作品的阅读策略四个方面考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从能、基本能、不能三个等级层次考查实现阅读目标的程度,通过反思和自我评价,反映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该评价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联系,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多元与互动,对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反思、掌握选集类整本书阅读的方法、改善今后的阅读状态、提升阅读素养起到促进作用。

这张反思评价表的评价主体是学生自我和教师,曹老师在这堂课上主要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多,他们之间的相互评价会更客观真实,如果在评价主体上再加上互评,会锦上添花。

四、学养深厚,引领激励后学

这堂课授课时间虽短,但短短的一节课时间却感受到曹老师作为语文人的独特魅力。

1.激情和诗意十足

一个接近退休年龄的教育前辈,孜孜不倦,仍站立讲台和一群孩子一起读诗、论诗,童心不改,诗心不忘。当向学生介绍《我爱这土地》一诗具有回环之美时,老师深情朗读了这首经典,只见他左右摇晃着身子,稀疏花白的头发因头的摇晃有些散乱,曹老师顾及不到这些,他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濡染着学生,感染了整个会场,全场鸦雀无声,听课的老师都被感动了。曹老师不是刻意展示,而是用自己的朗读告诉学生诗歌需要用“声音”朗读。我被曹老师澎湃的激情和诗意深深折服。

2.示范引领,影响深远

都说语文教师感性有余,理性不足,在我看来曹老师是个有方法的人。这节整本书阅读导读课只预设了两大目标,以简驭繁,可谓大道至简。课堂结构的简洁,表现出教者思维的极至简洁,一个人的思维结构很清晰,那么他的思考也相应会很清楚,曹老师归纳出的选集类作品“一读二选三评四研”的阅读策略科学、简洁,让听课师生受用终生。

现身说教、亲自示范的作风令人佩服和羡慕。曹老师专业著作颇丰,有关整本书阅读的论文不时见诸各大报刊杂志。他不仅是理论的提出者还是理论的践行者,为全国600多名老师现身说教,示范引领,不辞辛劳。

为了让学生编好自己的艾青诗选,曹老师还把自己编的李国文闲话历史文集《血性的失落》赠送给海陵中学的孩子们。这不仅是学生编写《我的艾青诗选》的最好范例,还是对学生最好的激励,是为师者最大的魅力。言传身教,无论是课堂的学子还是与会的教师,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产生的效果和影响应该是强烈和深远的。

“课堂信息量大,真实不花哨,学生学到了‘带得走’的素养”,江苏特级教师李凤的评点恰如其分。这堂课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目的,教会学生阅读。曹勇军老师说:“我们不仅教语文,而且栖居在语文之中,以个人的方式体现语文,让自己成为这门学科。”栖居在这样的语文课里,师生彼此都有了阳光,有了乐趣。

曹老师说我们不必要喜欢所有的诗人和他们的诗篇,我们可以热爱自己喜欢的诗人,喜欢他们能真正照亮我们内心的诗篇。我要说,在语文流派纷呈的今天,我们不需要认同所有名师的所有观点,我们可以喜欢自己喜欢的名师,喜欢他们能够真正照亮我们内心的课堂。曹老师这堂整本书阅读课虽是他整本书阅读思考的冰山一角,但授课思路却点亮我的心灯,引领我在整本书导读之路上继续探求。(附曹永军《艾青诗选》教学课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