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区滨江西路第一小学 邓翠红 科技创新作品

分类: 学员作业:科技创新论文或作品 |
注意:本页信息请认真填写,打印获奖证书以此为准。
请将本页复印粘贴在项目申报材料档案袋正面。
第31届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申报书
项目名称:
申 报 者:
所在学校(全称):
辅导教师:
辅导机构(全称):广州市海珠区滨江西路第一小学科技组
(提醒:以上五项信息请申报者核实准确无误,打印证书以此为准!)
项目研究领域:(请在确认的学科上划“√”)
□物质科学(MS)
□生命科学(LS)
□地球与空间科学(ES)
√□技术与设计(TD)
□行为与社会科学(SO)
项目申报类别:(请在确认的类别上划“√”)
□ 个人项目
√□ 集体项目
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织委员会办公室制
A.申报者与辅导教师情况
说明:个人项目只填第一申报者情况,集体项目须填写每位申报者情况
第一申报者 |
姓 |
陈耀良 |
性别 |
男 |
民族 |
汉 |
出生年月 |
2004、9 |
2寸免冠彩色近照 |
||||||||
小学学制 |
□五年制 |
年 |
|
||||||||||||||
学校全名 |
广州市滨江西路第一小学 |
学校电话 |
84449038 |
||||||||||||||
学校地址 |
广州市滨江西路102号 |
邮 |
510235 |
||||||||||||||
家庭住址 |
海珠区滨江西路102号 |
家庭电话 |
|
||||||||||||||
父亲姓名 |
陈国辉 |
工作单位 |
自由职业 |
职务(或职称) |
|
||||||||||||
母亲姓名 |
钟园 |
工作单位 |
自由职业 |
职务(或职称) |
|
||||||||||||
署名申报者 |
姓 |
张殷逸 |
性别 |
男 |
民族 |
汉 |
出生年月 |
2004、12 |
申报者
2
|
||||||||
小学学制 |
□五年制 |
年 |
|
||||||||||||||
学校全名 |
广州市滨江西路第一小学 |
学校电话 |
84449038 |
||||||||||||||
学校地址 |
广州市滨江西路102号 |
邮 |
510235 |
||||||||||||||
家庭住址 |
广州市海珠区梁巷42号 |
家庭电话 |
18022328217 |
||||||||||||||
父亲姓名 |
张嘉俊 |
工作单位 |
广州市滨江西路第一小学 |
职务(或职称) |
校长 |
||||||||||||
母亲姓名 |
廖洁珊 |
工作单位 |
广州市海珠区宝玉直小学 |
职务(或职称) |
教师 |
||||||||||||
署名申报者 |
姓 |
|
性别 |
|
民族 |
|
出生年月 |
|
申报者 2寸免冠彩色近照 |
||||||||
小学学制 |
□五年制 |
年 |
|
||||||||||||||
学校全名 |
|
学校电话 |
|
||||||||||||||
学校地址 |
|
邮 |
|
||||||||||||||
家庭住址 |
|
家庭电话 |
|
||||||||||||||
父亲姓名 |
|
工作单位 |
|
职务(或职称) |
|
||||||||||||
母亲姓名 |
|
工作单位 |
|
职务(或职称) |
|
||||||||||||
辅 导 教 师 |
姓 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工 |
职务(或职称) |
专业领域 |
联系电话 |
||||||||||
邓翠红 |
女 |
1967、12 |
广州市滨江西路第一小学 |
教师 |
|
18022328217 |
|||||||||||
|
|
|
|
|
|
|
|||||||||||
|
|
|
|
|
|
|
|||||||||||
B、项目情况
项目研究时间 |
开始时间 |
|
专利申请号 及批准号 |
|
|
论文登载报刊 和发表日期 |
|
|
项 |
说明:项目简介中须包含如下内容:1、项目摘要;2、该项目的选题是怎样确定的;3、设计(或研究)该项目的目的和基本思路;4、该项目的研究过程;5、该项目应用了哪些科学方法、科学原理;6、该项目的主要贡献(创新部分);7、他人同类研究的情况调查;8、进一步完善该项目的设想;9、集体项目中申报者各自的工作分工。(限800字以内) 作品主要内容:细菌、病毒经常会在我们双手接触到的地方侵袭我们,所以在一些公共场所都有可能带病菌的人和健康的人都使用。如:麦当劳、肯德基等等公共地方,为了减少病菌传播,我们想发明一个能对公共的地方防止被细菌病毒二次污染的设备,这样可以避免按键对人手的接触,有效防止接触细菌。 作品设计思路:吸管在生产,储存,销售及使用的过程中都存在被细菌病毒二次污染的风险。使用受污染的吸管会让细菌从人们的口腔进入人体导致生病,为了让大家可以用上更安全的吸管,我们发明了感应式吸管盒。 作品应用的科学原理:我们发明的感应式吸管盒主要有下面的特点:1,我们使用了红外感应开关替代机械开关,这样可以避免按键对人手的接触,有效防止接触细菌。2,我们使用了臭氧发生器和风力循环,这样可以有效杀灭二次感染的细菌。3、利用马达动能整理和送出吸管。 作品研制过程:通过学习,我们使用了臭氧发生器和风力循环,这样可以有效杀灭二次感染的细菌。当我们把想做一个红外感应开关替代机械开关,这样可以避免按键对人手的接触,有效防止接触细菌的想法告诉老师和爸爸妈妈以后,很快就得到了他们的支持。老师和爸爸妈妈都给了我很多实现目标的意见,并且带我去购买了红外感应开关替代机械开关,胶垫片和胶水。在老师和爸妈的帮助下,我们很快就把材料组装成“感应式吸管盒”,我的想法竟然变成现实了。 作品所提供的材料:
|
|
C、申报者确认事宜
申 报 者 确 认 事 宜 |
我(们)确认已认真阅读竞赛规则,并且同意遵守规则。 我(们)确认所有申报资料属实。 我(们)授权主办单位竞赛结束之后无偿合理使用相关申报材料(包括公开出版等,不要求退还)。同时本人亦享有公开发表该项目资料的权利。 我(们)完全服从大赛评审委员会的各项决议。
申报者签名:
说明:申报者须同意并且遵守以上要求,所有申报者及其监护人须签名确认才能参赛。 |
D.资格确认
资 格 确 认 |
1.上述申报者均为在校小学生(六年制或五年制)。 2.本项目是申报者于本年度于7月1日往前推不超过两年时间内独立(含在辅导教师指导下)完成的科技创新成果。
辅导教师(或班主任)签名: 邓翠红
学校校长(负责人)签名:张嘉俊 |
E、项目申报材料
项 目 申 报 材 料 |
1.项目申报书
2.项目研究报告
3.附件材料(说明:附件材料均可为复印件,没有的项目可以填“无”。):
(2)项目研究活动照片
(3)项目研究活动日志
(4)数据光盘或软盘
(5)其它(请注明) |
F. 区级组织机构审查以及推荐意见(请打印后填写)
区 级 组 织 机 构 审 查 以 及 推 荐 意 见 |
该项目申报者均为在校小学生,其项目是在2014年7月1日之后完成的科技创新成果。 该项目于_2015_年_11_月_日在_海珠_区(县级市)第___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被评为____等奖。 我们已要求该项目作者所在学校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对该项目做了资格审定,申报内容属实。
同意上报参加第 区级组织机构负责人签名:
年
|
作品图纸
作品主视图 |
|
作品侧视图 |
|
作 作品俯视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