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西电科大幼儿园
西电科大幼儿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02
  • 关注人气: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规则意识和能力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2016-09-24 12:35:06)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申请表

立项号

 

2015XKT-YJ115

 

课题名称

幼儿规则意识和能力培养研究

负责人

张亚萍

工作单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幼儿园

博客网址

http://blog.sina.com.cn/xidiankeda

完成时间

2016年9月20日

成果主件名称

 《幼儿规则意识和能力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成果附件

(课题成果附件形式包括论文、教育叙事、随笔、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育案例、调研报告、教具制作等)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

形式

应用发表情况(打“√”)

博文

发表

刊物

发表

会议

交流

教学

应用

1

 小班新入园幼儿的常规教

育之我见

论文

 

 

2

 用标识记号增强幼儿的各

项常规意识

教育随笔

 

 

3

用兴趣转变行为—幼儿进餐行为记录

教育叙事

 

 

 

4

常规教育所思

教育叙事

 

 

 

5

让孩子愉快的进餐

教育随笔

 

 

 

6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教育案例

 

 

 

7

通过多种方法增强和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中期调研报告

 

 

 

8

要为幼儿建立规则意识

教育叙事

 

网络研修

9

品德教育手偶剧

师生同乐手偶剧表演

 

 

 

10

身体保健《不在马路上玩耍》

教学设计

 

 

 

11

品德教育活动《感恩的心》

教学设计

 

 

 

12

社会活动《小心陌生人》

教学设计

 

 

 

13

礼仪教育活动《懂礼貌》

教学设计

 

 

 

14

从小就要学会排队等候

教学随笔

 

 

 

15

《怎样化解孩子心中的小“恩怨”》

教育故事

 

 

 

研究概述

规则可以帮助幼儿形成一定的卫生、生活和行为习惯,促进和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是幼儿成长为社会人必须面临的众多规则适应中最初的适应,规则是保证幼儿愉快生活、交往、学习的前提。因此我们注重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让幼儿理解规则在社会环境中的重要性。

2、通过研究使幼儿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社会行为规则,并形成自觉地行为意识。

3、建立规则意识,逐渐提高遵守规则的能力。

   通过一年的课程实施,幼儿的规则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无论是在幼儿日常生活中、学习习惯、品德行为习惯、安全行为习惯中规则体现,幼儿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家庭、公共场所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很强,教育效果明显。

课题组成员名单(不超过五人)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职务

在研究中承担任务

1

张亚萍

47

一级教师

教学副园长

  制定研究计划,督促、监管计划的实施,

组织教学研讨,各种活动的小结、上传活动照片,撰写实施小结、中期报告、结题报告等。

2

文  

35

一级教师

教师

制定本班幼儿的具体计划、搜集实施内容、各种教学计划的实施、幼儿活动的排练、与家长的沟通、上传教育心得、实施方法及教育成果。

3

李  

38

一级教师

教师

制定本班幼儿的具体计划、搜集实施内容、各种教学计划的实施、幼儿活动的排练、与家长的沟通、上传教育心得、实施方法及教育成果。

4

刘璐妍

27

二级教师

教师

制定本班幼儿的具体计划、搜集实施内容、各种教学计划的实施、幼儿活动的排练、与家长的沟通、上传教育心得、实施方法及教育成果。

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指导专家组

审查意见

 

                        (指导专家签章)

                                                                   年     月     

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评审专家组

评审意见

 

(专家组长签章)

                                   年      月     

市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

审查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立项号

2015XKT-YJ115

课题名称

幼儿规则意识和能力培养研究

负责人

张亚萍

所在单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幼儿园

结题报告

关键词

幼儿  规则意识  能力培养

结题

报告

摘要

   幼儿期是幼儿规则意识萌发和初步建立的重要阶段。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把握教育契机,采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促进幼儿规则意识的建立和良好规则行为的养成,为幼儿的自主的探索建构活动提供有利保障。本课题的研究始终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通过多种方法让幼儿在教学中体验、感知、理解规则的重要性,结合游戏活动、情景表演、模拟练习、实地操作等让幼儿理解规则的含义,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提高各种能力。

结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通过前期的调查,我园了解到,一部分幼儿规则意识差,个别幼儿虽有一定的规则意识,但控制能力弱,并且遵守规则的能力受性格、气质等因素的影响,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比较侧重于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如洗手、喝水、吃饭、午睡等各个生活常规,以至于树立规则意识及能力提高没有高度重视,只是通过教学与日常生活中反复强调让幼儿去按照班级的规定去做,殊不知进行规则教育是一种社会需要,它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并能促进幼儿道德发展和价值观的初步形成,促进幼儿意志发展。

 1、幼儿的规则意识:规则是幼儿在日常生活、学习、游戏中必须遵守的科学的、合理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良好的规则是一切活动的保障。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规则意识就是让幼儿对于规则有自我认识和体验。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处处都能体现到,幼儿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由不自觉的行为变为自觉的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各项活动常规。有了规则的约束和指导,让每个幼儿都生活在不超越底线的自由状态中,生活在和谐的秩序中。

2、幼儿规则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幼儿社会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通过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提高幼儿执行规则的自觉性和能力,使其逐步克服以自我为中心、自由散漫、不愿受约束、不能很好与人交往等不良心理特点以及任性、自私的行为意识,让幼儿具有自我控制能力,从而适应幼儿园、社会、学校、集体的要求,而且幼儿阶段是规则意识和能力培养迅速发展的阶段,因此在幼儿期对他们进行规则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将会促进幼儿的终身发展。

    3、幼儿对规则意识的理解:幼儿期是萌生规则意识、形成初步规则的重要时期,培养幼儿规则意识要结合幼儿一日生活,建立常规,树立幼儿规则意识,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规制教育,使幼儿对规则有切身感受,如:利用形式多样的游戏,帮助幼儿了解各种规则,让幼儿去执行规则,使幼儿不断获得快乐的体验,创造环境,营造气氛,帮助幼儿巩固增强已有规则意识,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逐步帮孩子建立规则意识。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理解基本行为规范或其它游戏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并要求教师在共同的生活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感受规则的意义,并能基本遵守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通常人们认为,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必须遵守的科学的、合理的、合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彼此的约定,规则可以是书面形式规定的成文条例,也可以是约定俗成,流传下来不成文的规定,而更多的时候,规则是因为得到每个社会公民承认和遵守而存在的,它保证了人们社会生活、工作、行为的有序和规范。规则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处处都可以体现,是幼儿园孩子们在一起的生活常规,常规的建立不仅是集体教学活动的需要,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规则可以帮助幼儿形成一定的卫生、生活和行为习惯,促进和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

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是幼儿成长为社会人必须面临的众多规则适应中最初的适应,规则是保证幼儿愉快生活、交往、学习的前提。幼儿的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是幼儿社会性适应的基本内涵,关系到个人生活幸福和将来的事业成功,因此,对幼儿进行规则教育具有现实意义,而且也受到普遍重视。 

三、 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研究的目标:

1、结合研究内容,让幼儿理解规则在社会环境中的重要性。

2、通过研究使幼儿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社会行为规则,有自觉地行为意识。

3、建立规则意识,逐渐提高遵守规则的能力。

研究内容:

1、幼儿日常行为习惯: 将教育融于幼儿的一日生活,让孩子在快乐的幼儿园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执行规则,幼儿从早上入园到离园,主要以生活卫生习惯、安全行为规则为主,包括洗手、喝水、吃饭、午睡、上下楼梯离园等生活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应该有固定的规则,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与自我服务意识。

    2、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巩固,并转化为需要的自动化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勤于思考的习惯、好问的习惯、勇于探索、尝试的习惯、动手操作的习惯等等。但总体来说,主要以集体教学、集体游戏的表现为主。集体教学:(1)根据教师的语言提示有规则的进行教学活动。(2)集体教学活动时积极思考、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分组活动时互相合作,共同完成。(3)按规则有序使用教学中所需的操作材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集体游戏:按规则取放材料,明确玩具的使用规则,不同游戏遵守不同规则。

3、品德行为规则:主要以遵守公共场所秩序、合作与交往、文明礼仪、为主。(1)尊敬父母长辈,见到父母长辈主动问好,能与同伴友好相处。(2)爱护公物,不攀折花草树木。(3)公共场所保持安静,不随手扔垃圾,养成节俭的美德。(4)区分常见行为的好坏、美丑、善恶。(5)知道别人和集体的东西不能随便占为己有。(6)诚实、守信、能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7)懂得尊重别人,与人说话时不打断别人的话。

    4、安全行为规则:(1)在集体活动中培养规则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2)外出活动时知道避开危险,并知道提醒他人避开危险。(3)不爬高物、不玩火、电等危险事情。(4)不要把家里的重要信息告诉陌生人。(5)不在马路上打闹玩耍,知道红绿灯的意义。(6)玩大型玩具、运动器械时要注意安全。(7)知道不把异物放入耳、鼻口内。知道与陌生人说话,不跟陌生人走。不携带危险的物品。 

 

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评价,得到某一结论。

2、观察法:根据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相应资料。    

3、游戏法: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如若把规则予以游戏化,幼儿更容易接受,在游戏活动中巩固幼儿的规则意识,提高幼儿的能力。

4、实践体验法:创设情境,设计一些促进幼儿规则意识培养与幼儿园的教育紧密结合,通过实地参与、模拟演练、亲自体验感受规则的重要性。

5、榜样法:潜移默化中提升幼儿的规则意识,运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富有感染力的人物形象以及教师、家长要以身作则来影响幼儿,为幼儿日常行为树立榜样。

6、家园同步法:引导家长在家制定合理、科学、行之有效的规则,并贯穿一日生活中,提高幼儿的各项能力。

7、自然后果法:通过体验后果,让幼儿增强规则意识,养成规则行为。

8、评价法: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及时的肯定或否定,利用教师评价强化规则意识。

    9、启发诱导法:启发诱导让幼儿形成行为规则的表象。 

研究的步骤及过程:

准备阶段:(2015年12月——2016年1月20)

1、召开教研组成员会议,集体进行讨论,分析研究问题,确定研究内容,并收集相关资料。

2、制定详细的课题实施方案。

3、做前期的调查表,分析整理对比数据。

具体实施阶段(2016.3——2016.7.20)

1、根据研究的内容进行活动的实施,观察记录研究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整理。

2、在探索中反思问题,针对具体问题给予具体的措施。

3、在研究过程中及时的总结,并整理成文。

4、记录各种活动中幼儿的行为案例,并进行讨论,给予对策,让好的现象蔓延。

总结阶段(2016.8.20——2016.9.20)

1、总结、整理相关的研究报告。

2、撰写出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

3、整理有关课题方面的教学活动设计、游戏、社会实践总结等过程性资料。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经过一年的实践研究,幼儿的规则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有了很大的提高,效果显著,有些研究方法已在全园各班推广。

  (一)积极创设有利于幼儿规则意识的环境

1、 开学初,各班选用不同的音乐组织幼儿不同的常规各项常规,如安静、洗手、喝水、如厕、排队等各环节,孩子熟悉音乐后不用老师去指令她们的行为,而是听到不同的音乐自觉履行该做的事情,按照老师日常的要求,班级的常规特别好。

    2、中班主题墙结合教学来来往往,设计了墙面,包括在教学主题墙设计中有“马路上的汽车”、“不做危险的事情”、“我会正确的过马路”“各种各样的车”“交通标志”等巩固幼儿课堂内容的同时,时刻提醒幼儿要遵守交通规则。小班的墙面设计通过动物驾校巩固幼儿一些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及交通标示的作用,教育效果较好。

3、幼儿园的楼梯上有图文结合的品德教育儿歌、安全提示语,无不体现

着环境教育的作用。

   (二)在教育教学中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1、集体活动中规则的遵守很重要,没有良好的规则意识,班级的各项常规也就无法体现出优秀的一面。不同的教学活动会有不同的教学常规,如语言、活动、社会活动、身体保健活动等,幼儿会自觉拿椅子坐成半圆形,音乐活动就坐成大U型,这样活动场地会更大一些,便于幼儿活动。在数学活动和音乐活动中,我们加强幼儿的规则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如数学操作材料的摆放要有序,操作盒或操作袋都放在左手边有利于材料的拿取,操作完后要清点材料是否齐全,并且放在教师指定的地方;音乐活动乐器的取放有固定的音乐,幼儿从两边一个跟着一个拿,户外活动时幼儿能按老师的要求,在指定范围内活动,遵守游戏规则等等,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也在增强,教育效果很明显。

2、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区域,在活动过程中能

轻拿轻放操作材料,遵守区域规则,尤其在建构区,幼儿的交流都是很轻的,知道不能打扰到别的小朋友,而且用完后知道将建构材料摆放整齐,如果中间想换区域,幼儿都会看看还有没有名额,如果没有,他会主动找一位小朋友商量,问问是否愿意互换等,幼儿在玩的过程中遵守了规则,活动结束后按照对应的标识记号放回原处,在交流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更在活动中体现了能与同伴友好相处的品质。

3、 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认真倾听游戏规则,理解规则的要求,以

游戏的形式巩固规则,提高动作技能,如中班的游戏《小猴摘桃》,小猴要爬过山洞(拱形门夹着垫子),走过独木桥、跨过小河,到树上摘一个桃子,从跑道的两侧回来,教师在讲解规则的时候会说,小猴去摘桃子的路上要经过许多障碍,一定要胆大、心细才能完成,如爬山洞时手脚着地贴着地面爬行才不会碰到头,走独木桥时要两手侧平举,保持平衡,才不会掉下去等,反复几次后幼儿都能自觉遵守游戏规则,提高了动作技能,锻炼了幼儿身体的灵活性,在各类活动中教师的严格执行,幼儿的遵守,加大的增强了幼儿的规则意识,提高了各项动作能力。

     4、在教育教学活动主要以品德教育和安全教育的内容为主,安全教育的教学内容有《不在马路上玩耍》、《不玩火》、《小心陌生人》,通过教师讲述、幼儿观看视频、模拟一些情景、一些安全方面的行为判断、儿歌的朗读,达到了教学目标。在品德教育教育课程中我们设置了一些课程如《感恩的心》、《做有礼貌的好宝宝》、《懂礼貌》等集体教学活动效果较好,延伸到小班幼儿坚持做好值日生工作,在早上问好环节中巩固礼貌用语的运用,在帮老师、小朋友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中培养幼儿为他人服务的意识,中班鼓励幼儿坚持为家人做力所能力的事情,让他们在付出的过程中感受家人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付出与关怀,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

    通过对幼儿规则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的前期、后期测评的数据表明,幼儿的规则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 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幼儿的的规则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1、运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富有感染力的人物形象以及教师、家长要以身作则来影响幼儿,为幼儿日常行为树立榜样,经常利用饭前时间为幼儿朗读经典的文学作品及幼儿故事,从故事中受到教育与启发,如适合中班幼儿:《诚实的孩子》,通过故事让幼儿知道做错了事,要勇于承认错误,做个诚实的孩子。《窗外的垃圾》,知道不随手扔垃圾,爱护公共环境卫生。适合小班的故事:《小象要回家》,让幼儿知道幼儿园(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回家,并且物归原处等,还有小班《两个好朋友》、《不爱洗澡的小猪》、《懂礼貌的小兔》、《孔融让梨》,中班《诚实的孩子》、《比比谁勇敢》、《狼来了》等,在欣赏故事的同时,提高幼儿签赏能力。

  2、通过视频、动画教育幼儿遵守规矩、有礼貌,我们主要通过观看视频如小五班《奇妙的梯子》、《爱惜粮食》、《不要吵架》等7个视频,小四班《白白的牙齿》、《吃饭不挑食》等5个视频,中二班《自我保护五原则》、《公共场所讲礼貌》、《说道做到我真棒》等五个视频,通过不同的题材,培养幼儿规则意识,提高幼儿各项能力。在4我们还有情景表演《乐于助人的小鸭子》、《好好吃饭更健康》、《做客》等让幼儿在模拟表演的过程中体验感受规则的重要性,懂得为他人和自我服务的意识

   (四)运用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幼儿亲自参与和体验,巩固已形成的规则

  1、创设情境,设计一些促进幼儿规则意识培养与幼儿园的教育紧密结合,通过实地参与、模拟演练、亲自体验感受规则的重要性。如情景表演《乐于助人的小鸭子》、《好好吃饭更健康》、《做客》等让幼儿在模拟表演的过程中体验感受规则的重要性。

2、教师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品德教育为主,选择了适合小班组的《丑小鸭》《小熊请客》,中班组音乐剧《龟兔赛跑》《匹诺曹》、大班《胖国王》《咕咚来了》,教师们精心准备,自制玩偶、自编、自导自演的手偶剧,在5月30日,孩子们通过观看手偶剧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坚毅的性格,遇事冷静的态度,真正寓教于乐,进一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3、在教师的教育过程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喝水时要求后面的幼儿离前一个小朋友稍远一些,小心碰到以防烫伤,但有时小朋友会不由自主和前一个小朋友靠的比较近,我们教研组老师就想出用标识符号巩固幼儿的常规要求,增强常规意识,培养自我约束能力。

通过这个小小的标识符号,幼儿喝水时也不会拥挤,进盥洗室靠右行,小便池最多只能同时有三个小朋友上,取放操作材料及乐器宝宝在固定地方,经过一个多月的验证,教育效果非常好,我们已推广到全园各班实施。

     另外我们还开展了早操比赛、讲故事比赛、安全疏散演练、幼儿防拐演练等活动,加强幼儿的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五)家园配合,让幼儿的规则意识成为习惯。

家长的积极配合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前提,充分利用和挖掘家长的教育资源,配合我们对幼儿的教育一致、原则一致、目标一致,我们每个月的月底会将下一个月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提前告知家长,因此家长会对幼儿的表现做出及时的表扬,有些家长会将幼儿的变化和收获写成感想交给老师,我们会挑选一部分上传博客与大家共享,如有关习惯养成、安全过马路、去超市购物、做客的礼仪等。在我们进行的故事比赛中,家长积极给自己的孩子挑选适合的故事,鼓励幼儿将更多地优秀故事分享给幼儿,家长好与幼儿园的活动积极互动,有些以家庭为单位,有些是几个小朋友一起,在家长的指导下编排一些故事表演、情景剧表演,如:大二班的家庭剧《龟兔赛跑》、中四班的鲍书涵父母与孩子的家庭小表演《西游记》、中五班的亲子表演《狼和小羊》等内容,让孩子在与父母的游戏和配合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和表演欲望,锻炼了幼儿的胆量,同时把遵守规则的习惯落到实处。

五、 存在问题及改进

   1、本次课题我们定的范围有些太多,从时间上觉得一年研究的不够透彻

   2、教师的理论积累不够丰富,虽然老师也在努力通过各种学习提高自己,但还和研究型的老师有一定的差距。

     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还要多思考,研究的内容要少而精,对教师加强理论知识的培训,建议园部邀请专家来园指导,从而达到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本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希望专家、同仁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如何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  东北师范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    张向葵

 3、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幼儿教育;2004年24期   朱瑶 ,周玲美 ,王亚文

 4、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24期  郝香茹

 5、体育活动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年10期

李丽环;

 6、体育游戏与幼儿规则意识培养   教育文汇;2002年12期   王桂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