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研究》中期报告
(2018-03-12 23:36:49)分类: 研究方案 |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立项号 |
2017XKT—ZXWY063 |
课题名称 |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研究 |
负责人 |
鲁艳萍 |
负责人 所在单位 |
西安市西电中学 |
课 题 研 究 进 展 情 况 |
2017年6月我校英语教研组申报了西安市小课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研究》,后经西安市小课题专家评审予以立项。自9月份收到立项通知后,我校教研室一直高度重视,认真指导课题组做好开题前的准备工作,为我们课题前期计划的制定和落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我们在此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工作思路与做法汇报如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工作思路: 在我校,高中英语教师年龄普遍偏大,他们受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影响,授课环节单一、枯燥,往往导致学习者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吸收率低,影响了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的提高,而且这几年高考英语成绩也持续走低。根据教育心理学和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直接影响学习者的注意力能否集中,如果课堂活动安排不够丰富、缺乏变化,教师又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的方法,学生只能是稳坐板凳的听众,做知识被动的吸收者,难以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导致学习成绩不佳,最终也影响英语教学效果。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英语课程资源越来越多的呈现多媒化、网络化,使课程的学习融声音、图象、文字、视频、动画等于一体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习效率。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使更大范围的英语资源为教学所用。利用信息技术,学生还可以进行网上在线学习。由此可见,将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教学进行整合可以改变我校当前英语教学的这种现状。 我校承担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研究》总体研究思路是: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对传统英语教学手段进行完善与提升,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有机的融合,提高学生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创新运用能力,真正解决英语教学容量大、课时紧的教学特点。采用新方法、新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英语真正成为交流的语言,使英语教学快乐化、轻松化、实用化。 二、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一)准备阶段 1、2017年9月底 ,成立课题组,确定课题成员。完善了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制订了课题实施方案,组建了课题实施的具体部门并明确了分工:1)鲁艳萍负责开题报告、中期报告与结题报告的撰写。2)丁宝负责调查问卷的制定与报告分析。3)孙丹丽、周欣负责过程性资料的收集。(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教师论文的收集,教材资源的总结性资料,影像资料,新闻报道) 2、2017年10月,我们课题组在高一年级100名学生中做了关于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融合的调查问卷,并完成调查研究报告。 3、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课堂教学模式方面的文献、听课、座谈等形式对现有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做出分析经过反复研究、论证,确定了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二)实施阶段 1、2017年9月课题立项书下发之后,教研室主任、课题负责人及英语组的课题研究老师组织开题研讨会议,共同商讨有关此课题的实施步骤和其具体做法,安排部署具体分工。 2、2017年10月,学情问卷调查。在高一年级抽取100名学生进行英语学习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100%,合格率100%。课题组教师进行了统计,分类,并形成问卷调查数据分析调查报告。为下一步的理论学习研究和方案设计提供了第一手的材料和改革方向。 3、2017年10月—11月,我校全体英语教师进行了“一人一课"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课题组每位教师都进行课堂展示,并形成教案,说课稿,反思等教研材料。课后,课题组教师及时开展探讨会议,分析现有的教学模式,探索更适合学生和教师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找到下一步研究、改进的方向。 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得以实现。本学期我们课题组的成员在课堂中充分使用“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也可以通过老师预先布置好的有针对性的预习作业或课件进行自学, 而课堂中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去学习新知识。这样课堂和老师的角色则发生了变化。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 实施翻转课堂后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喜好自主选择学习资源、自主安排学习时间、自己把控学习进度,增强了学习的灵活性克服了传统课堂的呆板性,提高了学习兴趣。实施3个月后53%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的课堂形式多样学习内容丰富有趣,且62%的学生成绩明显提高。81%的学生认为自主选择学习资源自己把控学习进度增强了学习的自主性,且64%的学生变得敢于主动发言主动与他人交流。4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学生自由发挥不受限制增强了学生的创造性。56%的教师认为翻转课堂提高了教学效率,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明显提高,且62%的教师认为翻转课堂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41%的教师认为实施翻转课堂后对学生存在问题的处理更具针对性,让学生课前自主观看教学视频,自主完成导学案同时进行自我检测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也有助于教师更具针对性的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问题一一得到解决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78%的教师认为翻转课堂的课堂气氛更活跃师生关系融洽。传统课堂秉承“师道尊严”无论是课上、课下,还是跟学生沟通、交流,无时无刻不是—脸的严肃,师生间心理距离无形间被极度拉大;翻转课堂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束缚,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改变了严肃、安静的课堂气氛,教师与学生更加亲近一起交流一起探讨,师生像朋友一样相处真正做到亦师亦友。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实施过程: 课题开题以来,课题能按计划,扎扎实实地开展。课题组针对课题研究中的问题,拟订了课题实施方案与计划,保证课题有序进行。我们认真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认真调研,形成调研报告。 课题研究之初,我们抽取了学校高一年级共100名学生进行了实验初期的学生英语学习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的在学习英语中的困难,英语教学方法的喜好以及对英语教师教学中的期望,等等。调查后,我们将结果细化、归类。做出调查数据分析报告。为以后的实验活动提供方向。并且我们将会分阶段组织调查,及时倾听学生心声。 2、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为课题研究的开展提供理论帮助。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课题组组织全体成员定期学习教育教学科研理论,认真研读英语课标,结合本校教学实际,积极探讨并在学习之后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撰写与课题有关的论文两篇。孙丹丽《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鲁艳萍《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3、开展研究活动,保障课题研究有序进行。 课题研究以来,我们认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公开课、示范课、微课大赛、集体备课,坚持进行。并以知识树形式,进行了“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的三说演讲活动,这一活动使每位实验教师将自己所学课标精髓与教材科学整合,真正吃透教材、掌握教材、驾驭教材。 4、抓好资料整理,让研究成果得以共享。 1、通过课题研究,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不再是盲目的,也不再是纯粹的教书匠,而是形成了教学、思考和学习相结合的习惯,逐渐有了课题研究的知识和主动研究的意识。 2、通过课题研究,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得到了提高。由于教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重要性的认识得到了提高,教师科研教学能力也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所以全体英语教师普遍注重对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表现,注重学生在课堂中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收获知识,因此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了很大的跨越,这一点也是课题研究小组的最大收获。 |
||
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
一、我校在本课题研究方面努力的同时还存在一定困惑: 因为课题研究的主题是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某些课题组成员过渡夸大多媒体的作用,全盘否定了传统教学的作用。众所周知,任何一种教学媒体都不是万能的,因此我们应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整合与补充。 二、解决思路: 1、细化课题组成员分工,将下一步课题实施计划具体到每一位课题组成员。 2.集中时间对实施阶段已完成的部分进行总结、梳理。并及时应用、尝试和推广,不断总结经验。 3、积极学习研究多媒体白板的使用技巧与PPT课件的创新设计。丰富教学资源,生动英语课堂。 4、注意原始资料的积累,完善相关的制度。 |
||
能否按期结题 |
有课题指导专家的悉心指导,有课题组成员的积极参与,我们可以顺利结题。 |
||
专家的指导和建议 |
(此栏请课题负责人填写指导专家对开题报告的指导意见) |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4页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