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数学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2018-05-10 10:34:03)

                                        五里头小学刘可可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知识就 是力量”,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直认为趁着青春年少多看 些书,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可是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 由于种种原因,前几年我基本没有怎么看书,也正应了另一句 俗话: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在这段心灵和知识 匮乏期, 我在教学上没有做出任何成绩, 有困惑却不知如何解, 有疑问却不知如何答,教学对于我来说就如同闭门造车,到最 后发现造出来的车千疮百孔,教学水平原地踏步。自从加入小学数学联盟我发现优秀的教师那么多,这些老师不仅课讲得好,而且讲课语言也很优美,使我更加坚定我一定要认真读书。这次的共读书目是《小学数学教育》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小学数学教育》 ,当我第一眼看到她时,我在想里面会写什么?回到家之后我就迫不及待的打开了这本书,在经过认真研读之后, 对于数学教育,我有了更加深入地理解。它的文章精短实用, 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 有独到之处。 如今,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更加希望能在 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 《小学数学教育》 将怎样处 理教材难点, 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

在《小学数学教育》这本杂志里我看到了10个模块,不同的模块有不同的作用。我浅谈几个模块。

模块中1中讲述了励志教师成长记,告诉我们没有任何成功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我们认真磨课研课,狠下功夫从而来总结经验。

模块2中的“重视过程体验,实现有效教育”这个教学研究对我印象深刻。文中指出如何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实现有效教学。从文中我学习到了应该重视学生过程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只重视结果。素质教育下本该如此。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可以迁移的数学思维能力,这 样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培养。

5 模块中葛敏辉老师的------24时记时法”教学实践与磨课感悟,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当时我讲这节 课我就在考虑,这节课我该如何导入?过程应该怎么进行?怎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一节特别贴近生活的课,我怎么才能给学生建构起数学来源于生活这样的素养?因为在乡村教学,条件有限本想让学生都拿来一个实物,通过自己摸一摸、转一转更直观的完成这节课。最后,我选择自己拿了一个钟表。通过我来才做学生来看虽然教学完成,但是心中还是有 欠缺,总感觉学生在感受的环节做的不好。看了葛老师这节课是北师大教材,与我们苏教版虽然例题不同但是都是一个目标。葛老师用了直接导入法,出示了一天中有两个1小时,从而是学生产生质疑,质疑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唤起学生求知欲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通过质疑来导入本课24时记时法,教学过程中运用了迁移的方法,利用已有经验来讨论方法从而体会两种计时法的意义。然后让学生自主尝试,研究计法掌握两种计时法,最后通过拓展练习、对比思考来理解转化道理。葛老师的这节课很好的把学生看作了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能从学生经验出发,在游戏和活动中能够打开学生数学世界大门。对比葛老师我感觉自己备课还是不够完善,没有把课堂留给学生来探索。

吴正宪老师说过:好课不是靠说出 来的, 好招不是靠模仿出来的, 好教师不是靠教出来的, 而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 中摸爬滚打历练出来的。以后我要每个星期都拿出一点时间, 多看看有关数学教育类的书刊, 从而提升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