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大班陶艺活动《有趣的脸》
(2020-05-24 09:18:12)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触摸、欣赏,感知五官及表情变化,重点关注脸部的凸起部分。
2.学习用泥皮、泥条、泥团捏塑一张较完整的脸。
3.能大胆想象创作,体验创造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立体雕塑脸若干。
2.陶泥及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请你们相互看看对方的头部,头部有什么?(头发、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
2.教师:请仔细看,我的五官怎么了?(教师做鬼脸)
3.根据幼儿的发言,教师小结:原来让脸上的五官动一动,会产生各种表情,比如哭脸、笑脸、凶脸、俏皮的脸……有了表情的脸看起来生动有趣!
教师生动而有趣的变脸,让幼儿感觉到教师的可爱和滑稽——这对幼儿细致地观察以及接下来幼儿的变脸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二、集体欣赏雕望脸。
教师:艺术家也做了许多生动有趣的脸。请你挑一个最有趣的脸,说说自己的感受。
通过欣赏以及教师的激励、引导,幼儿动手一试的欲望更加强烈。
三、出示泥皮、泥条、泥团,幼儿进行创作活动。
1.教师:要想用陶泥成功地创作一张有趣的脸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我们先要认识一下泥的兄弟们。
2.教师:泥老大就像我们常用的饺子皮,名字叫泥皮;泥老二长得像油条,名字叫泥条;泥老三好像我们吃过的麻团,名字叫泥团。
3.教师:现在就请你们用“泥家三兄弟”来制作一张生动有趣的脸吧!
四、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五、展评幼儿作品。
幼儿相互参观、交流、评价,选出“谁的表情最有趣”“谁的五官最突出”“谁的装饰最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