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的实践与探索》研究方案
(2018-09-17 11:27:00)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环境和教育的相互作用,其中环境在幼儿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价值。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区域活动以“自主、自由、宽松、愉快”的活动形式易被幼儿接受,而区域活动也成为幼儿园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区域活动是将环境“激活”起来,以自主游戏为主要方式的教育活动。为贯彻《纲要》精神,改变幼儿园重集体教学轻个别化活动的倾向,引导全体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努力给幼儿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近年来洩湖镇中心幼儿园因地制宜开展区域活动。然而,目前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现状究竟如何?区域设置如何更科学合理?符合不同年龄孩子的需要?材料合适投放?投放何种材料呢?教师在活动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基于种种问题和思考,我们对园内各年龄班区域的创设、教师的指导水平、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发展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和主要问题,进行了本次调查。旨在通过调查分析,研究相关对策,促进我园区域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
二、课题的界定
1.环境创设: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指以促进幼儿主动发展为目标的,在幼儿、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下,对幼儿的活动环境进行改造、影响、美化和积极利用,使之更加适合幼儿成长的一个动态发展的活动过程。主要包括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物质环境包括活动室物质条件与设施,精神环境指教师和幼儿之间所构成的教育氛围及人际关系。
2.材料投放:提供能激发幼儿活动兴趣、促进幼儿发展、满足于幼儿需求的材料。
3.主题性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根据主题活动内容,创设相对应的环境,并提供相应的材料。
4.本课题《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旨在探讨在主题性区域活动中,创设主题墙,根据主题打造与主题相吻合的区域环境。并探讨如何创设主题背景下丰富的,多功能的,多层次的具有选择自由度的区域环境。研究如何提供丰富的有层次的操作材料,进一步细化各年龄段区域创设的种类,从而让幼儿更好地在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获得相关的知识经验,发展相关的能力;
三、研究目标
1.通过区域活动下的环境创设,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习惯,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2.通过区域教育活动下的环境创设,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育理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有效利用家长资源,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可以互动的生活和学习空间,提升家长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达到家园同步教育的目的。
四、研究内容
课题将围绕这四个问题,有效探索主题活动下区域环境创设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以解决教师在环境创设中的理念问题和实践问题。
(一)幼儿园公共及班级区域的设制、材料提供与指导策略
5.在区域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与合作能力。
(三)合理地投放材料,体现地域文化。
(四)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
六、研究步骤
课题研究的时间: 2018年9月——2019年5月
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 (2018年9月)
1.选定课题,收集相关资料。
2.通过查阅资料确立课题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3.撰写课题申请报告,对课题进行调研、分析论证,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
具体实施阶段(2018年10月——2019年3月)
1.加强理论学习,深刻了解有关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的发展情况,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2.探索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有效地投放材料,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3.总结我园在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方面所取得的经验。
4.协调幼儿园相关资源,创设各种条件,保证课题顺利进行.
5.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创造,使课题研究不断完善。
第三阶段(2019年4月——2019年5月)总结阶段
1.整理本课题相关的文字、照片、录像等各种相关资料。对课题进行自我评估,对研究结果进行调查、分析。
2.撰写终端性研究报告、结题报告,整理有关课题研究论文、案例等。
七、课题小组人员分工
组长:郭蕊乐,负责方案的制定,阶段总结、结题报告的撰写,
成员:张琳,负责研究过程中资料的收集,配合组长做好课题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