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南之行(十六)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

标签:
杂谈城楼武庙街道崇圣寺三塔 |
分类: 滇东南行 |

P1
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西部,又名叶榆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
大理古城东西宽约1000余米,南北长约2000余米,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
古城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城楼雄伟,古朴幽静,风光优美。
大理为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P2
北城楼,又称“安远楼”,始建于1382年,是古城四座城门之一。城楼的屋顶采用了中国宫室建筑中较高等级的重檐歇山式,保留了明朝时的建筑风格。
P3 北城门,大理东西南北原有四座城门,上有城楼。
P4 原城墙高7.5米,厚6米,我们拾级而上,登上了北城楼。
P5 城楼围廊
P6 走进古城,一座白族建筑吸引了我们,原来是古城里的玉洱园,玉洱园是白族建筑的精华,外部为飞檐翘角的白族门楼和典雅精巧的三方照壁,以及檐裙彩画的围墙。
P7 照壁
P8
园内修饰装点以石为主,有石砌短墙、石铺路面、石堆灯座等,整座花园追求回归大自然的风格,独具特点。
P9
园内还有以石块镶砌的多形状的白族花台,栽种了大理的名花异卉,有老人活动区、茶室及碑亭、石坊、水池点缀,形成富有大理古城传统花园的浓郁风趣。
P10 武庙——全球唯一的本主武庙

P11 武成门
P12 走过武成门,来到运转乾坤广场,地上铺就的是“阴阳太极八卦图”,一阳一阴代表天和地乾和坤,代表天的这只叫做大鹏金翅鸟梵名叫迦楼逻。

P13
武庙又称关帝庙,是祭祀以忠义传世的三国名将关羽的庙宇。它始建于明朝洪武十七年,几乎与古城同龄。庙宇曾多次毁于兵灾,又历经恢复。现修建的武庙是在史存武庙基础上恢复重建的。

P14 武庙是大理武文化和财富的象征,历来是滇西北百姓祈福求财的圣地。(大殿在维修中)
P15
大殿外边有一个香炉,据说这个香炉里有中国三大关陵的香灰,表示继承香火,代代相传的意思。
P16 武庙建筑精美恢宏,如今,武庙已经成为云南大理古城内一道靓丽的人文风景线。

P17
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到这里,举行规模盛大的春醮会,向关帝祈五谷丰登,然后在武庙看表演,听洞经古乐、进行商贸交易、逛集市摊点,十分热闹。

P18
大理古城内,南北纵向有三条大街,东西向有五六条小巷。城内房屋皆土木结构瓦顶民居,街道大多由青石板铺设而成。大理古城是古朴幽静的。

P19 大多数街道有引自苍山的清泉水流淌使人倍感清新。

P20
家家流水,户户养花是大理人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种花、养花、赏花来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P21
P22
水是一种精神,更是苍、洱之间柔软的灵魂。
P23
小溪的二边是各种专卖大理石制品、扎染、草编等名特产品的店铺,酒吧或风味十足的白族饮食店。

P24
酒吧

P25
白族饮食店

P28
五华楼位于大理古城中央,是古代南诏王的国宾馆,又叫五花楼。五华楼高达五层,可容万人站立。元世祖忽必烈征服大理时,曾经驻兵楼前。
P29
从南诏到元朝灭亡,大理发生五次大地震,每次地震必引发火灾,五华楼三次被火烧毁,又三次得到重建。
P30 现在的五华楼是1998年重建的,是一座高二十多米的四层建筑,下面的一层为台座,上面的三层为楼。五华楼是大理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精美瑰丽让人赞赏。登上五华楼可将大理风光一览无余。

P31
洋人街,原名“护国路”,为纪念民国初云南人民反对袁世凯称帝,起兵护国而得名。
P32
护国路呈东(西走向,全长1200米,宽7米,青石板铺面。其中最繁华的是中段,全长185.6米,是中国最早最知名的洋人街之一。
P33
八十年代初,来大理旅游的外国朋友日益增多,为了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在护国路中段建立了大理市第二招待所,接待外宾。后来逐渐兴起了许多餐厅,茶馆,工艺品店和酒吧,形成一条风格亦中亦西的街道,吸引不少外国游客来此寻找东方古韵,路随人心,久而久之“洋人街”也成为了古城中的一道特异的风景。
P35 书店

P36 大理王府(酒店)
P37
这家胜似景观的酒店内皇家园林式样的建筑林立,体现出自然、华贵、高雅的王府风貌,再现千年古国的神韵,已然成为古城中一道靓丽风景线。
P38 杜文秀帅府现已是大理市博物馆。
P39 高山大叶榕
P40 南城楼
P41
古城墙四面各长约1500米、高6米、厚达12米。城门上“大理”二字是郭沫若1961年游览大理时亲笔所提,“大理”是国号,意为“大治大理,富国兴邦”之意。

P42 大理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以北1.5公里苍山应乐峰下。(因疫情内部不开放,只能在外拍拍)
P43崇圣寺三塔背靠苍山,面临洱海,由一大二小三座佛塔组成,崇圣寺三塔雄浑壮丽,是苍洱胜景之一。



P46
崇圣寺三塔,由这一大二小组成。大塔叫千寻塔。千寻塔与南北两个小塔的距离都是70米。千寻塔现存高度是69.13米,底宽9.9米,为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一共有16级,是中国现存座塔最高者之一,南北小塔均为十级,高42.17米,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三座塔鼎足而立,千寻塔居中,二小塔南北拱卫,雄伟壮观。

P47
与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造型上也与西安小雁塔相似,为唐代的典型塔式之一。塔身内壁垂直贯通上下,设有木质楼梯,可以登上塔顶从了望小孔中欣赏大理古城的全貌。

P48
崇圣寺三塔布局齐整,保存完善,外观造型相互协调。大塔协领两座小塔,突出其主要地位,同时又衬托出小塔的玲珑雅致;小塔紧随大塔,衬托出大塔的高大、雄伟。

P49
三塔布局成鼎足之势,高耸蓝天,成为大理白族文化的象征,是我国南方最壮丽的塔群。三塔与远处的苍山、洱海相互辉映,点缀出古城大理的历史风韵,虽经历了千年风雨剥蚀和多次大地震,依然完好无损。

P50 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列为5A 级景区。
谢谢大家浏览!
后一篇:夏日潮汐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