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庆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分析(一)
(2018-05-04 22:45:34)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专题研讨 |
2018年安庆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分析
安庆市城区中考语文阅卷组
一、命题指导思想与试题特点
(一)依纲据标,面向全体
2018年安庆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的命题遵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2018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以下简称“考试纲要”)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没有偏、难、怪题,很好的体现了“课程标准”和“考试纲要”的要求。试卷选材广泛,题材新颖,这对于中考前师生语文复习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如,试卷“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部分,准确把握了考纲的动向,既有古诗文名句的默写,又有理解性默写,体现今年考纲样题示例的新变化。再如阅读理解考查,三篇阅读材料难度适宜,符合广大初中考生的认知水平,从而减少了学生文本阅读的难度。两篇现代文阅读(《故乡的标点》《低俗是一种沉沦的痒》)贴近学生认知实际,文质兼美,学生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其文体一篇抒情散文,一篇议论文,符合我省现代文命题的走向,有较强的导向性。从试题的设置来看,考点都是考纲和课标所要求掌握的,只要平时学得扎实,考生答题会比较顺手。
此外,文言文考查范围限定在考纲规定的篇目内,以对比阅读的形式出现,分别是《出师表》和《邹忌讽齐王纳谏》,考查形式与今年考纲的样题示例一致,充分体现了依纲据标、依纲据本和面向全体的中考命题特点。
(二)注重积累,凸显能力
初中语文学习是打基础阶段,语文学习的过程离不开积累,“考试纲要”明确要求:考试侧重考查学生语言文化的积累;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欣赏评价五种能力。我市中考一模试题中传统的基础知识类的积累试题所占比重约为20%,如第1题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小语段中拼音知识和订正错别字、课外名著阅读等,均注重考查考生的语文知识积累;又如文言文阅读中的词语解释也是对考生平时积累的考查。
试题在紧扣考纲、立足文本的基础上,凸显了能力考查。部分试题表面上看是降低了难度,实际上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第4题
(三)坚持原创,精心研磨
原创试题能帮助学生实现考前实战演练,能公正、客观、有效的考查学生的实际水平。一模试题坚持题题原创,不用陈题,更没有从网络上下载或从资料中摘抄拼凑而成的题目。试题精准把握“课程标准”和“考试纲要”,精准把握九年级学情,在紧扣课标、立足双基、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上,命题组人员对试题精雕细琢,同时兼顾难易梯度,在知识点分布、题型结构和难度系数上与中考真题契合。如,阅读题《低俗是一种沉沦的痒》第14题:“文章所议论的高雅之人和低俗之人在生活中都能找到例证,试从学过的课文中各举一例。”此题由课外迁移课内,学以致用。再如,综合性学习中概括网络新词的特点,发短信劝告等题,既题型新颖,又贴近时代生活,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此外,试卷的题干表述规范准确,指向明确;“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及答题解析”要点明确,不仅有试题的解析,还有教法学法的具体分析,这不仅方便了阅卷,也便于评讲试卷和指导答题。如作文(《
二、考生成绩分布与答卷情况分析
(一)考生成绩分布
我市城区2018年中考一模的应考人数为6608人,实考人数为6535人。阅卷采用网上统一阅卷,由参加考试的各校初三教师承担阅卷工作。城区考生成绩分布图示如下:
题号 |
题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平均分 |
区分度 |
试题质量 |
方差 |
标准差 |
难度系数 |
1_1 |
默写 |
6 |
0 |
5.54 |
0.313 |
中等 |
0.9464 |
0.9728 |
0.9233 |
1_2 |
默写 |
4 |
0 |
3.5 |
0.4557 |
良好 |
0.949 |
0.9742 |
0.875 |
2_1 |
语言文字运用 |
3 |
0 |
2.64 |
0.4642 |
良好 |
0.4393 |
0.6628 |
0.88 |
2_2 |
语言文字运用 |
2 |
0 |
1.59 |
0.797 |
优秀 |
0.627 |
0.7919 |
0.795 |
2_3 |
语言文字运用 |
2 |
0 |
1.08 |
0.6089 |
优秀 |
0.4991 |
0.7065 |
0.54 |
2_4 |
语言文字运用 |
2 |
0 |
1.72 |
0.5589 |
优秀 |
0.3059 |
0.5531 |
0.86 |
3 |
语言文字运用 |
4 |
0 |
3.2 |
0.5497 |
优秀 |
1.2798 |
1.1313 |
0.8 |
4_1 |
语言文字运用 |
2 |
0 |
1.59 |
0.5782 |
优秀 |
0.3664 |
0.6053 |
0.795 |
4_2 |
语言文字运用 |
2 |
0 |
1.24 |
0.4853 |
良好 |
0.4233 |
0.6506 |
0.62 |
4_3 |
语言文字运用 |
4 |
0 |
2.69 |
0.4673 |
良好 |
1.112 |
1.0545 |
0.6725 |
4_4 |
语言文字运用 |
4 |
0 |
3.18 |
0.552 |
优秀 |
1.148 |
1.0714 |
0.795 |
4_5 |
卷面分 |
2 |
0 |
1.68 |
0.5359 |
优秀 |
0.2583 |
0.5082 |
0.84 |
5 |
现代文阅读 |
3 |
0 |
2.77 |
0.3231 |
中等 |
0.6394 |
0.7996 |
0.9233 |
6 |
现代文阅读 |
3 |
0 |
2.52 |
0.6268 |
优秀 |
1.1858 |
1.0889 |
0.84 |
7 |
现代文阅读 |
4 |
0 |
2.26 |
0.4311 |
良好 |
1.1174 |
1.0571 |
0.565 |
8_1 |
现代文阅读 |
3 |
0 |
1.87 |
0.5777 |
优秀 |
0.8841 |
0.9403 |
0.6233 |
8_2 |
现代文阅读 |
3 |
0 |
1.85 |
0.4764 |
良好 |
0.6505 |
0.8066 |
0.6167 |
9 |
现代文阅读 |
5 |
0 |
2.55 |
0.4312 |
良好 |
1.641 |
1.281 |
0.51 |
10 |
现代文阅读 |
3 |
0 |
2.52 |
0.6244 |
优秀 |
1.164 |
1.0789 |
0.84 |
11 |
现代文阅读 |
3 |
0 |
1.2 |
0.5401 |
优秀 |
2.1578 |
1.4689 |
0.4 |
12 |
现代文阅读 |
4 |
0 |
1.13 |
0.2207 |
尚可 |
0.4027 |
0.6346 |
0.2825 |
13 |
现代文阅读 |
5 |
0 |
2.79 |
0.5246 |
优秀 |
2.0384 |
1.4277 |
0.558 |
14 |
现代文阅读 |
4 |
0 |
3.04 |
0.6077 |
优秀 |
1.4731 |
1.2137 |
0.76 |
15 |
文言文阅读 |
4 |
0 |
2.83 |
0.5904 |
优秀 |
1.4979 |
1.2239 |
0.7075 |
16 |
文言文阅读 |
4 |
0 |
3.15 |
0.5552 |
优秀 |
1.303 |
1.1415 |
0.7875 |
17 |
文言文阅读 |
3 |
0 |
2.52 |
0.6227 |
优秀 |
1.2015 |
1.0961 |
0.84 |
18 |
文言文阅读 |
4 |
0 |
2.16 |
0.6097 |
优秀 |
1.7058 |
1.3061 |
0.54 |
19 |
材料作文 |
54 |
0 |
40.22 |
0.1693 |
低劣 |
32.2496 |
5.6789 |
0.7313 |
20 |
书写分 |
3 |
0 |
2.22 |
0.3582 |
中等 |
0.4721 |
0.6871 |
0.74 |
注:卷面书写的5分,分解为卷面分(2分)与书写分(3分),分别由第4题和作文题阅卷人员评分。
(二)答题情况分析
1、“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的分析评价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主要涉及古诗文默写、字音字形、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等几个方面内容,共计35分。
第1题中的两小题是传统的古诗文识记默写,第(1)小题是默写古诗文上下句,将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总分为6分,共8小题,要求任选6题默写。8小题全部选自《2018学业考试纲要》(语文)所规定的40篇优秀古诗文篇目,其中两题选自11篇必考文言文,六题选自29首必背古诗,出题范围广泛并且合乎中考要求。从学生答题统计情况看,人均分为5.54分,得分率高。失分主要集中在错字、别字上,如“烽火连三月”的“烽”字,“燕然未勒归无计”的“燕”字,“断肠人在天涯”的“涯”字,以及“惶恐滩头说惶恐”的“惶”字等字错误较多。第(2)小题是默写杜牧的诗《泊秦淮》,人均分为3.5分,大多数学生能正确地识记默写,错误较多的是将开头一句误写作“烟笼寒水月笼纱”,还有就是将“近酒家”的“近”写成“进”。
第2题考查字、词、句的积累与运用的情况,这一题9分,
第4题是综合性学习,共四小题,计12分,人均8.7分。第(1)小题是根据“微信朋友圈信息分享统计图”写出结论,赋分2分,人均1.59分。本题失分的情况主要有两种:一是没看清题目的要求“不得出现数字”,答题中出现了数字;二是没结合图表进行分析概括,答题语言不精炼,如将“游戏战绩、明星八卦、幽默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