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 人 至深 ——爱国诗》教学设计
(2015-08-30 09:30:00)
标签:
情感 |
感 人 至 深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掌握词的大意,把握诗歌内涵。
2. 通过鉴赏, 析意境,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感。
长城谣
席慕容
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
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
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的悲欢啊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蹲踞在荒莽的山巅
冷眼看人间恩怨
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
写你不能成篇
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
有你千年的面容
有你的云 你的树 你的风
敕勒川 阴山下
今宵月色应如水
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
流进我不眠的梦中
席慕蓉,1943年生于四川,祖籍内蒙古乌兰察布,蒙古名字叫穆伦(大江河之意),而慕蓉则是这二字之音译。现居台湾。当代诗人、散文家、画家。她的作品有的豪放旷达,有的凝练清新,诗集有《画诗》《七里香》《无怨的青春》等。
教学过程:
一、雁过长空——初读
这是首什么诗?主题意象是什么?
意象:带有作者情感的事物。
二、落英缤纷——品读
除长城外作者还用了哪些意象?每节都写了什么内容?
小结:这首诗是灵魂深处的呐喊,是激越澎湃的火山喷发,是对长城的深情凝视,它厚重因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沉淀这短短的诗行中,它激越是诗人对祖国的思念如火如荼。
诉衷情
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
赏析:我喜欢《诉衷情》中
“用典”是诗词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段,借助既往的事情熔铸自己的思想,既有“类义”的比喻作用,又能够“以古证今”。
万里觅封侯: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少有大志,尝曰,大丈夫应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出使西域,被封为定远侯。
“觅封侯”借用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觅取封侯”的典故,表现了词人执著追求,渴望建功立业的凌云壮志。
负。据《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梁启超评价陆游:
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
总结:
务观煮一杯陈年老酒,独酌于秋夜,熏醉了历史。万首遗篇,一地的无奈遗落历史千年。
历史千年渐次驶过,唯你一生的酒,至今依旧新鲜,足以让历史醉却,让所有人,醉却。
三.浅吟低唱——创作
写一首赞美家乡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