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工区材料投放的层次性策略及成效
美工区是一块孩子们感受美、发现美的小天地,以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和创意能力为宗旨,开展绘画折纸、剪纸、捏橡皮泥、装饰物品、美术欣赏等方面的活动。幼儿可以运用多种表现方式及各种各样的美工料,进行各种艺术表现和创造。能否利用好美工区,发挥其功能,其合理的创设和指导尤为重要。
材料投放的纵向层次性照顾到了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能力差异与发展需要,然而在同一段中,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和速度也存在差异,如果忽视这种差异就会使有的幼儿操作不了,或太简单又无趣。因此,老师投放材料时应注意层次性,在同一年龄段投放不同难度要求的既满足一般水平幼儿的发展要求,又照顾到那些能力较强和较弱的幼儿的发展需要,使他们都能在区角活动中探索与自己能力兴趣相适应的材料。这样缺乏自信的幼儿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发展较快的幼儿也能不断看到前进的方向。
结合本班,美工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材料与工具投放混乱,幼儿寻找、整理困难。各种活动所需的工具、材料及动的成品、半成品都堆在一起,绘画用纸、折纸作品、剪纸半成品、双面胶、剪刀、蜡笔、记号笔、废纸等都放置在柜子上,既不方便幼儿寻找,也没法整理,不利于幼儿良好整理习惯的养成。
2.分区不明确,各项活动混为一堆。特别是在区域及自由活动时,有剪纸、折纸、装饰物品、小手工、绘画、橡皮泥等活动比较混乱,没有相对固定的位置,导致幼儿每次活动前都会来问“老师,泡泡泥应该在哪张桌子上玩呀?”
3.缺少相应的步骤图、幼儿自主性不够。没有丰富而适宜的步骤图,幼儿每天只能操作折过的,不能自由选择感兴的内容并根据步骤图进行学习、创新。
4.缺少展板,没有及时的评价。没有给幼儿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不利于激励幼儿的下一次创作,也减少了同伴间相互欣赏、机会。教师的讲评方式也受限,不能充分的展示与介绍优秀作品。
调整策略:
1.在光线充足的窗边,利于幼儿保护视力,利用一面墙制作了开心彩泥、快乐涂鸦、益智折纸、巧手剪纸四块展板。其中在快乐涂鸦展板上会展出一些幼儿区域活动、美术活动时的绘画作品,能给幼儿下次绘画提供参考和借鉴,起到同伴间的欣赏与交流作用,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也方便了教师对幼儿作品的展示与讲评。
2.在开心彩泥、益智折纸、巧手剪纸四块展板上,下半部分制作一个大袋子,装入各种各样关于彩泥、折纸、剪纸的过程图。在墙的下方挂上两个纸箱,用于存放一白纸和彩纸,供幼儿折纸、绘画、剪纸装饰时使用,其中折纸用的纸可重复使用。
3.在美工区设置黄绿篮子,每种篮子里放置材料进行归类。黄筐中放置每组的材料与工具,有蜡笔、剪刀、记号笔、浆糊等。在绿篮筐上及每格外侧有小图片相对应的小标记,以利于幼儿按标记所示,有序地取放,养成良好的自我服务能力,及做事有条理的习惯。在柜子上方设置三个篮筐,一个给幼儿放置近期的绘画、剪纸等成品及半成品,可共幼儿区域活动时继续创作。另外两个栏中根据每周的主题投放一些与主题相关的材料及工具,供幼儿区域活动、自由活动时使用。
4.在教师的指导方面,给幼儿充分表述自己创造、想法的机会,把幼儿的创造思路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使幼儿创造的激情得以释放。教师可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可由教师对幼儿进行评价,也可请其他幼儿进行评价,更可请幼儿自己进行评价。
调整成效:
1. 活动时,幼儿能按自己的需要方便、快速的拿取、整理材料。逐步养成了“物归原处”的整理好习惯,也评选出了本班的整理小能手。
2. 在某些项目上,幼儿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的选择活动内容,营造了自由、愉快、和谐的民主气氛,使他们能在游戏中探索和创作,从而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发展自我。
3. 通过绘画、剪纸、折纸等展板的展示,幼儿时常会在自由活动、区域或动画时相互欣赏、讨论、与老师交流,并以此为基础继续自己的创作,活动热情明显比以前高涨。
4. 有了丰富而适应的步骤图,幼儿不再只按照教师的教法,以单一的思维模式进行活动。他们能运用已有经验,并根据相应步骤图自主的探索、讨论、学习,活跃其思维的同时,加强了想象与创造力的开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