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名著阅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调查报告
(2017-12-26 22:23:53)
标签:
教育 |
《通过名著阅读指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及主要内容:
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
我们对我校初二学生的名著阅读情况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情况进行客观的调查和了解,目的在于:
1、具体而真实掌握学生名著阅读情况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关情况,了解他们课外阅读名著的兴趣程度、阅读面、阅读量、阅读途径、阅读方式和阅读效果;
2、掌握学生通过阅读名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情况;
3、了解学生对通过名著阅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和建议。
二、调查对象:
以初二120名学生作为主要调查对象。
三、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法和谈话法进行调查。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通过名著阅读指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调查统计表。
调查时间:2017.11;
查统计时间:2017.11
1、你喜欢阅读名著吗?[单选题]
A.非常喜欢(21人,占17.5%
)
2、你每天读多长时间的名著?[单选题]
A.0小时(0人)
3、平时你阅读最多的是(
A.学生作文
E.志刊物
一空选A的(16人,占13%);选B的(5人,占4%);一空选,C的(16人,占13%);一空选D的(18人,占15%);一空选E的(12人,占10%);一空选F的(28人,占23%);一空选G的(24人,占20%);
二空选A的(18人,占15%);选B的(30人,占25%);二空选C的(12人,占10%);二空选D的(16人,占13%);二空选E的(16人,占13%);二空选F的(6人,占5%);二空选E的(30人,占25%);
三空选A的(42人,占35%);三选B的(6人,占5%);三空选C的(28人,占23%);三空选D的(2人,占2%);三空选E的(6人,占5%);三空选F的(10人,占8%);三空选G的(6人,占5%)。
四空选A的(4人,占3%);四选B的(21人,占17.5%);四空选C的(6人,占5%);四空选D的(30人,占25%)
4、平时你是如何进行名著阅读的?(
A.随便翻翻,了解大意就够了(9人,占7.5%)
5、你一学期看多少部名著?(
A.1本都没看完(21人,占17.5%)
6、父母对你的阅读名著的看法是(
A.赞成(54人,占45%)
7、你们班有没有经常开展读交流活动?( )[单选题]
8、你眼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
A.优秀的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39人,占32.5%)
B.优秀的中华治国之学(9人,占7.5%)C.优秀的中华古代文言文和诗词
9、能从何种途径了解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书籍(81人,占67.5%)
10、你觉得通过名著阅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何意义?(
A.意义不大(9人,占7.5%)
B.开阔视野,丰富传统文化知识(99人,占82.5%)
D.提高语文水平(45人,占37.5%)
E.不仅提高语文水平,而且能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1、鲁迅先生称(
A.史记(90人,占75%)B.汉书(3人,占2.5%)C.三国志(3人,占2.5%);D.资治通鉴(24人,20%)E.不知道(0人)
12、《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猛将是
(
A.吕布(0人)
B.关羽(107人,占89%)
C.赵云(7人,占6%)
13、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这副对联是哪部章回小说的目录? (
A.《水浒》(0人,占0%)
B.《西游记》(120人,占100%)
14、《论语》是一部(
A.韵散结合体(21人,占17.5%)
(12人,占10%)
15、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选自四大名著的哪一部作品(
A.《三国演义》(3人,占2.5%)
16、们学校最近有没有开展过以下活动(
A.诗歌朗诵比赛(21人,占17.5%)B.中华优秀文化讲座(15人,占12.5%)
D.优秀传统文化墙报宣传(21人,占17.5%)
17、觉得应该怎样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
A.添设课程(30人,占25%)
B
.融入语文教材(68人,占57%)C.增加兴趣活动(84人,占70%)
D.阅读名著(78人,占65%)
18、学校开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宣传的活动,你希望以什么形式出现。(
A.成语大会(42人,占35%)B.诗词朗诵会(78人,占65%)C.知识大赛(54人,占45%)D.中华古诗词大会(72人,占60%)
19、写出你最喜欢看的6本名著。(按喜欢程度排列)
学生阅读的中国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论语》、《孟子》、《诗经》、《列子》、《三国志》、《史记》、资治通鉴》、《大学》、《汉书》、《苏东坡传》、《三十六计》、《唐诗三百首》、《后汉书》、《封神演义》、《聊斋志异》、《朝花夕拾》、《寄小读者》、《繁星·春水》、《红岩》、《草房子》、《目送》、《花季·雨季》、《狼图腾》、《城南旧事》、《骆驼祥子》、《呐喊》、《草房子》、《茶馆》、《平凡的世界》、《人生》、《狂人日记》、《老舍文集》、《朱自清散文集》、《俞平伯散文集》、《鲁迅文集》、《稻草人》、《茅盾散文集》、《妞妞》、《一一风荷举》、《余秋雨散文集》
20、你在课外阅读名著时有哪些困难,需要哪些帮助?
(1)读文言文字词不理解,怎样读名著更有收获。
(2)喜欢读书,但读书时间不够。
(3)喜欢的书学校没有。
(4)希望推荐一些好书。
(二)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1、从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类型范围和阅读数量来看:
(1)从阅读兴趣和阅读范围来看:45%学生喜欢阅读名著,大部分学生喜欢读四大名著。近一半同学选择的是故事类和流行小说。阅读这两类书的同学占52%,而喜欢读名著的同学仅占12%,这两类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想象奇特,能迎合初中生猎奇的心理,学生很感兴趣。
(2)从阅读数量来看:一学期1本都没看完占17.5%,
阅读5本以内
存在问题:学生阅读对名著阅读的重要性了解不够,阅读数量少。
2、从他们阅读的时间来看:大部分学生阅读时间不足半小时。有12.5%的学生每天读15分钟,37.5%的学生每天读15分钟—30分钟,17.5%的学生每天读30分钟—1小时,7.5%的学生每天读1小时以上,还有25%的学生每天不确定。
存在问题:学生的阅读时间被大量作业挤占,每天读书时间太少。
3、从他们阅读的环境来看。
从家里对他们课外阅读的态度来看:持反对态度的家长有27.5%;绝大部分的家长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持赞同态度(其中,赞同但对孩子阅读不指导的达到47.5%);家长中持中立态度的也很多,占25%。这就更要求我们的家长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指导和鼓励。
班级是否经常开展读交流活动来看:有占40%,有时有占7.5%,几乎没有
占32.5%。
存在问题:家长、老师对学生名著阅读指导和鼓励不够。
4、从他们的阅读方法来看:一半的学生采用的是只挑选有趣的地方读的方法, 22.5%的学生摘抄名言警句,4%有选择性的精读、细读,反复品味,17.5%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启发,并写读感和赏析,2.5%对文章的思想观点质疑,并提出自我独特见解。
存在问题:学生阅读方法缺少指导
5、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来看:
(1)学生不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认为优秀的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占32.5%,优秀的中华治国之学7.5%,优秀的中华古代文言文和诗词占32.5%,优秀的中国文学22.5%E.以上全部都是占45%。
(2)能从何种途径了解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为是书籍占67.5%,电视节目占80%,网络占65%,课堂占60%,其他占15%。
(3)82%觉得通过名著阅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认为意义不大占7.5%;开阔视野,丰富传统文化知识占82%;
存在问题:对通过阅读名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够。
6、从对古代名著的内容了解情况来看:12—16题名著阅读常识性的问题错误不少。
存在问题:对名著内容不熟悉。
7、从学校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及校园活动开展情况来看:
(1)学校的重视程度来看:学校最近有没有开展过以下活动:A.诗歌朗诵比赛占17.5%,B中华优秀文化讲座占12.5%,C.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交流占12.5%,D.优秀传统文化墙报宣传占17.5%,E.有活动,但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关占75%。通过数据分析,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太少。
(2)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来看:A.添设课程占25%,B.融入语文教材占7%,C.趣活动占70%,D.阅读名著占65%,E.其他占12.5%,学生希望多开展一些名著阅读活动。
(3)从开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宣传的活动的形式上看:A.成语大会占5%,.
B.诗词朗诵会占65%,C.知识大赛占45%,D.中华古诗词大会60%。学生希望开展丰富多彩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动。
存在问题:结合名著阅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太少。
五、结论: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和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1、学生对于阅读名著还是有较高的热情和期待的,学生阅读名著数量不足,学生阅读名著的时间少,家长和教师对学生阅读指导和鼓励不够。
2、学生缺乏阅读名著方法的指导,也缺少与人分享阅读的途经。
3、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不够。
4、班级、学校组织班级开展通过名著阅读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太少。
六、措施和建议:
1、以读书沙龙的形式推荐自己所读的书,交流读书心得,展示读书笔记。用这样的形式来提供同学阅读的平台,引导同学读书的方向,并且能够让同学在读书之后有所反思,并形成文字。
2、保证学生每天的阅读时间,家长和老师指导和鼓励学生阅读。利用寒暑假让家长监督完成一些阅读名著,做到离开学校不停止阅读名著。
3、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要仅仅把眼光停留在语文书上,要利用课堂的时间向同学反复推荐名著,学校的图书馆也可以相应购入一些老师推荐的图书,方便同学借阅,开展名著阅读方法讲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营造班级、校园传统文化宣传氛围。
5、班级、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