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究花生果实(或种子)大小的变异》研学报告

(2018-05-22 17:34:32)
标签:

365

分类: 学生研学报告

研学报告:

花生果实(或种子)大小的变异

 

研学时间

2018.4.202018.5.25的课外时间

负责学生

李小婉

指导老师

 

研学方法

实验法、文献法

参与学生在项目中的主要贡献

1、  班长陈硕负责动员、组织全班学生。

2、  学习委员刘佳悦组织同学们学习、总结探究“花生果实(或种子)大小的变异”的方法步骤。组织全班同学交流、评比同学们上交的照片、视频、实验报告。

3、  同学们在家探究“花生果实(或种子)大小的变异”,把观察过程拍成照片或者视频,并书写实验报告。

4、  生物科代表李小婉收交并整理同学们上交的照片、视频、实验报告。整理过程性资料,书写研学报告。

 

研学背景

2018420日下午第二节的生物课,我们学习了“生物的变异”,知道了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纸上得来终觉浅,花生到处都有卖的,大家回家观察、测量很方便。我是我们八(1)班的生物科代表,就与班长、学习委员商量,组织了这次全班学生参与的生物研学实践活动“探究花生果实(或种子)大小的变异”。

研学目标

1、  学习取样、测量花生果实(或种子)大小的方法。

2、  列表记录花生果实(或种子)的长度。

3、  学习用坐标纸绘制花生果实(或种子)大小曲线图。

4、  学习科学地区分大花生和小花生。

5、  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体验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研学方案

1、  班长陈硕负责动员、组织全班学生。

2、  学习委员刘佳悦组织同学们学习、总结探究“花生果实(或种子)大小的变异”的方法步骤。

3、  同学们在家探究“花生果实(或种子)大小的变异”,把观察过程拍成照片或者视频,并书写实验报告。

4、  生物科代表李小婉收交并整理同学们上交的照片、视频、实验报告。

5、  学习委员刘佳悦组织全班同学交流、评比。

6、  科代表李小婉整理过程性资料,书写研学报告

研学过程

第一阶段: 2018.4.202018.4.26

1、  班长陈硕做全班动员。

2、  学习委员刘佳悦组织同学们学习探究“花生果实(或种子)大小的变异”的方法步骤。

3、  科代表李小婉书写研学方案。

第二阶段: 2018.4.272018.5.10

同学们在家探究“花生果实(或种子)大小的变异”,并把观察过程拍成照片、视频,书写实验报告。

材料用具:大小花生果实(或种子)各一斤、直尺、三角板、圆规、记录表、坐标纸、铅笔、红黑两色彩笔等

方法步骤:

(1)       设计记录表。(拍照、标注名称)

(2)       研究花生果实的结构,区分花生果实与花生种子。

(3)       观察、并区别大花生果实与小花生果实。

(4)       从一斤大花生果实(或种子)中随机取样30枚。(拍照、标注名称)

(5)       从一斤小花生果实(或种子)中随机取样30枚。(拍照、标注名称)

(6)       用直尺、三角板或者直尺、圆规分别测量大小花生果实(或种子)长轴的长度。(拍照、标注名称)

(7)       把每次测量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拍照、标注名称)

(8)       用坐标纸绘制曲线图,水平轴为样品的数量,纵轴为果实(或种子)的长度,依据两数的交叉点,用红色彩笔把大花生果实(或种子)的长度连成曲线,用黑色彩笔把小花生果实(或种子)的长度连成曲线(拍照、标注名称)

(9)       计算大小花生果实(或种子)长度的平均值(拍照、标注名称)

(10)   通过探究花生果实(或种子)大小的变异,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第三阶段: 2018.5.112018.5.18

1、科代表李小婉收交并整理同学们上交的照片、视频、实验报告。

2、学习委员组织全班同学交流、评比。

第四阶段: 2018.5.192018.5.25

科代表李小婉整理过程性资料,书写研学报告。

研学成果

1、全班有28名学生参与了研学实践活动“花生果实(或种子)大小的变异”,其中13名学生(李倩、陈硕、寇思蕾、卢佳艺、王媛贞、刘佳悦、蔡颖欣、祝政融、郭小钰、张扬、韩奇辰、王于凡、李小婉)把研学过程拍成了照片、并书写了实验报告;11名学生(陈子逸、高堔博、何泽浩、孟辉、彭建华、田欣悦、王琪超、徐锦琦、张鑫、郑碧仪)只书写了实验报告;4名学生(梁仁紫杉、宁正祥、苏阳阳、白莹)把研学过程拍成了照片,但没有写实验报告。

2、从全班上交的照片、实验报告中评选出8名优秀“研究生”:李倩、陈硕、寇思蕾、卢佳艺、王媛贞、刘佳悦、蔡颖欣、祝政融。这8位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通,家里没有花生果实,就采用花生种子,“探究花生种子大小的变异”。书写的实验报告规范、完整,能反应实验的过程、如实记录实验数据、准确绘出曲线图,并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拍摄的照片能呈现实验的关键步骤。

4、李小婉同学书写了研学报告《探究花生果实(或种子)大小的变异》。

 

 

学生

收获

 

 

1、学生基本学会了随机取样、测量花生果实或种子大小的方法。

3、  学生学会了列表记录花生果实或种子的长度。

4、  学生学习绘制花生果实或种子长度曲线图。

5、  学生学会区分大花生和小花生的果实和种子。

6、  学生感受到花生果实或种子大小的变异确实存在,进一步明确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7、  学生初步学会了科学研究的方法——随机取样、测量、列表记录数据、绘制曲线图,体验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老师评价

生物研学实践活动《探究花生果实(或种子)大小的变异》值得肯定的方面有:

1、生物研学小组的同学在研学过程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共同努力,完成了这个研学专题。

2、学生利用测量数据、照片记录研学过程,直观生动。

3、学生善于动脑,充分利用现有的学具:圆规、直尺、三角板等来测量花生果实或种子的长度。

4、学生学会了变通。本来的实验是“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部分学生家里没有现成的花生果实,就改为探究“花生种子大小的变异”。

5、学生能利用表格记录测量的花生果实或种子的长度,运用测量的数据绘制花生果实或种子长度曲线图

6、运用测量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体现了科学实验的严谨性、科学性。

724名学生书写了实验报告。

8、研学专题的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研学材料家家都有,研学过程可以反复尝试,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切磋。

不足之处:

1、本次研学实践,要求有照片、有实验报告,但是有4名学生只有照片,有11名学生只有实验报告。这些学生对本次研学实践不够认真。

2、没有把实验过程的每个步骤完整地拍成照片。

3、测量花生种子长度时,蔡颖欣、梁仁紫杉、祝政融、韩奇辰等学生没有把圆规的一端对准零刻度。

4、只有两个学生计算了大花生果实(或种子)、小花生果实(或种子)长度的平均值,其他学生没有计算平均值。

5、实验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徐锦琦——假设用疑问句。

陈子逸——结论和假设没有对应;把花生种子长度区间统计表画成折线图

高堔博——问题、假设、结论不一致;没有充分分析实验数据。

孟辉、田欣悦、郑必仪、郭小钰、张扬、王于凡等同学实验报告中一会是“果实”、一会是“种子”,混乱、不明确。

李小婉——实验数据不支持结论。

张扬——测量记录表中没有标注长度单位。

韩奇辰——提出的问题不明确“不同品种花生种子颗粒是否一样大吗?”

改进措施:

1、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素养的培训。要求学生研究性学习时多动脑子思考,要想尽办法,一丝不苟,达到研学的最佳效果。不能应付、凑合,要有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研学品质。

2、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培养。如随机取样的方法、测量的方法、折线图和柱形图的画法、实验数据的分析方法,以及探究实验中如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正确完整地书写实验报告等等。

文献摘要


落花生为豆科作物,优质食用油主要油料品种之一,又名花生长生果。落花生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起源于南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约于十六世纪传入中国,十九世纪末有所发展。又,自20世界50年代以来,中国2次出土了炭化花生种子,提供了远在新石器时代已存在花生的实物资料。因此,花生的起源问题,还需进步一探索.关于花生的原产地,文献记载有原产巴西、原产中国、原产埃及等三种说法。

一年生草本。根部有丰富的根瘤;茎直立或匍匐,长30-80厘米,茎和分枝均有棱,被黄色长柔毛,后变无毛。

叶通常具小叶2对;托叶长2-4厘米,具纵脉纹,被毛;叶柄基部抱茎,长5-10厘米,被毛;小叶纸质,卵状长圆形至倒卵形,长2-4厘米,宽0.5-2厘米,先端钝圆形,有时微凹,具小刺尖头,基部近圆形,全缘,两面被毛,边缘具睫毛;侧脉每边约10条;叶脉边缘互相联结成网状;小叶柄长2-5毫米,被黄棕色长毛。

花长约8毫米;苞片2,披针形;小苞片披针形,长约5毫米,具纵脉纹,被柔毛;萼管细,长4-6厘米;花冠黄色或金黄色,旗瓣直径1.7厘米,开展,先端凹入;翼瓣与龙骨瓣分离,翼瓣长圆形或斜卵形,细长;龙骨瓣长卵圆形,内弯,先端渐狭成喙状,较翼瓣短;花柱延伸于萼管咽部之外,柱头顶生,小,疏被柔毛。

荚果长2-5厘米,宽1-1.3厘米,膨胀,荚厚,种子横径0.5-1厘米。荚果果壳坚硬,成熟后不开裂,室间无横隔而有缢缩(果腰)。每个荚果有2-6粒种子,以2粒居多,多呈普通型、斧头型、葫芦型或茧形。每荚3粒以上种子的荚果多呈曲棍形或串珠型。百粒重一般50-200克。果壳表面有网络状脉纹。种子三角形、桃形、圆柱形或椭圆形,一般底端钝圆或略平,梢端胚根突出。种皮有白、粉红、红、红褐、紫、红白或紫白相间等不同颜色。子叶占种子总重量的90%以上。胚芽隐藏在两片肥厚的子叶中间,由主芽和两个子叶节侧芽组成。花果期6-8月。


中国花生分布很广,各地都有种植。主产地区为山东、辽宁东部、广东雷州半岛、黄淮河地区以及东南沿海的海滨丘陵和沙土区。其中以北方的河北、河南,苏、皖两省北部等地区较多,山东半岛、鲁中南丘陵、冀东滦河下游、豫东黄泛区以及苏皖两省淮北地区是中国北方花生的重点产区。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其品种繁多,有据可查的有540种,优良品种有30种,现货流通中,一般将花生妥为大粒花生和小粒花生,大粒花生以海花鲁花 徐州684为主,小粒花生以小白沙为主。一般可按生育期长短,荚果大小,特征特性和植物学性关加以区分。 
1
、 按生育期长短不同可分为:
早熟型花生:生长期为120130天中熟型花生:生长期为145天左右
晚熟型花生:生长期为165天左右
2
、 按荚果大小不同可分为:
大花生:壳厚、果型大、每百粒花生仁重在80克以上,分布面积最大。
小花生:粒小、壳薄,每百粒花生重在50克左右,适栽于沙地,主要分布于四川,广东,湖南,河南西南部等。
大小花生均有出口,但大小花生出口的地方不一样,大花生出口量多于小花生。
3
、 按特征特性和植物学性状不同可分为:
普通型花生:果仁多为椭圆形或长椭圆形。硕大饱满,皮色粉红或红色,百仁重在80克左右,含油量5254%该型花生成晚熟,生育期150180天,只可一年一作。
珍珠型花生:果仁多为圆形或桃形,硕大饱满,皮色粉红,百仁重在5060克左右,珍珠型花生早熟,生育期120天左右,可适应南方春秋两熟区花生种植。
多粒型花生:荚果为34仁果,果仁多为圆柱形或三角形,皮色深红,光滑,有光泽,有光泽,百仁重在3075克,含油量52%。多粒型花生耐旱性较弱,早熟性突出。
龙生型花生:荚果多三仁果,果仁多呈三角形或圆锥形,皮红色或暗红色,表面凹凸不平,无光泽,有褐色斑点,百果重150克左右,含水量油量48%,龙生型花生曾是我国最早种植的花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