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完读前和读中活动后,最后一个环节是读后活动。虽然这是整个阅读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但它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阅读后的活动是检查阅读理解效果和巩固运用语言材料的阶段。教师不但要让学生练习、巩固和扩展在阅读过程中新学到的语言知识,还要发展其说和写的能力。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活动促进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内化和吸收,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技巧。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炼阅读文本的主要内容,把握文本的主体结构。在英语阅读教学的初期,教师可做若干次复述活动的示范,以后可逐步过渡到学生自己完成这样的活动。相对直接回答问题以及朗读等任务要求来说,复述文本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更高,可通过小组任务的形式组织,鼓励学生合作完成。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通过复述短文可激活学生储存于长期记忆中的知识能力模块,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和言语表达能力。
除了引导学生复述文本之外,还可以利用写作来强化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广东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说:“读写结合,
事半功倍,读写分离,两败俱伤。”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阅读过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依据所阅读的材料进行笔头练习(如角色扮演、采访活动),让学生阅读之后把短文内容表达出来,这样能帮助学生对课文整体进行吸收与运用,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图片不仅在阅读前和阅读中起着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而且在阅读后的活动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喜爱图片的特点,在阅读后活动中引导他们根据阅读材料进行配图活动,或根据图片复述材料大意等。甚至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动手为文本绘画插图、做手抄报等。这样,学生在绘画中加深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有关读后活动的另一重要方面是,教师不应局限于一套教材或一篇阅读材料,因为它们提供的内容远远不能满足足够阅读量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利用各种方法,来拓展学生的阅读渠道,从而保证学生能够拥有足够的词汇量及语言知识,为以后的阅读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在阅读完成后,教师可以增加适量的补充阅读材料,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随意添加,这样不仅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而且会使他们对阅读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英语阅读教学。相反,添加的材料应该与课文的题材、体裁相类似,或者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下自主阅读,并要求他们在自主阅读时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小学英语教学进行了详尽介绍:其中读前活动是基础和前提,有效的读前准备能够为以后的阅读打下基础;读中活动是核心和重点,是培养学生阅读技巧和能力的关键环节;而读后活动可以检验阅读教学的效果,并强化学生已经获得的阅读技能。上面提到的各种方法可以作为参考,教师没有必要完全照搬。当然了,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任务灵活设计教学活动,最终实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目的。
英浦教育
· 原版幼少儿英语课程解决方案领航者
· 国有上市公司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公司
· 牛津大学出版社战略合作伙伴
· 英国麦克米伦出版社战略合作伙伴
· 培生朗文友好合作伙伴
· 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战略合作伙伴
公众微信号:英浦教育(improve1106)
全国服务热线:4000-870-850
QQ:179610475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