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殷仲容、颜颀夫妇墓志

(2015-10-16 19:28:21)
标签:

365

历史

文化

殷仲容(633—703),是唐高宗至武则天时期名重一时的书法家,官至秘书丞、工部郎中(正五品上)、申州刺史(正四品下)。他擅长篆、隶书,《新唐书》卷九一《李嗣真传》说:“(嗣真)尝引工展器于廷,(天)后奇其风度应对,召相王府参军阎玄静图之,吏部郎中杨志诚为赞,秘书郎殷仲容书,时以为宠。”由此可见殷仲容在武则天时期的书坛地位。

 

殷仲容夫妇合葬墓位于西安长安区郭杜的西北大学新建校区教学楼东北部,2004年7月底至8月初,由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发掘。墓葬已遭盗扰,由一个单室和长斜坡带两个天井的墓道组成,墓道两侧有小龛,墓室门用砖封门,墓室内放置一具石棺和一具木棺。

 

殷仲容夫妇的墓志放在墓室门口,紧挨砖封门。边长65.5厘米。殷仲容墓志盖阴刻篆书“大周故麟台丞殷府君墓志铭”,四行,行三字。四周刻着缠枝牡丹花纹和宝相花纹,左侧边下刻有楷书一行“孤子损之书”五字。墓志石厚10-12厘米,楷书,33行,满行33字,共计1044字。志文中的“年、月、日、星、人、国、圣、载、初、天、授”等字,都使用武则天所造之字。


颜颀墓志边长56厘米,志盖阴刻篆书“大唐相王府谘议殷府君故妻颜夫人墓志铭并序”,五行,行四字。志文楷书,25行,满行26字,共计614字。


殷仲容夫人颜颀先葬于唐高宗永隆二年(681),殷仲容葬于武周长安三年(703),墓地所在地是“高阳原隋唐墓地”的腹地,地势较高,隋唐墓葬分布并不密集,而且墓主人多是世家大族和六品以上的官吏,时代上也以初唐和盛唐居多。殷仲容有一个早殁的长子殷泰初,卒于永淳元年(682),时年28岁,其墓位于殷仲容夫妇墓西侧66米(陕西省考古研究所2004年发掘资料),而且墓志明确说明是“窆于先茔之后”,可知殷氏家族墓地即位于高阳原腹地。

 

篆书墓志盖:大周故麟台丞殷府君墓志铭
志文:
大周故通议大夫行麟台丞上柱国建安县开国子殷府君墓志铭并序
朝请大夫守麟台丞员外置同正员杨志口口
夫殷氏之先,盖微子之后也。自玄丘浴水,白气贯月,虽迁社于亳,亦归鼎于周。锡土苴茅,代封列岳。汉徙豪杰,越至于陈。府君讳仲容,字元凯,即陈郡长平人也。曾祖英童,周御史大夫,封建安县开国男。祖闻礼,唐太子中舍,袭建安县开国男。父令名,唐光禄卿、上柱国,袭建安县开国男。并岳气朝跻,德星夜朗。一日七士,千里比肩。学富海口,文清江月。行为口范,用则国桢。口建相传,誓山不绝。有光史册,具瞻斯在。府君承积庆之绪,必复其初。幼敏金声,长逾玉润。芝兰与化,金石共坚。业擅青箱,道凝玄牝。花飞八体,笔削五车。实羽仪之标格,珪璋之特秀也。贞观廿三年,唐文武圣皇帝挽郎。永徽五年,朝散郎、雍州参军。显庆五年,任左领军仓曹。龙朔二年,任左戎卫仓曹。乾封二年,加宣德郎、沛王府法曹。咸亨元年,袭建安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三年,加通直郎、都水丞,迁秘书郎、详正学士。上元二年,加承议郎。仪凤二年,加朝议郎、太仆丞。永隆二年,加朝散大夫、相王府谘议。嗣圣元年,加朝议大夫、秘书丞。光宅元年,加开国子,食邑四百户。垂拱元年,枉以亲累,左迁隆州长史。永昌元年,允归佥望,入除冬官郎中。载初元年,惟良所属,从太中大夫、使持节、检校申州刺史。如意元年,即正授申州刺史。长寿三年,滥冶长之非,左降施州司马。至圣历二年,以旧德被追行麟台丞。久视元年,加通议大夫。公宇量澄清,风骨峻举。文史经国,儒墨自凝。日下无双,仙舟独泛。历官一十七政,律改五十余年,有进有已,其道日胜;将倚将伏,物外萧然。虽列岳褰帷,星台起草,而三登延阁,四部频开。顾步芝兰,从容风月。有符雅操,特赏心极也。故得槐市成蹊,衢樽待酌。清流无惮,明镜不疲。水激三千,河润九里。以材有用,以生致劳。负手而歌,摧梁奄及。粤以长安三年岁次癸卯四月廿九日易箦于长安通化坊之私第,春秋七十一。门人皆绖,唯听德水之音;冠盖里空,但见酆城之气。朝廷钦属,奏行吊祭礼,相府追念,赠物卌匹。呜呼!国之恺悌,列邦挥涕。人之有良,行路悲伤。公才雄著述,及精图写千载之外,独冠古今,皆成部袟,发挥别传。
唐秘书大监颜师古,海内羽仪,人物宗匠。家有淑女,亲结其褵。玉树先摧,袿云绝影。仪凤二年三月十三日,春秋卌有七,上归仙籙,奄绝好逑。孤剑一沉,春楼罢色。至永隆二年闰七月十三日迁窆于乾封县高阳之原。公以长安三年岁次癸卯七月庚申朔十七日景午与夫人合葬于旧茔,礼也。孤子承嗣、损之、勖之、承业、兼之、祐之、玄之、穆之等八人,冰鱼有荐,寒林多实,而风树不及,孺慕无从。悲陇迳之或迁,恐松门之失盖。播于贞琬,乃为铭曰:
若粤娀女,春乙颉颃。玄王封卨,白气归汤。自兹已降,朱绂斯皇。代有君子,为龙为光。其仪可则,其道括囊。其一
九序惟歌,五车摧笔。孔融通好,马卿入室。德光懿恭,量弘贞实。行无寘悔,天生元吉。其二
呜呼!天不憖遗,丧此人师。银钩去矣,草圣何资。绿钱满室,紫带生墀。青松待剑,白马来悲。荒原不作,永慕何追。其三
孤子承业书

 

篆书墓志盖:大唐相王府谘议殷府君故妻颜夫人墓志铭并序
志文:
大唐相王府谘议殷君故夫人颜氏墓志铭并序
夫人讳颀,字女英,琅琊临沂人也。昔孔门入室,回标德行之科;鲁邦多士,阖挺贞廉之操。历兹永久,代有贤才。曾祖之推,齐黄门侍郎。祖思鲁,皇朝霸府记室。父师古,秘书监、琅邪县开国子。并弈叶文雅,蝉联缨绂。行实人师,言为时范。详诸史牒,无俟具谈。夫人兰蕙为姿,珪璋挺质。夙承庭训,悦礼惇诗。幼奉母仪,有容有德。既而秦晋匹也,百两迓之。年十有七,言归殷氏。蘋萝有讬,琴瑟斯调。承奉舅姑,始终无怠。立性严肃,居家清整。举案之礼或陋梁妻,停机之训无惭孟母。好尚文藻,手不释卷。留意管弦,特尽其妙。若乃三春颂椒,九秋铭菊。林生花蒂,空散飞盐。动笔成章,发言为则。镜前微睇,疑画疑神;阶上徐回,如花如雪。所生男女,婚娶已毕。爰有寒泉,更无劳苦。方期偕老,永保宜家。岂谓奔电易流,逝川难驻,以仪凤二年正月因向泾阳看女,至三月十三日遘疾终于泾阳县城史氏女宅,旋殡于京通化里第,伉俪卅余年,春秋卌有七。奄忽长逝,何痛如之。嗟乎!尘黯庄台,月华长簟。既伤神于荀倩,实潜恸于潘仁。以永隆二年岁在辛巳闰七月丁酉朔十三日己酉迁窆于雍州乾封县高阳原先茔之后,礼也。夫人平生所愿,指期松竹,或先或后,誓拟柏舟。不谓桃李先凋,蒲柳尚在。女也不爽,夫岂二三。唯当待尽天龄,同归泉穴。式旌不朽,乃述铭云:
簪缨之胄,教义之门。诞生令淑,玉质金浑。礼成授室,诗称采蘋。外言匪入,中馈斯勤。停机垂训,织锦回文。方荣雉服,甫耀鱼轩。逝川东注,隙驷西奔。兰销九畹,桂落三春。红颜永翳,白日何晨。虚檐噪鸟,空帐愁人。屏垂细纲,镜漠轻尘。祛哀叩缶,茹痛伤神。去兹堂宇,赴彼荒坟。旐翻凉吹,轨遏秋云。遑遑鳏独,哀哀子孙。既伤行路,亦感亲宾。风松吐思,雾月霾轮。车回径灭,人亡物存。玄扃虽闭,彤管余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