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人零售那些炫酷高科技,中国哪家公司站在了风口?

(2017-08-25 10:33:12)
标签:

财经

股票

分类: 证券分析

今年7月,马云爸爸的无人零售店TaoCafe一经推出,马上刷爆了朋友圈。

http://p3.pstatp.com/large/37ce0001d939b1f801ae

还有缤果盒子、TakeGo创业项目,纷纷融资过亿,将无人零售店的概念炒得热火朝天。

可以说,去年最热的是共享单车,今年最热的必是无人零售。

我大A股的炒家们一看形势,立马投入兵力,将各种沾亲带故的概念股都轮着炒了一遍。

短短几天,做人流监控的汇纳科技,做RFID(射频识别)的远望谷,股价都获得了超过40%的惊人涨幅!

眼看汇纳科技和远望谷被捧得发红发紫,当不了头牌的思创医惠也不甘寂寞,对外称道:人家也是和马爸爸谈过心的。

http://p1.pstatp.com/large/37cd000530da0a96a6ee

有马爸爸撑腰,各位客官也很买账,当天就给思创医惠送了个涨停板。

但是按A股过往的套路啊,你这强行蹭热点的嫌疑很重呢。

果然,第二天思创就发了澄清公告:公司未与阿里巴巴在无人零售方面签订合同,之前的接洽不会对今年的业绩产生影响。

裤子都脱了,给我看这个!

骗子,蹭热点可耻!

但如果你就此拉黑了思创,你永远不知道你错过了什么。

几天过后,热潮散去,当初股价连续4天涨停的汇纳科技此后一周迅速被抛弃;

远望谷走两步,退一步,犹犹豫豫中也涨了不少;

思创医惠却直线拉升,如红日骄阳,翻山越岭,一个月涨幅50%!

http://p3.pstatp.com/large/37cf0001d800fe5401a8

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1

咱们从无人零售的鼻祖亚马逊说起。

早在去年的12月,亚马逊的无人零售店Amazon Go就已经在媒体上刷过一次屏。

整个狂拽炫酷吊炸天。

不过,别激动太早,如果你有持续的关注新闻,就会发现,亚马逊近来已经低调很多了。

所谓的Amazon Go,一直处于内测阶段,迟迟没有正式对外公测。

为何?

因为亚马逊的这个无人零售店,使用的是“图像识别、重力感应、室内定位和深度学习等技术”, 主要依托传感器对顾客购物动作进行识别,形成购物清单,顾客离开后自动结账。

看着很高大上,实际误差极大。

你想想,靠摄像头来识别,角度一变,或者物体一遮挡,可能就完全识别不出来了。

没有百分百的识别能力,那么无人零售就只能永远停留在画饼之中。

http://p3.pstatp.com/large/37d00001d686562001d1

而咱们中国的这帮创业者们,时间上虽然看着晚了半年,却是世界上第一批实现了公测的无人零售!

甚至,缤果盒子的第一家门店,早在2016年8月就已经在广东中山市落成。

只是那时候,无人关注罢了。

http://p3.pstatp.com/large/322300050813285109ab

中国的无人零售店敢于玩公测,关键在于,他们走了另外一条技术道路。

一条技术门槛更低,却可以实现百分百识别率的道路。

不装逼,走实用路线。

这种技术名为“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认为是条形码的无线化。

技术本质上并不深奥,早在二战期间就出来了,只不过早期都是用在飞机、药品等特殊行业的监控上。

他的最大技术优点就是,只要你在商品表面贴上RFID电子标签,通过芯片和线圈的磁场感应,那么二三十米内都可以获得精确识别。

http://p1.pstatp.com/large/37cd000530dba6c7e7aa

不需要光线辅助,不怕物体阻挡形成的障碍。

零误差!

正是因为选择了这种技术,国内的无人零售店才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出现。

http://p1.pstatp.com/large/37d20001c90f557a8e47

因为用的是无线技术,百分百识别,不怕障碍物阻挡视线,所以人流的多与少根本不影响运营。

所以,做人流监控的汇纳科技,此处就无用武之地。

你终于知道为啥他要被抛弃了吧?

2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RFID技术已经出现很久了,但是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

原因就是成本。

因为包含了芯片和感应线圈的工艺,每个电子标签的售价要去到8毛钱左右。

还是比条形码、二维码什么的贵多了。

因此传统上,都是应用在一些特殊行业,比如身份证、门禁系统、汽车收费、防盗、生产控制、资产管理。

即使如此,这个行业的增长依然不错。

如图:

http://p1.pstatp.com/large/37cf0001d8037be62441

2010-2016年中国RFID市场规模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RFID行业规模从2010 年111.11 亿元增长至2016 年542.7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0.26%。

不过,正是因为他的价格,在零售业,始终未能燃成燎原大火。

尤其是超市、便利店这种薄利多销的行业,很多商品一个就赚那么一块几毛,你增加这8毛钱上去马上就把利润都吃掉了。

但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因为无人零售商业模式的出现,省掉了人工,压缩了铺租,这个行业的想象空间一下子就被打开了。

3

对比一下A股里的两家RFID技术公司:思创医惠和远望谷。

这里单列一下2016年的电子标签业务——

远望谷:营收2.19亿元,毛利率38%;

思创:营收2.68亿元,毛利率35%;

营收上两者半斤八两,差距不大,毛利率远望谷还要高一些。

不过如果对比整体业绩的话,差别可就大了。

远望谷最近三年的营收,2014年6.42亿元,2015年5.07亿元,2016年4.86亿元,节节下滑。

扣非净利,分别为3067万、931万、-833万,一步步跌入亏损泥潭!

今年一季度,扣非净利再进一步,亏损1603万元!

正是如此糟糕的财务表现,让投资者对这个公司的前景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但是,如果深入去研究这家公司的经营思路,我们或许会得出一些不同的观点。

远望谷的营收下滑,原因在哪里?

第一,RFID技术主要集中在铁路和图书两个领域,下游客户相对没那么景气。不过从去年开始,已经积极投入到零售行业来。

第二,来自对非主营业务的剥离,比如鲲鹏通讯、北京导航者、河南思维自动化。这就是近两年归属净利和扣非净利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

扣非利润的下滑,原因又在哪里?

来自近两年对海外技术公司的大举收购,2015年收购了澳洲图书RFID技术供应商FE Technologies,2016年收购了法国TAGSYS的纺织品洗涤RFID解决方案业务,和SML公司的10%股份。

一方面,是对非主营业务的大举剥离,聚焦主业;

另一方面,是对海外RFID技术公司的频繁收购,垒高护城河。

剥离非主营业务,导致了营收数字的下滑,收购海外技术公司,导致了账面亏损的加剧。

虽然财务数字很难看,但我们认为,这样的战略是正确的,假以时日,必将带来优秀的业绩回报。

2016年,远望谷的研发投入占比高达12.34%,累计拥有专利数311项,发表外刊论文122篇,与Intel合作组建了中国大陆唯一一家EPC global授权认证的RFID产品测试中心。

这些数字足以证明,远望谷是一家对技术有相当积累的公司,随着RFID技术在零售业的大爆发,业绩反转或许不是一个遥远的事情。

4

再来说说思创医惠。

和远望谷不同,远望谷早期的客户集中在铁路、图书等传统行业,因此没吃到头啖汤,而思创趋势集中在服装、珠宝、物流、医疗和智慧城市等领域,刚好踩在了风口上。

乘着这股春风,2014、2015年,思创的RFID业务取得了高达255%和177%的增速,2016年步入正常状态,增速依然有36.77%。

这正是投资者对其如此追捧的原因。

但思创医惠,却不仅仅是一个RFID技术公司,在他背后,有着复杂得多的历史。

思创医惠,原名叫中瑞思创,成立于2003年。

一开始,思创的主营业务是EAS(电子商品防盗)系统。

这种产品我们生活中随处都能看到,像很多商店都有的防盗检测门。

http://p1.pstatp.com/large/37cd000530dcb8c7790d

扣在不同商品上各色各样的防盗标签。

http://p1.pstatp.com/large/37cd000530dea5f32d5a

想想十几年前,房地产大繁荣的年代,我们身边的各种服装店、购物中心是如何的蓬勃兴盛。

在这个领域,思创从早期的贴牌代工企业,一路发展成为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30%的行业龙头,可谓着着实实的挣到了第一桶金。

只不过,最近几年,受马云爸爸的电商侵蚀,传统零售业不景气。

如图:

http://p3.pstatp.com/large/37d00001d689f195ad64

2005-2016年百大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增速

思创的EAS业务也就成了夕阳品,近几年营收近乎零增长。

http://p3.pstatp.com/large/37ce0001d93ac9d974fe

没想到啊没想到,马云爸爸线上称王多年,忽然一个回马枪,要搞新零售了!

一下子又将思创推上了新风口!

5

思创不愧是投资界的幸运儿,兜里的风口多了去了。

除了“思创”,人家名字后面还跟着两个字“医惠”,因为在2015年,他们收购了一家公司叫医惠科技,正式打开了智能医疗的天窗。

今年1月,思创的董事长从原思创的创始人路楠,换成了原医惠科技的董事长章笠中,更加强化了思创向医疗健康发展的战略道路。

话说如今老龄化大趋势下,医疗行业也是一个备受投资界追捧的风口,但目前大多数公司都在炒概念,能够挣到真金白银的可不多。

医惠是其中一个。

医惠和IBM、微软合作,基于他们的底层引擎技术,研发了一个智能开放平台Healthcare2.0。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医院资源的共享网络,医院界的阿里巴巴。

2016年,医惠的智能开放平台业务营收占比已经超过50%,2017年上半年订单总额约8711万,同比增长高达126!

目前全国三甲医院有1151家,但只有200家接入了医惠的平台,增长空间远未到天花板。

思创+医惠,RFID技术添加到医疗耗材上,让每一个病床、监控仪器、婴儿防盗系统、医疗废弃物都接入了物联网,随时随地监控。

这一下子,又搭上了物联网+大数据的风口。

医惠2015年加入思创,按重组方案,2016年净利承诺不低于9500万,实际做到了1.1亿,超额完成业绩指标。

既有故事和想象空间,又有扎扎实实的业绩,如此表现,难怪备受追捧!

作者:君临团队.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君临【junlin_1980】更多行业解读、证券分析尽在证券分析第一平台—君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